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滴滴崩了”,这不是企业或平台一家之事丨九派时评

又见“滴滴崩了”,这不是企业或平台一家之事丨九派时评

00:00
03:36

11月28日凌晨,“滴滴崩了”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多个用户表示滴滴App无法正常使用。11月27日晚间10点多起,陆续有用户反馈无法使用滴滴旗下相关App,滴滴抢修超过了9小时。有报道指出,本次故障维修时长或是滴滴历次故障之最。

此次滴滴平台在接单、定位、计费等环节上都出现了问题,一时之间,从用户到司机,都陷入了混乱中。有司机表示,接了一单距离为8公里的订单,收费显示1540元,还出现了多位司机接同一单的现象。接到订单时有听单声音,但无显示,到达乘客位置又找不到乘客,接到乘客又无法结束订单。此外,小桔充电桩也长时间无法充电,青桔出行的自行车则无法扫码,甚至连滴滴官网都无法访问。在微博相关话题下,多个用户表示因为网约车叫车和青桔扫码问题,导致上班迟到。而众多消费者为了出行只得另寻办法。

此次故障维修之难造成了重大影响。这一事件固然从侧面“检验”了公众对于滴滴的依赖度和信赖度、滴滴在网约车市场中的巨大份额、滴滴出行对于交通生态的贡献度,但无疑,消费者其实不想看到这种“检验”,他们只想安安静静地打个车、骑个车。平台必须在技术保障方面进行深度升级,化解客观存在的隐患和风险,才能不让消费者的期待失落。

“滴滴崩了”已非第一次,2021年2月25日,“滴滴崩了”同样登上热搜,不过滴滴当时仅回复称是因为系统异常。在2019年10月和2016年7月,滴滴也发生过系统故障,不过当天都修复完毕。据报道,目前滴滴由滴滴云提供服务。显然,在App服务异常事件发生后,滴滴云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审视。在技术服务保障过程中,是否有一直没有发现的技术漏洞,应急预案的有无、系统稳定性如何,都值得一问。

科技改变生活,我们也的确享受到了新的场景运用带来的便利。从“招手打车”时代过渡到“弹指打车”时代,也就十年左右,其间,技术的进步和公众的消费心理、消费需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技术进步、科技服务无终点,不断出现的问题或危机足以让我们保持清醒头脑。

一段时间以来,科技企业发生过多起“崩了”事件。例如,11月12日晚,阿里云疑似出现故障,“阿里全系产品崩了”“淘宝又崩了”“闲鱼崩了”“钉钉崩了”“阿里云盘崩了”等话题相继登上微博热搜,引起热议。此前,公众所熟悉的一些重要的软件,也因突然崩盘,造成被动局面。

没人希望看到“XX崩了”,“XX崩了”也并非末日。然而当科技场景已经和烟火人间深度融合时,突如其来的故障意味着企业和社会都付出了巨大代价。“XX崩了”不只是给了对手机会,更在多重领域和空间造成了剧烈的震荡。从这个意义上说,“XX崩了”不是企业或平台一家之事,而是涉及所有人的大事件。也因如此,针对不断发生的问题,加强和加快科技攻关,极力提高科研水平,从根本上保证科技场景运用的安全性、可靠性,才是应有之义。

九派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jp.jiupainews.com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