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上映的电影《开国将帅授衔1955》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光达推辞军衔,没有获得批准,而粟裕推辞军衔,却最终获得了批准,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有双重标准?
非也。
巧的是,许光达和粟裕都是湖南人,许光达是长沙的,粟裕是会同的。粟裕是排名第一的大将,许光达是排名最末的大将。他们都是既能打仗,又非常谦虚谨慎的大将。
许光达要推辞的是大将军衔。他认为自己的革命资历太浅,从1932年负伤离开前线,去了苏联,直到1937年他才回国。许光达缺失了中国革命5年多的时间,他没有参加长征。
这份革命资历,别说跟其他大将相比了,就是跟某些开国上将比,许光达也逊色很多。所以许光达认为,自己评个上将足矣,评大将有点过了,他不够格。
但是许光达是第二兵团司令员,是贺龙红二方面军的最佳代表。红二方面军作为红军三大主力之一,不能没有大将,贺龙推荐了许光达。许光达当时还担任了装甲兵司令员。
苏联的装甲兵司令员就是大将。新中国要向苏联老大哥学习,为了交流的对等,许光达自然也得是大将。所以许光达授大将是合适的,他的推辞最终没有获得批准。
毛主席对许光达谦辞大将军衔,予以高度评价,称他是共产党员的一面镜子,还拿他跟大明朝开国名将徐达相比,“五百年前,大将徐达,三度平西,智勇冠中州;五百年后,大将许光达,几番让衔,英名天下扬。
这副对联,如今就镌刻在湖南长沙许光达故居进门的石头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参观。
粟裕推辞的是元帅军衔。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来,乃至于现在,都有很多人认为粟裕应该评为元帅。淮海战役,底定中原,粟裕的功劳最大。华东战场吃掉了国民党那么多精锐部队,粟裕功不可没。
解放战争时期,战功能盖过粟裕的,恐怕只有第四野战军的统帅林彪。单以战功来论,粟裕是完全能够评为元帅的。然而,粟裕本人却深感不安,他没有参加长征,长期偏居一方作战,革命资历太浅。
南昌起义的时候,粟裕只是一位小班长,怎么能跟起义总指挥贺龙、参谋长刘伯承,还有他十分尊敬的老首长朱老总等人并肩,评为元帅呢?粟裕是诚惶诚恐惴惴不安的。
评元帅不能只看战功,还要看革命资历的。粟裕年轻,和最年轻的元帅林彪同岁,可是粟裕又不能和林彪相比。林彪是第四野战军的统帅,而粟裕不是第三野战军的统帅,他只是副司令员。
仅此一点,粟裕评元帅就不够格。当时周总理力荐陈毅评元帅,陈毅评了元帅,粟裕就不好再评元帅了,第一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都只评了一位元帅。
第四野战军是评了两位元帅,可是罗荣桓是参加过秋收起义的老革命,是唯一的政工元帅,那是特殊情况。第三野战军无论如何,不能评出两位元帅。
粟裕非常尊敬老大哥陈毅,要是没有陈毅坐镇,粟裕的军事才能恐怕也很难发挥出来,毕竟在第三野战军中,有好多老资格的将军是不服粟裕的。
粟裕评元帅,客观地说,有点勉强。假如他评上元帅,会给大授衔工作带来一些难度,对于他本人来说,恐怕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所以粟裕推辞元帅军衔,负责评定军衔工作的彭德怀同意了,毛主席也批准了,粟裕最终成为开国第一大将。
评定军衔当然没有双重标准,而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