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蝶恋花 梦入江南烟水路》

晏几道《蝶恋花 梦入江南烟水路》

00:00
13:27

●蝶恋花

 

  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⑵消魂:魂魄消灭。多以名悲伤愁苦之状。江淹《别赋》有“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⑶惆怅:因失望或失意而哀伤。消魂:一作“佳期”。

 

⑷尺素:书写用之尺长素绢,借指简短书信。素:白绢。古人为书,多写于白绢上。

 

⑸浮雁沉鱼:古代诗文中常以鸿雁和鱼作为传递书信的使者。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长相忆。”又《汉书·苏武传》有“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因合称书信为鱼雁,亦有以鳞代鱼,以鸿作雁者。另亦指传书信者。

 

⑹终了:纵了,即使写成。无凭据:不可靠,靠不住。

 

⑺移破:犹云移尽或移遍也。破:唐宋大曲术语。大曲十余遍,分散序、中序、破三大段。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破,犹尽也,遍也,煞也。

 

 

梦中走向了烟水迷蒙的江南路,走遍了江南大地,也未能与离别的心上人相遇。梦境里黯然销魂无处诉说,醒后惆怅不已全因梦中消魂误。

 

想诉说我的相思提笔给你写信,但是雁去鱼沉,到头来这封信也没能寄出。无可奈何缓缓弹筝抒发离情别绪,移破了筝柱也难把怨情抒。

 

  起首三句:“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是说梦游江南,梦中始终找不到离别的“心上人”。“行尽”二字,状梦境倏忽和求索之苦;求索之苦又反映思念之深,出于梦中的潜意识活动,深更可知。“烟水路”三字写出江南景物特征,使梦境显得优美。上下句“江南”叠用,加深感情力量。接着两句:“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这两句写得最精采,它表示梦中找不到“心上人”的“消魂”情绪无处可说,已经够难受;醒来寻思,加倍“惆怅”,更觉得这“消魂”的误人。“消魂”二字,也是前后重叠;但重叠中又用反跌机势,递进一层,比“江南”一词的重叠,更为曲折,自然也就倍增绵邈。这种以反跌为递进的句法,词中也不多见。词之上片,写梦中无法寻觅到离人。

 

  下片转写寄信事。起三句:“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说的是写了信要寄无从寄出,寄了也得不到回音。相思之情,真到了无可弥补、无可表达的地步了,那只好借音乐来排遣。结尾两句:“欲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用的乐器是秦筝。古筝弦、柱十三,每根弦有柱支撑,“柱”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弦急则高,弦缓则低。他借低音缓弦抒发伤别的情怀,移遍筝柱不免是“断肠”之声。以“缓弦”、“移柱”来表达其“幽怀难写”,可见以行动写心理,自有其妙处。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称小晏亦是“古之伤心人”,所以写出来的词,“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这首词就有这种淡而有味,浅而有致的独特风格。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秋语荷塘

    苏武没给信。抱歉

  • 精神小妹wc

    不错!

    秋语荷塘 回复 @精神小妹wc: 谢谢朋友夸奖

  • Paul_pD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 再生缘_xy

    🙈🐼🐷🐔

  • 彤如

    笙歌每被诗酒误,揉断肝肠,未敢轻巧赴。梦里醒来还相诉,片片桃花横波渡。欲将离情付尺素,天上人间,醉入霓裳舞。斜阳却照秋千路,只留心事无穷处。

    秋语荷塘 回复 @彤如: 是啊

  • Crazy_Frog

    本集在2018年1月20日已讲过一遍了

    秋语荷塘 回复 @Crazy_Frog: 啊,一年半多了,幸好,我没停,快乐而艰苦地往前走

  • 1872198ncqp

    老师讲解的很有发散性,条理性,意象丰富

    秋语荷塘 回复 @1872198ncqp: 谢谢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