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军备解码带来的最新军情资讯!
几天前落下帷幕的迪拜航展上,波音和空客再次站在风头浪尖,成为这场盛宴的最大赢家。
在航展的第一天,两大巨头的成交额几乎达到了1000亿美元,可谓是赚得盆满钵满,引发了业界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这一成绩背后的辉煌,令人瞩目。
然而,与民用飞机的交易繁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迪拜航展上的军机订单却显得相对寥寥。这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心,为何在如此大规模的航展中,战斗机等军事装备的订单却逐渐稀缺,是疫情、是乌克兰战争,还是一些国家的军备思路发生了深刻的转变?走进这个谜题的解密之旅,我们会发现其中的许多令人深思的因素。
简单而直白,疫情三年,世界各国都穷成了光蛋。国库空虚,经济压力山大。特别是亚非拉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如乌干达、安哥拉、亚美尼亚等,曾经沾沾自喜地购买了昂贵的苏-30等重型战斗机。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国家渐渐认识到,维持这样庞大机群的成本实在是太高昂了。于是,他们不得不降低标准,改买更为经济实惠的轻型战机,如枭龙、FTC-2000G等。金元宝不够用,铜板也能花。
随后,我们的目光投向了乌克兰战争。这场战争让一些国家对空军的价值产生了怀疑。并非是因为空军无用,而是因为缺少完整体系、没有信息制高权的空军实在难以施展威力。俄罗斯空军由于侦察卫星、预警机、远程侦察机和电子战机的匮乏,导致对乌克兰军队深层次情报的不足,迫使俄空军只能依赖昂贵的远程导弹来实施防区外的打击。
相较之下,乌克兰军队虽然战机数量不多,却依托北约提供的信息优势,频频利用巡航导弹精准打击俄罗斯军队深处,屡屡获胜。现代空军所需的精确制导炸弹,最廉价的是卫星制导炸弹。而俄罗斯之所以使用较少,既因为其制导系统芯片依赖进口,也因格洛纳斯系统的精度较低。相比之下,乌克兰军队虽然缺乏自主导航系统,但借助美国提供的GPS,即便是老旧的米格-29也能实现精准投放JDAM(联合直接攻击弹药)。这使得对于一些小国而言,购买先进战斗机的成本相对较高,且未必能发挥实际效果。
再往后看,我们发现一些国家开始转向自主研发。近年来,韩国、日本、印度、土耳其等国异军突起,涉足五代机的研发,甚至有的已经制造出原型机。然而,这些国家在发动机、雷达等核心零部件上仍然依赖欧美的进口。更为讽刺的是,想要出口这些产品,还需要得到欧美的默许。实际上,欧美航空工业依然占据全球攻城略地的制高点。
最后,我们不禁联想到中俄在装备出口上的合作。中俄两国在武器体系上互补性很强,我国可以弥补俄罗斯在装备出口上的缺失,提供北斗导航、预警机、制导武器芯片等关键技术。这种合作不仅能够实现双赢,就如同俄罗斯向枭龙提供RD-93发动机一样,中国通过提供高价值的子系统赚取了不少金钱。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与我国的深度合作,俄罗斯能够完成自身军备体系的建设,提升军事实力。只有强大的俄军,中俄合作才能在维护世界和平、践行多边主义方面发挥更大的合力。
然而,对于俄罗斯的五代机而言,潜在客户的锐减显然是一大挑战。先前购买过俄制双发重型机的国家,如今要么自主研发,要么因为财政困境难以继续购买苏-57。对于一些经济相对较为困难的国家,如越南等,它们可能会选择等待,等到手中的苏-30到寿,等到苏-75成熟,然后进行一次有计划的消飞降级,用轻型隐身机替代重型三代机。而对于一些尚未购买过俄制双发重型机、且财力雄厚的潜在用户,如伊朗,他们或许会考虑购买苏-57和苏-75的高低搭配。
然而,俄罗斯的五代机面临的问题并不仅限于潜在客户的减少。首先,有源相控阵雷达的T/R组件等机载电子元器件依然依赖进口,这使得俄罗斯在关键技术上面临一定的制约。其次,俄乌战争所带来的恶劣口碑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些国家或许因为这场战争对俄罗斯的负面影响而犹豫不前,对俄制武器产生顾虑。在这样的环境下,俄罗斯要想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成功实现五代机的出口,需要解决这些技术和形象问题,或寻求与中国深度合作,借助中国先进的电子设备。
实际上,中俄在装备出口上的深度合作有望取得更多的成果。中方可以为俄方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填补其装备出口上的短板,同时俄方也能够通过与我国的深度合作,实现自身军事体系的升级。这种双赢的合作关系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通过互补优势,提升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正如俄罗斯曾给枭龙提供RD-93发动机一样,通过提供高价值的子系统,俄罗斯也能够在军火市场上赚得可观的收益。与此同时,这种深度合作也有助于俄罗斯军队完成自身体系的建设,使其更加强大。
然而,深度合作也带来了一个潜在的争议。在合作的同时,中俄两国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竞争对手。尽管合作能够带来短期的互利,但长远来看,这种互补的关系是否能够一直保持,双方在国际军火市场上的竞争会不会逐渐升级,成为未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在技术研发、市场份额的争夺中,中俄之间的竞争或许会愈发激烈,这也将在未来引发更多的关注和讨论。
在这个动荡而变幻莫测的军火市场中,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国家在选择战机时将面临更为复杂的考量,而军备战略的调整也将成为各国决策层关注的焦点。无论是降低军购标准、对空军的期望调整,还是自主研发、国际合作,这一系列选择都将深刻地影响国际军火市场的格局。未来的军火市场,或许将是一个多元共生的格局,各国在合作与竞争中求得平衡。而这场充满变数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帷幕。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点赞、留言互动!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