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为什么我读了很多书,却没有用?”
我年轻时也有这个感觉。但是人到中年以后,我发现读书还是非常有用。我发现在闹市区因为“你瞅啥,瞅你咋地”而大打出手的,大多数都是读书少的人。读书多的人大多明显更为理性、为人做事考虑得更周全。甚至在气质上也和读书少的人明显不同。
不信?你到体力工作为主的群体里看看,里面读书多的人说话办事,一眼可见的与大多数人不同。读书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与气质,怎么能说没有用呢?
之所以我们感觉读了很多书也没有用,是因为书中所学在自己的人生发展中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也就是所读的书并不能指导自己的人生,并不能助推自己的事业或对自己的感情生活有所帮助。
这说明什么?只能说明两种情况:
1 读错书了
比如,读古典名著、当代名家小说有助于我们写作水平的提升。如果我们成年以后并没有选择成为一名作家,那么我们年轻时读的那么多小说真的就是显得没有多大意义,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帮助。
做一名厨师,天天阅读玄幻小说,当然会感觉没有什么大用,只是打发时光而已。读书若想改变命运,必须要阅读与自己的事业有直接关系的书籍。
作为一名职业司机,读些汽车修理的书,肯定是有用的。作为农民,读些养殖类的书籍肯定有助于自己的收入提高。作为一名股民多读些投资理财的书,肯定对自己的投资有所帮助。我表弟多次获得全国健美冠军,与其年轻时经常阅读《健与美》杂志怎么能说毫无关系?
多读一些与自己所从事的事情有直接关系的工具书,非常有用!远离娱乐、休闲性质的书籍,少读与自己未来发展无多大关系的书籍,多读与自己事业有密切联系的书籍,才是没有读错书。
2 并没有真的读懂书
很多书并不是没有用,而是由于我们没有相应的生活阅历,所以并不能真的读懂。我们可能要读很多遍、很多年才能真的读懂。我读《道德经》就是如此,年轻时就读过,直到40多岁以后才突然对它有所感悟,并把其中的道理开始应用于生活和事业当中。
很多人读书都是只读一遍,然后此生就再也不看了。我不是这样。我很多书都是三、五遍地读,有的书甚至10年以后捧起来会再读,这时就会发现对书里内容的理解又发生了变化,对书中不少内容又有了新的认知。
由于我们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尚浅,体会不到书中的精华,我们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就不可能使书籍为我所用。变成书是书,我是我。读完了与没有读并没有差别。
例如,读完《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以后,我就开始了深思——利弗莫尔这样的天才最后都失败了,我们普通人怎样在股票投资中才能保持不败呢?他为什么一生会三起三落?巴菲特为什么成功了?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常年的深入地思考。很多人读完《股票大作手回忆录》后就如复读机一样完成了任务,把这本书放在了书柜上,从此就与这本书彻底再见了。
书到用时方恨少,那是专业书籍少,平时读书应专注,知行合一最重要。
虽然今天才听到这期节目,很少赞同主播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