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投毒男”林森浩毒死舍友,被判死刑,177名师生却为他求情

复旦“投毒男”林森浩毒死舍友,被判死刑,177名师生却为他求情

00:00
15:53

在《红楼梦》中有一句名言:“世间透明皆学问,人情恋达及文章。”从我们上学时期开始,大多数人开始逐渐领悟这一点,同窗几载,都是最美好的回忆。

可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几年的同窗情,却最终演变成仇恨,最终酿成一桩惨案,这件事就发生在林森浩身上,也就是曾经轰动一时的案件——“复旦大学投毒案”。

林森浩为什么要对自己的同窗好友下此毒手呢?事情的经过究竟怎样?

喝饮用水,不治身亡

2013年4月15日深夜,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一则公告,将这座百年名校推入一场旋涡。一位在读研究生因身体不适住院治疗,短时间内病情急转,出现昏迷和肝衰竭现象。原因不明,迫使学校请求警方介入。

在调查过程中,警方在相关饮水机内发现了有毒化合物,并且调查已经有了进展。消息公布后,这名研究生的病情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中毒者名叫黄洋,是一名在读研究生,生于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就读于复旦大学医学院,正考取博士学位。一切的始因,是因为他在4月1日早上喝了饮水机里的水,发觉味道异常,误以为过期,于是倒掉并清洗了余下的水。

当时的黄洋并未过多在意,可是在当天下午,他出现发烧、咳嗽、腹泻等症状,医院初步判断为肠胃炎,进行了输液治疗。黄洋并未过分关注,认为只是食物中毒,甚至与同学轻松聊过此事。然而,接下来的十多天里,情况急剧恶化。

当晚,黄洋的身体状况急剧下降,4月2日急诊显示肝功能损伤,被送入医院治疗。4月7日,黄洋开始出血,治疗未见效。4月8日,他陷入昏迷,学校邀请上海知名专家进行治疗,但由于无法找到病因,治疗陷入僵局。

4月9日,警方介入调查,发现宿舍饮水机内含有毒化合物N-二甲基亚硝胺。4月12日,医院发出病危通知书。4月16日,复旦大学附属舟山医院宣布黄洋离世,终年28岁。

从最初发病到离世,仅仅半个月的时间,黄洋的家人痛不欲生,众多同窗好友也深陷悲伤。每个生命都无比宝贵,在进入百年名校复旦大学的过程中,黄洋在求学的道路上和家人的培养中付出了艰辛努力。

他的过早离去,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是复旦大学和整个社会的巨大损失。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就在这场劫难中永远离去。同学们自发悼念,社会关切和舆论高度聚焦。复旦大学召开小规模记者会通报相关情况,将饮水机中残留的化合物、被控制的嫌疑人都指向刑事案件。

“老实人”的“恶作剧”

为什么有毒物质出现在学生寝室?嫌疑人究竟是谁?黄洋成为下手对象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仇恨纠葛呢?

N-二甲基亚硝胺是一种呈浅黄色油状液体,通常用于医药及食品深度研究,易溶于水,接触可引起肝肾损伤,摄入、吸入或皮肤吸收都可能致死。相关医学研究论文详细记录了这种化合物的所有细节。

而该论文的作者正是黄洋同宿舍的室友林森浩,他竟然是黄洋长期以来的研究对象。因此,警方将林森浩列为犯罪嫌疑人,并于4月11日将其带走进行调查。

然而,在林森浩被带走后,所有了解他的人都表示警方一定搞错了。先不说他的学业成绩如何,林森浩被认为是一个老实人,性格稳重,待人接物没有问题。怎么可能犯下如此恶劣的罪行呢?

而且,就在年初,他已经与广州一家医院签约,工作已经确定,没有理由去自毁前程。当时黄洋的家人在医院还经常能看到林森浩。黄洋的父亲到达上海的那天晚上,因为没有地方住,甚至在儿子的寝室与林森浩同住了一晚。林森浩表现得非常淡定,关心黄洋的身体状况,表示两人关系一直相处融洽。

即便在黄洋病情恶化后,他还告诉家属可能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并详细解释医学专业术语,安慰家属保持乐观。这位同住两年、在黄洋生病期间最为照料的室友,难道就是这场悲剧的幕后推手吗?

很快,经过调查,警方迅速宣布,林森浩承认了自己的罪行。4月25日,上海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正式逮捕了林森浩。在社会舆论未揭晓更多细节的阶段,有人猜测是一场竞争导致的仇恨,但很快这个猜测被否定。

尽管两人同住一起,但并非同一专业,也不在同一科室,因此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在警方公布初步调查结果后,这个动机变得更加难以理解。愚人节当天,林森浩声称自己想借机开个玩笑整整黄洋,于是产生了投毒行为。

由于林森浩的事先预谋,他于2013年3月31日将实验室中的化合物带回寝室。监控拍到了他当天下午的画面,手中黄色袋子里装着一个药瓶,药瓶中残留着约50毫升的二甲基亚硝胺。回到寝室后,他趁无人注意将化合物投入饮水机,随后又出门将袋子丢弃。愚人节的早晨,黄洋喝下了那杯致命的水,直到15天后离世。

即便看到黄洋的病情恶化,林森浩却没有揭示真相,直到警方调查锁定在他身上。这种程度的开玩笑是如何可能呢?两人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的呢?林森浩和黄洋都是出身寒门,是励志的楷模。

同寝室的恩恩怨怨

他们在读研二时成为室友,寝室内有四套组合床,桌子下面是水机。进门左手的床铺是空的,桌子上放着饮水机。虽然三人同住一室,但关系一般,各自有各自的圈子。黄洋家境并不富裕,性格与林森浩截然不同。林森浩背负着供养弟弟妹妹的重担,很要强,但一直感觉他在绷紧神经,敏感而细致,不属于那种轻松幽默的人。

黄洋则是开朗直爽的性格,喜欢讨论美剧、明星八卦,敢直言,偶尔开个玩笑也不拘谨。他追求生活品质和公平,不占别人便宜,同时也不吃亏。寝室内的水电费是成员AA制,他们分摊费用。

黄洋对林森浩的玩笑反应通常是冷漠,没有同样的幽默感。2013年2月,两人因饮水机费用产生分歧,黄洋认为自己平时喝水少,不同意继续平摊费用。由此产生争执,最终结果是林森浩自行购买水。此后,双方互相看不顺眼,很少再交流。

林森浩还删除了黄洋社交网络上的好友关系。这两人的过节并未激烈争吵,也未发生肢体冲突,但这些不满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悲剧。林森浩的真实动机让人难以理解,他所有人百思不得其解,但正是因为他的恶行,夺走了一个优秀学子的生命。在此期间,黄洋的同学和朋友联名写信,要求法院务必判处林森浩死刑。

2013年11月27日,林森浩投毒案进行了一审开庭。在法庭上,林森浩公开了他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两人之间确实发生过一些不愉快,黄洋觉得林森浩没有什么生活情调,有点自以为是。这种彼此的不认可在双方心中逐渐积累,演变成了一场悲剧。

案发前两天,即3月30日晚上,临皇和黄洋等几人在别的寝室闲聊。黄洋开玩笑说愚人节即将来临,打算整人。林森浩看到黄洋得意洋洋,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决定在愚人节整他一下。因为听说有人用这种化合物整过其他同学,所以他也决定仿效,拿这个药物去整黄洋。投毒的药物被倒入饮水机,他心里一直很矛盾。

案发当晚,寝室只有他们两人,没有任何沟通,各自入睡。第二天早上8点,黄洋正在用白色的杯子接水,林森浩一直在床上观察,看会发生什么。黄洋一口气喝了两杯水,随后开始出现呕吐,但并未感觉有异样。

由于水桶是一周前买的,黄洋以为水质变质,就直接喝了下去,这出乎了林森浩的意料。他原本的打算是整人,所以就没有第一时间阻止,认为问题不大,喝下去最多是身体不适。可万万没想到,这个“玩笑”却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177名复旦师生联名上信

在整个一审过程中,林森浩面无表情,冷漠至极。

2014年2月18日,案件一审判决结果出炉。林森浩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决书指出,经查林森浩因与被害人关系不和,主观上希望被害人死亡。关于他声称出于整蛊的动机和间接故意杀人的辩护,法庭认为与事实不符,故意杀人罪成立。一审后的一周凌晨,林森浩正式提出上诉。

2014年3月31日,177名复旦大学学生自愿签名一封请求信,请求法庭不要判处林森浩死刑。信中提到投毒导致同学黄洋死亡,后果严重,但他们认为如果能够生存,林森浩应该为受害人父母尽孝赎罪。

信中也提到林森浩曾在汶川大地震时捐款800元,发表了多篇论文,工作期间不收病人红包,服务农民工,对同学们热心,平时朴素节俭。这些学生认为林森浩不是极端凶残的人,他只是一时犯了糊涂,但是绝不是一个坏人,所以不应该被判死刑。

然而,这封信引发了争议。一些人认为这种行为牵强、幼稚,缺乏人性。这177人签名的信并不能代表普遍意愿。人性中的闪光点和犯罪行为无法互相抵消,更不能影响司法进程。这种宽恕罪人的大爱缺乏对受害者负责和尊重的思考。这封信的结果可能只会引发更多人对林森浩的反感情绪,甚至可能导致死刑判决。

在2014年12月8日的二审开庭中,林森浩的表现与一审有所不同。相较于之前的冷漠淡定,他在二审中多次哽咽、哭泣、抽搐,以至于法官多次提醒他要控制情绪。他推翻了之前的一些陈述,声称化合物的剂量很少,不到50毫升,并在投放饮水机后进行了稀释。

他声称小白鼠的临床研究表明,稀释后小白鼠没有完全死亡,因此对黄洋的伤害不大,表示没有故意杀人动机,只是想看黄洋中招后会采取怎样的应对。

新聘请的两位辩护律师提出,没有证据能够显示林森浩的投毒与黄洋的死亡直接相关。律师认为黄洋死于爆发性乙型病毒,与N2甲基亚硝胺案无关。他们在法庭上展现出强大的专业知识,与控方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庭审持续了13个小时,最终上诉被驳回,维持了原判。

随后,案件进入执行阶段,林森浩的父亲仍然难以置信这一切。

林森浩在给父亲的亲笔信中写道:“事实胜于雄辩,而在事实面前巧舌如簧也只能是信口雌黄。我确实向黄洋投了毒,我只能认,也必须认...”

2015年12月9日,最高法院下发核准林森浩死刑的裁定书。两天后,复旦大学医学院学生林森浩依法执行死刑。

尾声

杀人的不是致命的毒,而是扭曲的心。尽管林森浩受到了正义的制裁,但在最终,两个年轻人都未能触摸到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以不同的方式和面貌相继离开,这两个家庭也早已支离破碎。满眼凄凉,面中满怀报复,意气风发的两个少年再也回不去了。

纵然人性之幽暗总令人无法直视,在一瞬间,你会感到你已经在失控的边缘。但一念之殇,冲动一时,终毁一世,毁灭别人,也是毁灭自己。敬畏生命,三思而后行。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