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的“蜀道”,是战国中期秦国兼并巴蜀时开辟的。由于汉中谷地位于秦岭和大巴山之间,是关中和巴蜀之间的战略要地和中转站。
所以蜀道以汉中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
南边的蜀道连接着汉中-大巴山-成都平原,主要有三条——金牛道、米仓道、阴平道。北边的蜀道连接着关中-秦岭-汉中,主要有四条——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
此前,在封面新闻寻路蜀道系列报道中,已带读者细细领略过南边蜀道魅力,接下来,我们要讲的便是,北边的蜀道。
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君 闫雯雯 伍勇 周琴 秦岭摄影报道
如果拿出一张地图,看向北纬32°—34°,东经100°—112°的位置,可以在这里找到一条神奇的山脉。
山体宽厚,群山连绵,横亘在中国大陆中部,东西绵延一千多公里,南北宽一二百公里,犹如一道脊梁,将中国分为南方和北方。
这便是秦岭。秦岭,也是蜀道存在的意义。
从广义上来说,出川和入川的道路,都可以叫蜀道。
向东,蜀道可以是水路,在长江三峡的天险之中蜿蜒;向西,蜀道可以是天路,直上青藏高原;向南,可以是对外交往之路,顺着灵关道、五尺道,一直能通往越南。
但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只有向北那数条“噫吁嚱,危乎高哉!”的古道,才是蜀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蜀道就是与秦岭或大巴山产生联系的道路。
实际上,秦岭的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相比于川西动则5000多米的山峰来说,并不算高。那么,为什么秦岭会成为阻隔八百里秦川与成都平原的天险?
西北大学地质系构造教研室主任李玮曾经数十次穿行在秦岭山脉之中,10月中旬,研究秦岭数十年的他从地质学的角度,向封面新闻记者解读了秦岭和蜀道的关系。
01
蜀道缘何难?
山高水长路况险峻
蜀汉两地,受绵延纵横秦岭所阻。山高水长,峰险谷狭。
蜀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人与自然搏斗,再到和平共处的过程。千百年来,四川与中原地区的联系,除了通过三峡再从湖北境内转向陆路外,便需要翻越这险峻无比的秦岭山脉。
“但在清代,朝廷规定从北京到成都要走陆路,不能走长江三峡。”为什么三峡不行?陕西理工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汉水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冯岁平曾提到,水路一旦覆舟便无法挽回,因此宁愿走慢一点,但安全系数高。
在只有帆船的古代,放舟三峡是充满危险与变数的行程。更多的,是那些如草蛇灰线一样穿越横亘于四川和陕西千山万壑之间的古道。
“所以穿行河谷的蜀道,是古人相对最便捷安全的方式。”李玮教授说,由于秦岭山脉的阻隔,当时也没有其他更安全的道路可通行。
穿越秦岭山脉主要有四条通道,自西向东分别为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
“这几条蜀道总体而言都是沿着河谷分布,呈南北走向。”研究秦岭多年的李玮教授,发现蜀道的分布走向其实与秦岭山脉走向几乎正交。
绵延1600余公里的秦岭,西起甘肃的叠山,穿越陕西中部,东至河南的伏牛山,是呈东西走向的山脉。
山脉两边,地貌和气候存在巨大差异。由于长期降水、地质风化作用、流水的侵蚀作用,秦岭形成一系列南北向的深切河谷。而这些南北向的深切河谷,为连接关中和汉中以及四川地区,提供了地理地貌上的便利条件。
因此,顺着河流在石壁上扎孔,修筑栈道就可以穿过秦岭山脉。当然,蜀道的走向也存在着例外,当遇到有些地方,比如说河谷深切比较陡峭的时候,它会绕着河道平缓的地方去穿行,此时可能会出现偏离南北向的情况。
行走在河谷之中,比翻山节约时间和成本。要知道,在古代,普通人想要翻越秦岭,一项必备的技能是“打草鞋”。一双草鞋,是不足以支撑哪怕只是从西安走到汉中的,而顺着河谷中的栈道走,路程明显要短得多。
但是,这些在河谷之间穿行的道路,路况也极为险峻。蜀道沿线,有大大小小的山峰、陡坡、险滩和峡谷等。不少路段需要攀登或者穿越山峰,道路崎岖难行,异常危险。
由于蜀道地处高山峡谷之中,气候变化多端,常常会出现降雨、泥石流、山洪等灾害,且冬季温度极低,道路常年冰雪覆盖,很难通行。
“因为蜀道大多数位于河谷之间,经常会遇到山石崩塌塌方、泥石流,山上的危石滑落等自然灾害,因此古人也想办法进行防治。”李玮教授介绍,古人防治灾害的措施就是通过绕道和加固这两种方式。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蜀道在有的路段会改道。
02
何以秦岭?
地质作用形成“蜀道难”
既然秦岭是“蜀道难”的一大天堑,那么它是如何形成的?
秦岭最早并不叫秦岭,而是叫“南山”“中南”“终南”。《诗经》中曾经多次提到“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尚书·禹贡》则写有“终南,惇物,至于鸟鼠”。
从地理方位上看,秦岭位于西周、秦国都城之南,“天之中,都之南,故名中南,亦称终南。”
“秦岭”一词的文字记载最早或来自于东汉班固的《两都赋》,班固首次用“秦岭”取代了“南山”和“终南山”。其中,《西都赋》中有“睎秦岭,睋北阜”之语,《东都赋》中有“秦岭九嵕,泾渭之川”。
“秦岭山脉的形成实际上是一个漫长的地质作用过程。”李玮教授解释,秦岭山脉的形成,经历了数亿年的漫长地质演化历史。秦岭山脉经历了多阶段的造山作用过程,早期经历了古生代的洋壳消减,陆陆碰撞以及早中生代的陆陆碰撞造山作用,之后在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强烈的陆内挤压造山作用过程,最终在新生代发生强烈隆升,形成了现今东西向绵延上千公里的秦岭山脉。
秦岭山脉在新生代晚期以来,尤其是在第四纪以来,由于秦岭山脉的快速隆升,形成一个巍峨的东西向延伸的山脉。总之,秦岭山脉是经历四五亿年来地质构造演化的结果,最终在新生代形成了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
“从时段来看,秦岭的形成经历了从古生代到新生代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从地形变化来看,主要经历了早期的褶皱成山,后期的夷平准平原、山涧盆地,以及现今的山脉等多个地形演化阶段。”李玮教授总结道。
秦岭地区从最初褶皱山隆起带,到形成古老准平原和许多含煤盆地,历经了漫长地质变化。
到新生代早第三纪,由于构造运动和缓,山地逐渐剥蚀成准平原,并分散着许多小盆地,受喜马拉雅运动影响,秦岭又开始了强烈隆升。到中更新世时期,秦岭山地的上升运动以区域性间歇式抬升为主,逐步形成了现有的秦岭山地地貌格局。
03
何以蜀道?
开拓进取精神越千年
“约6000多万年前,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之间碰撞运动让青藏高原不断隆升,并向东不断扩展,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大陆新生代以来的地形地貌,同时在四川盆地西南周缘形成了多条山脉。”层峦叠嶂的山脉将四川盆地包裹其中。
这些独特的地质构造成就气候温和、物产丰饶的成都平原,但也让蜀地四面被高山峡谷阻隔。
凝结着古人智慧与勇气的蜀道,却突破群山和高原形成的自然屏障,向外不断延伸,从过去到现在。
“近代以来,川陕间公路铁路的建设多沿原有的蜀道线路。”李玮教授说,1935 年建成的宝汉公路,经宝鸡、凤县、留坝抵汉中,北段沿着故道,南段沿褒斜道。而成都至汉中的公路,1937年建成通车,这条线路基本沿着金牛道而修。
同样巧合的是,108国道成都至汉中段沿金牛道修建,汉中至西安段基本与傥骆道一致,210 国道则沿着洋巴道-子午道一线,沿着沣河直接出山。316国道汉中至天水段的南段则沿着褒斜道而建。
1958年元旦,全长669公里的宝成铁路在成都火车站举行通车仪式,“蜀道难”从此成为历史。这条北起陕西宝鸡,向南穿越秦岭和大巴山,到达天府之国四川成都的钢铁巨龙将四川接入全国铁网。
2017年12月,西成高铁穿越秦岭隧道而过,不到四个小时,便将关中平原与成都平原紧密相连。
千里变通途,蜀道难,不再难于上青天。
时至今日,放眼中国西部版图,绿水青山之间,道路纵横,紧密相连。古蜀道之畔,西成高铁、京昆高速等“超级蜀道”重塑时空,通川达海。
新时代造路者用新技术新方法,构建起一张上天入地、通江达海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如今,各类出川大通道已有40余条;公路通车总里程超40万公里,居全国第一;公路和客车都实现“村村通”;成都拥有两座国际机场,已开通国际航线140余条……
迢迢山水无法阻隔前人开拓探险的精神,使得穿山越水,跨越古今,连接现在与未来。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