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任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做一个热爱自然的人

卸任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做一个热爱自然的人

00:00
10:24

对常年跑环保的记者而言,10月27日的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是一次难忘的采访经历。

发布会结束后,记者们将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团团围住,不是追问问题,而是排队合影。虽然此前没有正式告别,但大家都知道,刘司长即将退休,这可能是他主持的最后一场新闻发布会。合影结束后,记者们又依依不舍地“追”到了他的办公室,送上向日葵,感谢他长久以来的帮助。刘友宾和大家畅谈,回忆相处点滴,场面温馨。

刘友宾是环境宣传领域的“老兵”。公开履历显示,刘友宾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所学专业为中国当代文学。进入环保领域前,他曾在《北京文学》月刊社任职。1993年至2001年9月,刘友宾在《中国环境报》任职,2001年9月任国家环保总局宣传教育办公室副主任,此后历任国家环保总局宣传教育司副司长,环境保护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等职。2018年3月任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2001年9月至今,他从事政府生态环境宣传工作长达22年。

对记者而言,刘司长是亲切的“老熟人”。生态环境部于2017年建立例行新闻发布制度。每次发布会上,发布席上都会出现他高大的身影,当月发布主题的专业性问题由相关业务司局负责人回应,刘友宾则通报重点工作,并针对近期环境热点事件回应舆情,及时释疑。

发布会后,他常和记者们聊天交流,就发布内容等征求意见建议,询问回应是否满足了大家的疑问。他对跑口记者非常熟悉,和一些老记者有几十年的交往,有的记者因工作变动曾经离开又重回环保领域,他会热情地欢迎他们“回归”。

今年的“六五环境日”主场活动间隙,刘友宾像往常一样和媒体记者见面,但表示已经做好了退休准备,并对记者们多年以来的支持、敬业和专业表示感谢。

在10月2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他通报了生态环境部近期重点工作,并回应了热点问题,为新闻发言人生涯画上圆满句号。

敏感问题不能回避

新京报:发布会结束后,很多记者和你合影留念,你当时是什么心情?

刘友宾:很感动,这些温馨的时刻会让我回忆很久。除了刚毕业从事了几年文学工作之外,我在生态环境新闻传播领域干了几十年,一辈子就干了这么一件事情,跟记者朋友们有特殊的感情。

从前些年的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到近期的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媒体对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予以很大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回忆起来,对记者朋友,我充满感激之情。

新京报:在和记者打交道的过程中,你有何体会?

刘友宾:首先要尊重记者的工作方式,不能简单用机关的规则要求记者。记者要采访,需要到现场,就不能只提供文字材料让他们写,这样写不出来鲜活的稿件。

还要以诚相待。坦率地说,并不是每个大家想知道的新闻,我们都能第一时间回复,也不能保证每个回复质量都特别高,但只要我们努力,大家都会理解。

提供新闻信息和采访机会,本身就是我们应该做的工作。所以从我的角度来讲,一方面要了解记者的采访需求,为大家争取更多的采访机会,同时要把各个业务司局想对外表达的内容做好协调,多提供高质量的新闻素材。另外,敏感问题不能回避,比如当年的华北渗透坑事件、敦煌毁林事件,我们都及时进行了回应。

政府部门和媒体有各自的职责和岗位,大家完全可以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对新闻发言人制度抱有敬畏之心

新京报:你在生态环境传播领域工作了几十年,见证了怎样的变化?

刘友宾:我们曾经历过非常艰难的时期。2000年后,水污染广受公众关注,淮河水污染事件、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等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让我们深感压力。前些年雾霾严重,来自大气污染防治的舆论压力很大。近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话题,带来了新的舆论挑战。

新闻是舆论引导的重要力量。在舆论压力最大的时期,部里于2017年建立例行新闻发布制度。陈吉宁、李干杰、黄润秋等历任部长率先垂范,出席重要新闻发布活动,对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示范和指导。

现在环境治理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舆情总体积极正面,但传播工作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部里仍然坚持实行例行发布制度,作为常态化信息公开的重要窗口。各业务司局领导从刚开始“躲”着发布,到现在基本每年都能进行一次发布,跟媒体打交道更加从容娴熟。整个生态环境保护系统越来越重视新闻发布工作,新闻发布工作水平也逐渐提高。

新京报:如何评价自己任新闻发言人以来的工作?

刘友宾:当年,部里把新闻发言人这个重任交给我,我深感压力。我自认为有敬畏之心,对发布工作从不敢掉以轻心。新闻发言人不是一个人,是一个制度。我的运气很好,遇到了环境保护波澜壮阔的大发展时期,遇到了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的领导、密切协作的同事,以及热爱环保的媒体朋友,一路走来,岁月留下了像金子一样珍贵的回忆。感谢组织提供了这个平台。

回想这些年来,还有很多工作未能尽如人意。比如在雾霾严重的应急传播时期,我们在实践中探索,有一套做法,但如今在舆情相对平缓的时期,如何主动设置议题还缺乏深入探讨。另外,生态环境传播越来越国际化,我们摸着石头往前走,对外讲好中国环保故事还缺乏更多、更有效的办法。

关注环境传播和生态文学

新京报:你最初的专业是文学,工作后是如何走进生态环保领域的?

刘友宾:我当年考大学时,和很多人一样怀抱有“文学梦”。毕业后我先从事文学研究和编辑工作。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文化形态更加多元,我所在的文学刊物发行量锐减。

后来偶尔和在环保领域工作的朋友聊天,当时很多人还搞不清“环保”和“环卫”的区别,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当时新闻界改革创新也带来了新的气象,所以1993年我来到了《中国环境报》,当过编辑、记者,自此就一直没离开过环境传播领域。

新京报:你曾经表示今后会关注生态文学。这是将你的个人爱好和毕生事业结合在一起吗?

刘友宾:工作以外的时间里,我还是喜欢文学,家里的藏书大多是文学类、历史类、哲学类的。当然,我对环保也非常有感情。生态环境部有一个做法,对从事环保工作30年的人员颁发纪念证书,我前几天刚拿到这个证书,很感慨,也很欣慰。这次收拾办公室,我把不少环境保护类的图书带回家,希望退下来后能静下心来读读它们。

这些年,中国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改变,黑烟囱消失了,蓝天白云多了,臭水沟少了,出现了很多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环境保护不仅是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法律问题、民生问题,也是文化问题,加强生态文化和生态文学建设,是环境保护发展到今天水到渠成的工作。

生态文学可以记录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实践,表达人和自然的审美关系,对外讲好中国环保故事,一些作家对此也非常关注。今年,生态环境部和中国作家协会发布了《关于促进新时代生态文学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我作为曾经的文学青年,从事了30年的环保工作,关注生态文学,也算是实现了自己的一个心愿。

新京报:退休后你还有哪些计划?

刘友宾:退下来后,就以休息为主,读书陶冶心情,运动强健体魄。闲暇之余,也会关注环境保护工作进展,思考生态环境传播的理论和实践。环保人有一句话,环保靠宣传起家。这些年我们经历了丰富的传播实践,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值得反思的镜鉴。当然,我不会功利性地去做学问,只是作为人生的自我完善。

再就是读读生态文学。我们对外传播的第一个阶段是“真”,就是讲科学知识,增强生态环境素养。然后是“善”,就是要动员公众知行合一,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如今也要注重“美”的传播,通过文化的方式,让大家懂得欣赏自然、热爱自然,让生态文明成为生活的时尚和潮流。

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以来,中国环境保护经历了几十年的风云沧桑,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有过艰辛探索,我也会关注有关当代中国环境史的著作,希望有更多同志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我在北京生活快40年了,越来越热爱这座城市。以前我认为北京的冬天很萧条,近些年有了不同的感悟。冬天,北京的古树傲然屹立在冰天雪地中,墨褐色的遒劲树枝上一片叶子都没有,有种历经沧桑、端庄沉稳的美。转眼到来年的春天,它们又会怒放出满树绿色,旺盛的生命力让人惊叹。接下来,我会好好地去欣赏和感受自然,从北京走起,用心感受它的一年四季,领略它的风花雪月,做一个热爱自然的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