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036丨“朋友”与“真朋友”的区别

解惑036丨“朋友”与“真朋友”的区别

00:00
07:27

这个问题是一个10多岁的中学生问的问题,这个问题大概也反映了很多孩子的困惑,恐怕家长也需要关注这样的问题。

就是关于孩子交朋友,十多岁的孩子渴望友谊,渴望认同,渴望有很多的朋友在自己身边,或者在心灵上和生活中间不孤独。但是在现实中有这样一种问题,现在初中的小孩聊天的话题大多都是网络的语言,打游戏泡沫剧韩剧网聊似的一些话题。那么有的小孩比如说他是读经典的孩子,他和一般同学聊天就聊不起来,因为他不在一个频道上,当别人聊网络语言聊泡沫剧聊韩剧,这些读经的孩子可能也聊不起来,发现不是一类人,那么这个时候孩子心里面难免就孤独,就失落,难以在同学中间有认同感。这个时候就有一个话题,就是如何和同学相处,如何摆脱心理的孤独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因为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友谊,渴望交流,渴望别人认同,渴望在大家一起游戏的过程中能够过得让自己舒心,有自己的身份感。对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做一点分析。

孩子就是真正要得到友谊,得到朋友,得到认同,他有几种途径,第一个,他确实需要有共同话题。小孩在一起,比如说都学轮滑,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生活场景,大家在一起都去踢足球,都去爬山,都去画画,都去参加兴趣班,或者都去看某一个剧,大家在谈到热火朝天,这就是第一个,由共同话题而带来的友谊,带来的身份认同,带来的这个共同的生活圈子。

还要告诉大家,一个人如果想得到友谊、得到认同的话,这就需要层次比较高了,不是去符合别人,而是你因自己的精彩而成为主角。一般的小同学可能就是大家都在追什么,我就去追什么,这应该是绝大多数的人。但如果一个特别厉害的人或者特别有深度的人,特别优秀的孩子,他自己也可以成为主角。你比如说孩子喜欢历史,那么喜欢历史这样的一个爱好在孩子中间应该说不是个大众,应该是个小众,当大家聊泡沫剧、聊韩剧、聊网络语言的时候,你可能是孤独的,但实际上当在班里边开一个会或者老是回答问题、讨论问题的时候,因为你自己的睿智,因为你自己的深刻,大家发现那些聊韩剧的,或者聊泡沫剧的,聊一些网上的那些话语的,当听到你那么深刻的分析的时候,那种引经据典,他会很羡慕。就是说你自己的爱好和自己的生活习惯不一定是个大众,但是因为你自己在这方面做的特别优秀你可以成为主角,可以有很多人对你进行追随。我们也还在10多岁,都在渴望友谊,渴望认同,渴望交往的小伙伴越来越多的时候,就是除了这个共同的话题之外,你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精彩深刻可以成为中心,大家也去追随你,你可以营造一个以你为中心的话题。孩子的这个孤独感,实际上如果他依赖于外部,就是小朋友认可我了我就不孤独了,实际上这种摆脱孤独的方式还是层次浅的,那么层次更高的是你内心里的这种自足,意味着你自己有一个非常丰富的心灵世界,你自己的这种富足,你自己的这种欣慰,你自己的这种喜悦,他不是来自于外部对你的认可,不是说我们说一个话题,大家都赞成我,那么多鲜花和掌声围在我的身边,我就觉得不孤独,不是这样,而是你自己的精彩深刻,精神家园和心灵世界的丰富,自发的那种喜悦、那种富足,实际上才是更可靠的,也就是说这种心灵世界的富足来自于自己的力量。

这里面我就给大家总结一下,就是我们中学的小朋友十多岁,渴望友谊,渴望认同,渴望小伙伴要略多,这是一个正常的心理,那么真正要解决这个问题,我怎么样不孤独?怎么样小伙伴越来越多?除了这个共同的话题之外,你自己内心里的这种喜悦不需要外在的,不是说小伙伴围在我的身边我就觉得高兴,不是,我自己内心里面都觉得很喜悦很高兴,因为我自己内心世界很丰富,这个时候就是一个强大的自我认同,你自己的这种精彩,你自己的深刻,这就使得你虽然不是个大众,是个小众,但是你自己也可以制造话题,也可以让班里面有一些人追随你、认同你、喜欢你,这都是会出现的一种状态。

所以我们小朋友想得到友谊、得到认同,方式很多,就是我们可以和小伙伴找一些共同的话题,这是一种方式,同时我们自己内心世界很富足,你也可以成为一个吸引人的人,因为你自己很深刻,使得在讨论某些话题的时候,一发表见解大家都用很欣赏的眼光去看你,你也可以得到好多的认同和朋友。这里边我们在读孔子的书的时候就会发现,孔子有句话叫“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说明像孔子这样伟大的圣人,他内心世界非常深刻,他思考的很多问题是社会大众都没有思考的,而老百姓喜欢的吃喝拉撒孔子恐怕也没有多少兴趣。那么我问大家,你觉得孔子孤独吗?他内心痛苦吗?不会的,因为我们的圣人内心里边那么强大,那么丰富,是任何外部的力量都不能比的。所以我也祝我们的小朋友们不仅和同学有更多共同的话题,结交到朋友,同时我们内心里面很富足,很喜悦,很深刻,我们内心世界那种富足深刻而带来的那种自我认同才是最可靠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