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在镇江名楼写下一首词,开篇就是千古名句,爱国豪情跃然纸上,读来震撼人心

陆游在镇江名楼写下一首词,开篇就是千古名句,爱国豪情跃然纸上,读来震撼人心

00:00
18:39

南宋初年,爱国词人叶梦得登上镇江北固山多景楼,写下了这首名垂千古的词作《念奴娇》:

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

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黏天无边。

而词中的这几句,十分准确地描述了镇江山峰多奇异的自然特征。尤其是“真成尤物”一句,由衷表达了词人对奇妙云峰的极其喜爱之情。

镇江北固山多景楼

词人叶梦得以极大的热情赞叹了江潮怒卷、水天一色、壮阔浩渺的多景楼景象,读来摇人心旌,振奋精神,不失为描写镇江山水的千古佳句之一。

镇江,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及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点上,处于沪、宁之间,是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咽喉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山中有水,水中有山。”镇江得天独厚的滨江山林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自从远古时代以来就吸引了人们扎根于此,代代劳作繁衍。

镇江,地名古老而历史悠久。夏商周三代时为《禹贡》扬州之域,生活于此的人们以其智慧与勤劳创造出高于太湖地区先越文化的先吴文化。

镇江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三千余年。西周早期,镇江及丹徒一带称“宜”。春秋时名朱方,属吴。

战国时,前期属越,后期属楚,更名谷阳。秦、汉之际始称丹徒,六朝时期称京口,隋唐时称名润州,北宋时称润州为镇江府,镇江之名即沿用至今。

在唐代,镇江往东便是东海海域,焦山至金山一带江海相连,素有海门之称。镇江的名字就来源于它是长江的入海口。

镇江是一座已有三千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我国沿江城市中,它别具典型的江南地理特征,以襟山带水、形胜独擅的“吴头楚尾”的滨江山林城市美景而深受世人的青睐。

来到镇江,登临北固山,一览山水的美景。山与水,是镇江地理形胜的主要特征,也是镇江城市之灵魂。故而,对于镇江之山的雄伟峻拔之势与水的波涛汹涌之状,词人们多有歌吟赞叹。

镇江北固山,有着悠久人文历史的名山。北固山山势险固,江水浩渺,江山相雄,风景壮美,因此得名北固山。

一千四百年前,梁武帝萧衍登临北固山,被眼前壮丽的江山景色所感染,兴致勃勃地写下了“天下第一江山”几个大字。

因为这次名留青史的题词,北固山也有了“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

初唐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即是对镇江地区江海相连之处广阔江面的真实写照。

大诗人李白登临北固山,写下了描绘了北固山山川景色的旖旎风光和北固山形势之险要的诗句:“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再如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中亦有“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描写,北固山江海相接的潮涌和壮阔的波涛在唐诗中可见一斑。

沧海桑田,宋代时长江下游逐渐淤积,江面已不如唐时般壮阔,然而江海相连的雄浑气势依旧存在。

陈亮在《念奴娇·多景楼》中就曾这样写道:“一水横陈,连冈三面,做出争雄势。”

宋乐史在《太平寰宇记》中说北固山:“城西北有岭陡入江,三面临水,号云北固。”

从宋代的诗词笔记中,不难看出,登临镇江北固山多景楼,依然可以一览北固山三面连冈、形势险峻的壮观景象,亦可以饱览镇江江海交流的云蒸霞蔚的景象。

现今的北固山,只有主峰北面一面临水,且只剩下一座侧峰与一面山脊,这与唐宋时期北固山的险要程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在唐宋时期,北固山三面连冈,三面环水,除去北面主峰外还有东南与西南两座侧峰,且三峰之间有山脊相连。

如此一来,主峰加上两座侧峰之山脊,才可能构成三面连冈之势,且三面连冈均为临水的绝壁,其险要程度,可想可知。

如此优美的山川美景与深厚的人文底蕴,极大地开阔了诗人们的艺术视野,丰富了诗人们的情感世界,激发了诗人们的创作热情,文人墨客、商旅行人、才子佳人纷至沓来,他们抑或在此游赏,抑或在此经商,抑或在此工作生活。

但不管怎样,他们在这里都会享受到山水带来的灵秀之气,他们陶冶情操,发抒性灵,歌吟风光,开阔视野。

诗人们徜徉于镇江山水之间,流连于名胜古迹,或品尝山水之美味,或抒发思古之幽情,或缅怀英雄之业绩,或倾诉不遇之怨愤无不诗情大发,尽情尽兴。

游览镇江,北固山是一定要去登临的地方;登上北固山,多景楼又是不得不去的地方。

多景楼是一座建于宋代的名楼,坐落于具有“城市山林”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江的北固山后峰甘露寺中。

据《北固山志》记载,多景楼因唐朝李德裕《临江亭》诗中“多景悬窗牖”之句而得名。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登临多景楼,临窗远眺,山川胜景犹如悬挂在窗户上一样。多景楼与洞庭湖的岳阳楼、武昌的黄鹤楼并称为“万里长江三大名楼”。

翻开唐诗,描写镇江北固山的作品可谓是鳞次栉比,精彩纷呈。阅览宋词,北固山上的多景楼则成为宋代词人们钟情而流连的事物。

辛弃疾在镇江任知府期间,多次登临北固山多景楼。面对浩瀚长江,辛弃疾抚今追昔,指点江山,抒发爱国情怀,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对多景楼也是情有独钟,他登临多景楼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欲收佳景此楼中,徙倚栏干四望通”,此诗对多景楼的景色描写可谓是入木三分。

苏轼与好友登临多景楼,面对残霞晚照的多景楼风光,写下了旷世名句“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一笑回头空”。

多景楼楼依山傍水,风景如画,形胜东南。

宋代书法家米芾亲自为多景楼写下的“天下江山第一楼”七个大字的匾额,现今还悬于多景楼上。

米芾以书法的形式提升了多景楼的知名度。它与李白口中“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扬州、苏轼诗中“欲把西湖比西子”的西湖,成为我国诗词文化与城市名胜相结合的顶流广告。

多景楼前的江水浩浩荡荡,多景楼上的诗词熠熠生辉。

这一首首赞咏多景楼的诗词无疑给镇江多景楼的人文历史谱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首首赞咏多景楼的诗词也如同在给多景楼前的江水推波助澜一样,让多景楼在岁月的流逝中激起一朵朵更为惊艳的浪花。

陆游在多景楼留下千古绝唱

在赞咏镇江多景楼的诗词中,陆游以一首豪迈、慷慨、激越的爱国词章将多景楼的人文与历史推向了更为深远的境界。

陆游,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曾一度担任镇江通判。镇江的山山水水,留下了陆游跋涉的踪迹,也留下了他不朽的作品。

陆游在登临多景楼时写下的《水调歌头·多景楼》一词,可谓是诸多赞咏多景楼的诗词中的精彩华章,原词如下: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宋孝宗隆兴元年,三十九岁的陆游以枢密院编修官的身份,出任镇江府通判,次年二月到任所。当时淮河以北形势严峻,而镇江恰好是江防前线,所以在当时,镇江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因为这样的原因,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的北固山桥头堡垒的作用也就凸显出来了。

北固山下滨大江,三面环水,登楼遥望,淮南草木,历历可数。

这一年十月初,陆游陪同知镇江府事方滋登上多景楼,他们此行兼具实地考察与登临游行的双重目的。于是,陆游在登临途中写下了这首具有时代生命力的词作。

词的上片追忆历史人物,下片写今日登临所怀,全词感慨古今,表现了词人强烈的爱国感情。

陆游笔下的“江左”也叫江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在江苏境内,不管是长江南岸还是北岸,都可以称为江左。

陆游笔下的“古徐州”,其实就是镇江的别名,原来东晋时,晋元帝在南渡以后侨置南徐州,治所就在镇江,此后人们也习惯上把镇江称为南徐。

开篇四句大意是说:江左一带占据着险要形势,而像屏障般守卫着江左的镇江是最为险要之处。镇江山挽山,山连山,就像画图般莽莽苍苍;镇江云雾飘渺,水汽氤氲。景色最美的地方耸立着高高的多景楼。

在开篇四句中,词人从广阔的空间范围、地理方位着笔,由江左转而写到镇江,再由镇江写到北固山,然后将视野落在高高的多景楼上。

词人的描写手法犹如电影中的镜头视角一样,先从广阔的江左写起,然后视角逐渐聚焦、逐渐浓缩,直到将镜头定位在占尽江左风光的镇江。

镇江形势险要、景色壮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词人用一“占”字,便将镇江的地理形胜淋漓尽致地烘托了出来。

宋代诗人黄彦平重过镇江时也写下了“江北江南形胜地,忆伤游子少年心”,但黄彦平的诗句更多的是抒发游子的羁旅感慨。两相比较的话,很显然陆游的诗句更加具有气势。

可是词人的视线并没有停下来,他将特写的镜头又聚焦在镇江的北固山上。接下来,又聚焦到北固山的多景楼中。

词人在不知不觉中就转换了场景和叙述内容,而不使人产生陡然跳动的不适合之感觉,这样的手法简直像极了电影镜头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陆游从多景楼形势写起,镜头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由鸟瞰到局部,最后推出大特写点题,这原是写景习见手法。但陆游别出心裁,他选择滚滚长江、莽莽群山入画,衬出烟云缥缈、似有若无之间矗立着的一座高楼。

这座高楼就是多景楼,登临多景楼,能将山川景象尽数摄纳,能将江海气象一览无余的名楼。陆游的写法,不可谓不高明,它使得多景楼更有了一番壮观的气象。

陆游登上多景楼,极目远眺,如画山峰相连,历历尽收眼底,四周云雾缥缈,看到这壮美的风光后,一时恍若置身仙境。

于是,他又写下了“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这四句大意是说:战事又起,战鼓号角声面对着风显得格外悲壮。烽火连天,隔江相望可以看到或明忽灭若隐若现的火光。登临凭吊,思接千载,如烟往事,遥想起孙权、刘备在此地共商破曹大事。

当年孙刘联军的军容啊,银戈金甲千里都闪着光芒;军士野宿,万灶烟腾,正如同此时此刻的军容一样,振奋人心,鼓舞人心。

烽火明灭,戈甲耀眼,军幕星罗,鼓角争鸣,多景楼的风光唤起了词人对历史的记忆。

所以在这四句中,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了陆游思接千载的思绪,词人由北固山的地理形胜转向了悠久的时间进程和残存的历史印记。

从鼓角悲壮,到烽火明灭,再到“往事忆孙刘”,词人把历史上的攻守征战凝聚在三国时期的孙权、刘备两个历史人物身上。

词义显出了历史场面的壮阔和气象的豪雄,更为这辽阔画面配上了铿锵有力的声韵和笔酣墨饱的厚重色彩,这也与上一层的滚滚长江、莽莽群山互相呼应衬托。

江山人物,在词人笔下相得益彰。然后,词人再用千里戈甲、万灶貔貅加以点染、衬托历史场景,词的韵味就更加饱满而醇厚了。

如果反复吟咏这几句,就会发现,词人的感受不是停留在对历史人物的回忆与历史事件的低徊中,而是激起内心图强自振的勇气,以及那横戈跃马、纵横沙场的豪迈情怀。

下片中,词人一连使用三个三字短句,用风露草木点明季节时令,是一种行文上的过渡。

这三句的出现让词人从回味历史的思绪中回到现实,也让词义从历史过渡到了现实的生活情景:也就是陆游口中的“使君”——镇江知府方滋,“使君”和同事一起登临多景楼考察的具体事件中来。

于是,词人就把他的笔墨集中在了登临多景楼的一行人身上,这一行人中当然还有我们的伟大诗人陆游。

同时,陆游又凭借“使君”抒发了自己的心绪,这种笔法是灵活而别致的,是豪放谈笑的,是外在的。“谈笑”二字,显示了他们一行人登临多景楼时的风度与神采。

如果说“谈笑”是外在的审美体现,那么“洗尽古今愁”则是内在的审美体现,因为在陆游看似豪放磊落的词意表象下,是词人内心的隐忧与愁绪。

字面上,说“洗尽”,说“同销”,实际上是洗之不尽、销之不掉的;说“古今愁”,说“万古愁”,都是总括的、夸张的表述,它们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也就是说,它们的背后必定有让词人殚精竭虑的、忧心忡忡的具体事实。

那么到底是何事,让词人在游赏的同时还放不下内心牵挂,甚至还夹杂着一丝复杂的情愫呢?

接下来的五句一气贯通,直至终篇,却也道出了陆游内心的隐忧,因为这五句中的重点是另一位功业显赫的魏晋时期历史人物羊祜。

羊祜,字叔子,西晋大将,曾镇守过襄阳。陆游引用羊祜镇守襄阳,登临兴叹的故事,以古喻今。

这不仅在词意与行文上与上片中的“孙刘”遥相呼应,又将思接古人、感悟人生、思索历史的价值观体现了出来。

前三句抒自己壮志难酬、抑压不平之情,后两句是词人抒发自己震铄古今的人生目标。

陆游笔下的“襄阳遗恨”,指的是羊祜在有生之年未能完成伐吴一统的大业,以至于抱憾而终的故事。

前三句与后两句之间略作一顿,然后以高唱转入歇拍,这是词人借羊祜的故事自励、自勉,借以实现爱国伟业的人生目标的震耳发聩的呼喊。

陆游的内心其实是希望自己能像羊祜那样,为渡江北伐未雨绸缪、安排部署,以期建立不世之功业,从而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北固山与多景楼,自然风光与人文建筑的完美结合,登临多景楼,能最大程度地激发词人的审美价值。

多景楼的审美价值主要并不在多景楼的建筑本身,而在于通过建筑物欣赏到四周广阔空间中的自然景象,便于词人开阔视野,也就是常说的“俯仰天地之间,洞察万物之理”的胸襟和视野。

这样的登临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词人的审美体验,所以当词人登临多景楼时,往往会思绪万千。

“四方上下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站在空阔的高台之上,感受着广阔无垠的空间和时间,俯瞰滔滔不绝的江河,容易让人感慨时光的匆匆流逝。

小话诗词

追怀古人,感慨无尽的历史长河,从而让词人思接千载,甚至幻化出与古人对话的场景,进而引发对整个人生、历史的感悟和思虑。

陆游的这首词虽然是一时游兴之作,单从字数来说,仅有95字,算不上体量宏大,但词人以小见大,在词中寄托了太多的情感:镇江名胜多景楼寄寓了太多对历史与人生的思索,对往往与现实的思考,容量不可谓不大。

镶嵌在镇江多景楼上的一首首诗词,早已成为一张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的城市名片。而陆游的这首多景楼词作,是一首豪迈、慷慨、激越的爱国词作,词意纵横古今,读来引人入胜,可谓是诸多吟咏多景楼的词作中最为耀眼的那一颗明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