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福州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的消息引起关注。随后,厦门、成都等地纷纷下发通知,取消“安全教育平台”的强制打卡要求。在济南,多位家长及老师表示,部分中小学、幼儿园已经取消安全教育平台打卡,对家长和学生不做强制要求。
家长参与并承担孩子的部分学习事务,出发点是想减轻孩子的压力,并与之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然而,当大大小小的学生作业成了“家长作业”,侵占家长的时间和精力,只会让人感到焦虑和压力。
安全教育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其课程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学生的人身安全。鉴于此,2013年,教育部基础一司委托中国教育学会开展安全教育的相关实验和试点工作,选择适当地区建立安全教育平台。这原本是一件好事,但在实践中多少变了味——要求强制打卡,甚至每天都要打卡,导致“学生没时间看,家长应付着看,老师催着看”,逐渐成了一种形式主义。
“只打卡不学习”“学生不学家长学”等问题频出,既意味着教育目标产生偏差,也引发了又一层担忧:家长主动或被动地代替打卡,学生如遇安全问题,该如何保护自己?怎样才能避免让孩子落入安全教育的真空地带?
“为了孩子好,所有的苦都忍了”,看似自我宽慰的话语,实则透露出深深的无奈——家长费时费力地代替打卡不说,一旦完不成相关考核任务,还可能被点名“通报”。对于强制打卡,家长不敢不完成,即便知道是走形式,也不走不行;一些机构和个人也看准商机,推出有偿“代打”服务,把“安全教育”当成买卖。这样的打卡式学习,效果怎会不打折扣?又有何必要?
叫停“安全教育平台”强制打卡正当其时。安全教育要抓,但要讲究方式方法。在部分调整方案中,打卡不再强制,每月由学校集中组织学习;不再计入考核,回归自主自愿的选择。如此,不仅减轻了家长的负担,而且增强了安全教育的实效,可谓一举两得。
需要注意的是,陷于“打卡困局”的不仅是家长,老师也有苦难言。在“完成率纳入教师和学校的评比”机制下,本应层层压实的责任就成了形式主义下层层堆砌的任务。家长喊累,老师也十分为难。叫停强制打卡,确实能让家长舒一口气,但谁来减轻老师身上的担子?还有多少本职工作以外的活动和任务,压得人喘不过气?
“安全无小事”,这句话讲了无数遍,相信无论是家长、学校,还是安全教育平台都希望孩子能在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这需要对一些摊派性质的教育事务做好梳理和规范,减轻形式主义带来的压力,也需要从源头治理,防止学习类APP、代打卡机构以利益捆绑用户。
学习类App变得更简单纯粹,安全教育更注重质量和效果,家校合作才能真正发挥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