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会议上,彭老总做出3个保证,毛泽东听后非常满意不再深究

庐山会议上,彭老总做出3个保证,毛泽东听后非常满意不再深究

00:00
05:49

1959年七、八月间,为了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中共在江西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历史上的第一次“庐山会议”。令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是,这次会议不仅没有“纠左”,反而揭开了批判“右倾”的序幕。在这次“庐山会议”上,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等开国将帅和元勋,被错误地定性为“反党集团”。大多数人都认为彭德怀之所以受到不公正对待,其实和一封“万言书”及其对“三面红旗”的批判,还有揭露“弄虚作假”和仗义执言等方面关系匪浅,事后有人劝彭德怀主动“检讨”,一向性格直率、脾气火爆的彭老总,这一次居然破天荒地点头同意,并在接下来的会议上,大方承认“言语有失”并当众道歉,同时还向毛主席做出了“三个保证”。毛泽东听后非常满意,决定不再追究“万言书”一事。但彭德怀的这次“低头”只是暂时“过关”,并没有阻止继续被批判的命运。1959年召开的“庐山会议”,距今已有63个年头了,但弥漫在“庐山”上的迷雾却依然没有散去。这场震惊中外的历史冤案,成为了彭德怀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彭德怀所做的“三个保证”,核心思想简练、清晰、明确,可以归纳为忠心耿耿、无愧于心、自食其力。毛主席听过之后甚为感动,但时刻准备“上位”的林彪,却并不希望这件事情到此为止。事实证明彭老总被错误批判后,林彪在党和军队中的地位很快便超过了他。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建设时期,彭德怀都以一个老党员的觉悟和原则,奋斗在第一线。对他而言“永远跟着党走”,才是自己人生的终极奋斗目标,所以他在会议上做出的第一个“保证”,就是“跟党走,听党话”。彭德怀还表示并不会因为受到批判,而产生不满心理和生出埋怨之情,更不会就此事发出任何牢骚。作为一名革命军人以及党和军队的领导人,对党忠诚是最基本的人生信条。在大是大非面前,会坚决拥护党的决定并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后来彭德怀曾主动向毛主席提出,要去偏远的大西南工作,他的这一决定也得到了毛主席的支持。事后毛主席认为,对彭德怀的“看法”要一分为二,并衷心支持他的决定。可见对于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而言,只要能为党和国家贡献一份力量,他根本不在乎职位高低。彭老总做出的第二个“保证”是:“绝不会想不开”。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讲,被无故冤枉后都会受不了,更何况是身居高位的彭德怀呢?但被错误批判、身陷囹圄的彭德怀却“挺住了”,即便是在他被关押的八年间,也从未想过一死了之。在他的心目中一直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自己没做亏心事,所以无愧于党和人民。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彭老总也一直相信,历史和时间会还他一个清白。1979年12月25日,邓小平为彭德怀平反昭雪,事实证明这位老党员的确问心无愧。自食其力,相比于前两个“保证”来讲,第三个“保证”多少有一点让人心酸。作为军队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彭德怀为革命奋斗了一辈子,却在61岁时不得不搬离中南海,搬到北京郊区的吴家花园以种地为生。对于贫苦出身的彭德怀而言,种地这种事情他小时候就轻车熟路,“自给自足”一点问题都没有。不过对于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来说,还要扛起锄头开荒、种粮,英雄末路之感跃然于心头。彭德怀做完这“三个保证”之后,让毛主席露出了久违的满意笑容,故此并没有深究彭德怀的“万言书”。而彭德怀回到吴家花园后,也不禁暗暗地松了一口气,心中不无感慨地想到:“毛主席还是了解我的”。不过在第二次“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的一封“八万言书”,实际上是他的“申辩书”,却引起了毛主席的“警觉”,并对彭德怀的行为进行了指责,这或许才是他遭到进一步批判的原因之一。1965年,彭德怀被安排在行政岗位工作,一年后“文革”爆发,年逾古稀的彭德怀无法经受冲击一病不起,1974年11月29日溘然长逝。四年后骨灰才得以安放在八宝山,但这一切他再也看不到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45975xkyx

    忠心耿耿,无愧于心,自食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