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做到有效陪伴(第197期)

家长如何做到有效陪伴(第197期)

00:00
05:32
高质量的陪伴应注意三点:
时间的保证、爱和情感的投入、一起做有意义的事。
父母以什么样的心态跟孩子相处是非常重要的。父母跟孩子的相处要有倾听、语言和肢体的交流。如果你有爱的投入,与孩子相处时眉头应该是舒展的,身体是前倾的。
在孩子年幼时,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过家家、拆装玩具等,过家家的过程是发展思想、情感、能力的机会。孩子要懂得角色的定位,要有观察想象,有换位思考和语言表达。等孩子稍大一点,父母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家务,一起阅读、运动等。
父母的陪伴要用心,而不是“用力”。
第一,各位家长不要认为坐在孩子身边就叫陪。只要孩子天天能见到家长,和父母关系良好,就认为这是好的陪伴,这是误读。
第二,质量重于数量,和孩子相处时间固然重要,但并不是越长越好。陪孩子要放在“用心”上,而不是在“用力”上。有的家长把“陪”理解成处处看管着孩子,包括写作业也要坐在边上。
其实,家长陪孩子学习的时间越长,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监工。而孩子从骨子里是不喜欢这样类似一个监工的家长,他最多表面上暂时屈从于家长,内心却并不想听家长的话。所以说,“盯着”孩子写作业,不是在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而是在瓦解好习惯,是对儿童自制力的日渐磨损。不盯着并不是“不管”,绝不是对孩子漠不关心,不闻不问,这是一种技巧,需要家长去学习,实践,摸索,感受。关于作业方面怎样去陪伴,在往期的节目中我们有过分享,需要的家长可以去喜马拉雅中的锡林浩特市第九小学德育之声栏目中去搜索一下,再下一期节目中我们还将专门针对作业如何陪伴为大家分享具体的实操,尤其对低年级的家长很有帮助,敬请收听。
有效的陪伴,还需要了解孩子内心深处的感受。
亲子陪伴当中重要的是了解孩子的内心深处的感受。孩子在儿童期、青少年期的心理世界不同,希望家长给予的支持和陪伴也不同。
12岁以前的儿童是希望“我是被爱的被关注的”。同时,他有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可,希望“我能行”,有被肯定感、有价值感,在班级、家庭当中被接纳。
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在陪伴中孩子会潜移默化的受到父母身上良好品格的影响,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所以你希望孩子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结合有效的教子方式,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未来。
文章来源:山东上马街道教育服务中心
尊重原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