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丨《张爱玲传》:日常书写中的隐秘,时代巨变下的传奇

文学丨《张爱玲传》:日常书写中的隐秘,时代巨变下的传奇

00:00
27:52

日常书写中的隐秘,时代巨变下的传奇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精华笔记 


张爱玲的传记版本很多,余斌先生的《张爱玲传》是其中较为权威的一种。


一、张爱玲与父母的关系怎样影响到她后来的性格和写作?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旧式家庭被她描述得既令人迷恋,又包含着不动声色的残酷和阴森,这些经验都来自童年的创伤。毫无疑问,父亲家令人窒息的气氛,影响了张爱玲敏感、内省气质的形成。而孤独与寂寞的生活,也让她的心灵愈发纤细敏感甚至多疑,让她逐渐习惯以审慎怀疑的态度注视周围的人与事。反映到创作中,则是一种冷静而挑剔的眼光,人物言行背后隐秘的心态和动机,也在她的笔下暴露得格外真切甚至尖刻。


张爱玲与母亲的矛盾,看似只是琐碎的表象,但从更深层次上看,是彼此都缺乏对对方的了解和爱。虽然张爱玲欣赏母亲追求个人自由的姿态,母亲也支持女儿完成西式教育,但两人没有如正常母女那样相处过。张爱玲四岁时,母亲就出国,直到张爱玲中学毕业,母亲只有两次短暂回国居住。对张爱玲来说,母亲的存在更像一个虚幻的影子。当然,必须强调一点,张爱玲母亲和姑姑追求个人自由的坚定决心以及先进的女性观念,都为后来张爱玲成长为一个极具个性的作家,提供了最早的榜样。


二、在香港大学读书的经历,怎样塑造了张爱玲的性格?


1939年,张爱玲中学毕业,以远东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伦敦大学,但是因为欧战爆发,她不得不改入香港大学,就读于文学院。香港的热带地理环境、殖民地怪异的风俗人情、东西方杂糅的色彩、新鲜而陌生的各种族人群,这些都给张爱玲留下深刻记忆。后来,她最先写出的“传奇”故事,就是基于这段生活经历的积累。在这些作品中,她以一个上海人的眼光看香港,字里行间带有一种怪异的、闹哄哄的、不协调的张力。大学时代,张爱玲成绩依旧优异,并打下了深厚的西方文学功底。有一位英国来的教授佛朗士,认为现实是没有系统的,就像七八个话匣子同时开唱,各唱各的,打成一片混沌。这种观念影响了张爱玲,她后来对一切单一决绝的宇宙观,不论是政治上的还是哲学上的,都加以拒绝,她认同的是在时代中融入许多人生的感性的“亲切感”。


 194112月,日军开始攻打香港,张爱玲的学业由此中断。她去防控总部当志愿者,又去医院当看护,在伤残、麻木的伤员面孔上,她看到了退缩和屈辱。在这些死者中,就包括她喜爱的佛朗士教授。她一有机会就躲在图书馆或医院角落里看书,而伴随着读书的,是外面无休止的枪炮声。从这里我们会发现,战争在张爱玲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之外,加入了更深重的绝望感,这时她不只是对个人命运绝望,更是对整个人类绝望。她的小说尽管爱写平凡人的生活,但读者总能隐约感觉到故事后面有一个风雨飘摇的世界。战争使她有机会直面社会和人性的残酷,这成为她成长过程中最后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笔。


从童年时代大家族的华丽,到父母失和之后过早地体验了人生的落寞,再到香港读大学这段时间,算得上张爱玲人生的第一个阶段,从生活经验到情感特征,都为她第一批作品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三、那些时代背景促使张爱玲最终离开了上海?


抗战胜利后,张爱玲的地位变得尴尬。国民政府查办汉奸,张爱玲认识的人中有一些任伪职的文人,她也因此受到牵连。尤其因为她与胡兰成的关系,社会舆论对她极为不利,甚至有人在报刊上对她口诛笔伐,指责她在汉奸刊物上发表作品,还参加亲日的文化活动。张爱玲保持沉默,直到年底出版《传奇》增订本时,才在前言里简单陈述了几句实情。她澄清说,自己并没有参加大东亚文学者大会,而对于私人情感,她没有义务向公众说明。


此后,张爱玲发表文章变得越来越困难。刊登有她的署名文章的报刊,遭到了大量读者谩骂,不得不停用她的稿子;有的报刊劝她用笔名写文章,但被她拒绝。接下来两年,张爱玲从文坛消失,再次复出是在两年之后,这时的她卸去了奇装异服,更加接近普通人的样子,写作风格也渐趋质朴、写实。这次复出,她也开辟了新的写作领地,开始尝试剧本创作,但是整体上看,她的创作量锐减。


 1950年夏天,上海召开“第一次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张爱玲应邀参加,这是她生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去开大会。张爱玲与早期服饰的张扬比起来已经低调不少,但与会场上几百号人清一色的灰色蓝色列宁装、中山装比起来,依然很抢眼。


文艺思想的变化,一个又一个政治运动,让张爱玲更加不安。她封建大家庭的出生背景、她在沦陷时期与不同派别人物的来往、她作品和生活的格调,都会让她随时陷入灾难。即使有文化部副部长夏衍的保护,张爱玲内心也不踏实。张爱玲清楚,她的写作与时代要求之间有着巨大差距。她的小说以小市民生活为依托,描写市民阶层的悲欢离合;她的风格是冷峻、嘲讽、犀利的,这些特点,都不见容于时代的“大合唱”中。这一切困境促使她最终离开上海去了香港。


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张爱玲在中国台湾和香港声名鹊起的原因?


中国文学评论家、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夏志清在当时完成的英文著作《中国现代小说史》中,高度赞扬了张爱玲的文学成就。书中介绍张爱玲的那一章在五十年代末翻译成中文,在台湾发表。而张爱玲的《五四遗事》当时也恰好在台湾发表。台湾大学的年轻作家白先勇、王文兴、欧阳子、陈若曦等人将张爱玲视为同道,极力推崇张爱玲的作品,致使迷恋张爱玲的读者越来越多。1961年张爱玲去香港顺道访问台湾时,已近乎一个文学神话人物。


书名:《张爱玲传》

作者:余斌

撰稿人:木文(文学博士,现任教于上海某高校)

编辑:枫窗

主播:石头说话2017

制作:匀绮工作室

监制&运营:郑涵 孙嘉悦

总编辑:赵雅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jinjiantie

    致敬永远的张爱玲

  • 东方如水

    一个汉奸婆

  • 4cx1oafgk12e334gxr8n

    民国期间,不乏才貌的女人并不少,何独张爱玲却成了传奇?

    听友257863432 回复 @4cx1oafgk12e334gxr8n: 林徽因不是吗

  • 一名小设计

    这个传好好👍,有没有三毛传?

  • 90冷冰秋

    曾经也很喜欢张爱玲的文字

  • 在随机中奋进

    鲜有不演戏的女人,张爱玲绝对不是不演戏的女人。鲜有不敏感的女人,张爱玲是个敏感的女人。她伪装成对政治不敏感,实际是放不下自己的写作事业。当然,她也有拒绝,而这恰恰证明了她什么都明白。张爱玲敏感和聪慧,她知道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会有她的支持者(tian gou)为她洗地。张爱玲的作品里那股沪港小家子气,那股踮脚尖硬够都市生活的准洋气让我很窒息。

  • 海风0214

    张爱玲性格很不讨喜。

  • 硬派老生_龙哥

    👍

  • 杞人望天

    30万,那个时候啥概念

  • 朗笙的声

    把张爱玲零碎的片段串起来,成为一个立体的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