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能够正常生活了。”佟建银今年70岁,是房山区佛子庄乡西班各庄村的村民,11月15日,佟建银家已经完成灾后房屋修缮,新装的地暖在入冬后正常工作,室内温度可以达到24℃。目前,西班各庄村包括佟建银家在内的73户人家已经全部完成房屋修缮,并且通过验收,西班各庄村村委会主任崔军虎表示:“这个冬季村民的取暖问题已经解决,过冬完全没问题。”
受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影响,房山区受灾严重,多条公路、河道损毁,村庄房屋不同程度受损。8月底,房山区正式启动灾后重建项目,近三个月来,房山区推进村民房屋修缮和重建,推进农业生产的恢复,抓紧基础设施和重建项目的建设,当前,已基本完成受灾地区基础设施的恢复。
推进房屋修缮重建,保障村民温暖过冬
回忆起暴雨时候的画面,崔军虎仍心有余悸。西班各庄村村委会,与大石河就隔着一条马路的距离,洪水漫过公路,向村委会的一层建筑逼近,崔军虎说,洪水已经漫过南北平房的屋顶了,村两委班子成员被困在村委会楼里。
“最后是攀上屋顶,经由佟建银家二楼的窗子出来的。”西班各庄村村委会和佟建银家的二层楼房正好挨着,暴雨来袭,是佟建银的帮助,才将村委会几名干部转移到安全位置。佟建银也没有经历过如此大规模的洪水,家里的大门被冲毁,靠近公路的墙面被碎石砸烂。
佟建银回忆,家里的一楼再有20厘米就全被洪水淹没,水退之后,淤泥积得非常厚。“从水退之后村庄就帮助我们开展清淤,先把泥清出去,再修缮。”9月份,佟建银家的房屋开始修缮,墙面重新粉刷,家具重新置办。“洪水把冰箱、空调、热水器、洗衣机全部冲走了,这些现在都重新买好了,能够正常生活了。”
崔军虎介绍,暴雨后,村委会大量设施设备及资料被冲走,238户房屋被淹,水电通信一度中断。灾后,西班各庄村着手开展房屋灾后修缮重建工作。目前,西班各庄村73户修缮户已全部完工并通过验收,78户重建户已开工76户。“地暖恢复正常,饮用水也定时供应,下一步我们将推进文体方面的设施修缮,满足村民的娱乐需求。”
佟建银在室内穿着两件单衣,室内温度显示在20摄氏度以上,客厅桌上放着几张置物架安装的使用说明。他说:“往年冬季,最冷的时候得将近零下二十摄氏度,过冬的大白菜、大萝卜都准备好了,我们家还腌点咸菜,基本回到以前的生活水平了。”
河道恢复日夜不停,生态修复绿水青山
朝佟建银家对岸望去,往日平静的大石河道,如今堆满碎石泥沙,就在西班各庄村不远处,河北镇檀木港村路段的大石河道正在进行河水导流工作,几台挖掘机不停工作,将泥沙碎石铲走。
房山区水务局水务工程建设服务中心主任李红涛介绍,受特大暴雨灾害影响,房山区共有18条河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其总长度370.4公里。其中,房山区河道水毁修复工程涉及13条河,除丁家洼河、吴店河外均已开工,正在进行河道清淤、边坡修复、场地整平、围堰施工、边坡的护角等工作。
“河道恢复工程量大、工期紧,点大面多,我们24小时日夜不停施工,因为冬季气温较低,我们采取了加混凝土的保温剂、铺棉被、稻草等措施。希望赶在明年5月31日之前把河道恢复到灾前水平,保证行洪能力。”北京市房山区水务局四级调研员张源介绍,大石河道附近共投入七十余台机器施工作业,尤其对河道容易被冲毁的弯道处进行加固工程。
针对今年汛期损毁的水务工程,记者了解到,目前市水务局已安排项目54个,开工49个,其余5个正在开展施工准备,计划年底前全部开工。其中,供排水设施在应急供水的基础上恢复重建已完成98%,计划本月底前全部完成。
大石河道修复现场的工作人员穿着绿色荧光马甲,来自中建一局的现场负责人说:“河道恢复是一个大工程,经过日夜抢修,希望还原大石河原本的生态,还原绿水青山。”
完成冬小麦播种五万亩,农业生产恢复正常
恢复生活的第一步,就是恢复生产,窦店村十二农场的场长强瑞晶正在麦地里检查浇水情况,他的眼前,就是今年汛期灾情以来,新种的近四百亩冬小麦,预计明年6月收获,亩产可达1200斤。
强瑞晶回忆,因为大石河河水漫堤,今年汛期农场受灾严重。他说:“当时我们种的青贮玉米有230亩绝收、100多亩减产。”洪水退去后,房山区、镇、村三级马上组织开展清淤、消杀、维修设备、深耕、微生物测试、追肥等工作,10月5日,十二农场按时播种了冬小麦。
“损失已经造成了,肯定要尽最大力气把后面的工作做好,做好土地的清淤、消杀等工作后,我们没有误了冬小麦的农时。”强瑞晶介绍,这里种植的冬小麦丰收后会供给全国的育种公司,销往河北、山西等省份,帮助推进科研进展。
窦店镇副镇长王琪介绍,目前房山区已完成冬小麦播种五万亩,达到去年同期水平。明年6月底前,房山农业生产将全部恢复到灾前水平。
暖心结对帮扶,建设“平急两用”保障中心
灾后的第一个冬日,不仅能体会到身上的温暖,更有人心的温暖。9月份,朝阳区结对帮扶房山区灾后重建项目十渡应急保障中心开工,经过两个多月的建设,如今已完成二次结构施工,预计明年春节前可达到投入使用条件。
北京市朝阳城市建设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十渡镇城乡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郭忠介绍,此项目位于十渡镇九渡村,在遇到灾害时,村庄可以通过拨打卫星电话与外界保持联系,其配备的过滤设施和供电设备可以为居民供水供电,而在平时,则成为供居民锻炼、娱乐的服务中心。
十渡应急保障中心分为A、B两栋建筑,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其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郭忠说:“十渡应急保障中心为平急两用设施,在水、电、通信等方面都有保障。”
建成后,十渡应急保障中心将是全市第一个平原区结对帮扶灾损严重地区首个“平急两用”建设项目,也是第一个将“房山安全应急小屋”融入其中的项目。
在驱车前往房山受灾地区的路上,陆续能看到多辆工程车进入,汽车的热气和施工队伍的热情作业,让11月份的山区多了一份温暖,佟建银站在新装的大门前目送着过路的队伍,他说:“多亏了大家伙儿的帮助,我们生活才能回归正常,现在都回到正轨了。”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