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自去年以来,广电总局持续开展网络微短剧治理工作,共下线含有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格调低下、审美恶俗等内容的微短剧25300多部,有效净化了网络微短剧行业生态。下一步,将再次开展为期1个月的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
微短剧 “短”的是时长,却不能忽视了价值,不要了底线。广电总局的重拳整治,为那些跑偏走歪的微短剧制作者敲响了警钟。
所谓微短剧,即单集时长不超过10分钟的网络剧。由于时长短、反转频繁、爽点密集,微短剧迅速有力地占据了观众的碎片化时间,让人看了直呼“上头”。加上制作周期短、成本低,吸引众多机构和企业入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微短剧上线备案数量同比增长约60%。仅快手平台去年的微短剧日活就超2.6亿,其中一半用户每天观看10集以上,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然而,蔚为风行的另一面则是泥沙俱下,一些同质化、恶趣味的微短剧开始冒头。为了在短时间内冲击用户感官,一些微短剧的故事被简化为对爽点、爆点的抓取:穿越重生、草根逆袭、豪门秘事、凶杀探案等冲突性元素,常常被拼凑在同一部剧集中。这类微短剧不追求内容的逻辑性和现实性,剧本只求速成,内容浮夸俗套,拍摄不谈美感,人设画风相似,导致剧情缺乏深度和内涵,很难带给观众新鲜感和良好审美体验。
除了质量低劣,有的更是违背基本价值,为吸引流量博眼球,或刻意放大矛盾,制造对立冲突,或用色情低俗、血腥暴力等营造感官刺激。霸道总裁、性别互换、重生复仇、出轨人妻……一部部狗血微短剧,在“低俗”的骂声与“暗爽”的刺激中,成为收割流量的机器,让制作者赚得盆满钵满。
微短剧作为受众广泛的文化产品,追求爽感和流量本无可厚非,但不能沦为粗制滥造、追腥逐臭的代名词,必须坚守基本的是非观、价值观、公共理性和伦理操守,否则将成为毒害群众精神的网络“毒鸡汤”,也不利于行业自身的长远发展。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一方面主管部门要强化对微短剧内容、资质审查,明确“红线”与“底线”,在导向、片名、内容、审美、人员、宣传、播出等方面加大整治力度。另一方面,行业要加强自律,自觉抵制不良内容,同时坚持内容为王,把创作目光投向现实,聚焦丰富、接地气的大众生活,创新表现手法。期待各方合力,让更多精品微短剧真正实现“微”而不弱、“短”而不浅、“剧”有品质。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