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带有指纹的陶片,跨越数千年,激发我们对于河洛地区匠人们的无限遐想。这些痕迹是匠人制作过程中的无意之举?还是他想要在自己的作品上留下专属“签名”?
造型奇特的小口尖底瓶是用于取水还是酿酒?5000多年前的丝织品为何被故意埋入地下?遗址中或方或圆甚至是三角形的坑是做什么用的?
跟随《寻古中国·河洛记》第三集《匠心独具》,看先民如何将匠心独具的发明带入人间。
这种状似橄榄核的瓶子被称为“小口尖底瓶”,广泛出现于河洛地区各史前遗址中。有学者认为,它是古人用来取水的器物。投入水中后,瓶身会先呈平躺姿态,随着水缓缓注入,瓶的重心发生变化,慢慢转为瓶口朝上的直立姿态。
有学者在小口尖底瓶的底部发现了酿酒残留,推测它也可能是一种酒具。那么古人是如何用小口尖底瓶饮酒的呢?洛阳诸葛水库遗址出土的一件残存的小口尖底瓶给出了线索。
△河南洛阳诸葛水库遗址出土小口尖底瓶残件
考古学家在小口尖底瓶的口沿部位发现了垂直摩擦的痕迹,用苇管和陶片进行了实验,发现苇管的摩擦可以在陶器上产生同样的痕迹。在今天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中,仍有用细竹管插入酒瓮中饮酒的“咂饮”风俗。
“一言九鼎”“问鼎中原”“革故鼎新”“三足鼎立”,我们常把鼎挂在嘴边。但早期的鼎,用陶土捏塑成形,是先民架在火上做饭的锅。陶器类型众多,鼎又是如何脱颖而出,一步步从餐桌走向殿堂的呢?
起自中原,带有三足的陶鼎,甫一问世,就成了“人气爆表”的明星产品,在此后两三千年间,慢慢扩展至中国大部分地区。在此期间,河洛地区凭借近水楼台的地理优势,令陶鼎成为诸多陶器中最重要的器形之一。
相比其他地区而言,陶鼎在河洛地区流传时间长、烧制技术成熟,也是社会稳定有序的体现,此后历经发展演变,青铜鼎,便逐渐成为国之重器。
△河南荥阳青台遗址出土陶鏊
这种看上去像是一只“长着脚”的平底盘,在河洛地区多处遗址中频繁现身,曾着实让考古学家感到困惑:它是做什么用的?又该叫做什么名字?
考古人给它翻了个身,才发现它的表面,竟然铺陈着一种古老的烹饪智慧。看起来其貌不扬的陶鏊,原来可能是最早的饼铛。
一枚用野猪獠牙雕刻而成的蚕,厚度仅为1毫米,出土于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其所呈现的姿态被专家认为是家蚕造型,这意味着驯化、饲养、有目的性地养蚕缫丝,已经在河洛地区出现。
而在距离双槐树遗址不远处的河南荥阳汪沟遗址,考古学家更有幸见到了5000多年前的丝织品实物。这些已经碳化的丝织品因为被先民放入瓮棺又埋入地下而得以保存,经过研究发现,其结构特征甚至呈现一种名为“四经绞罗”的复杂纺织技术。那么,如此宝贵的丝织品为何会被刻意埋葬?
△河南荥阳汪沟遗址出土碳化丝织品
如果说丝绸裹尸葬于瓮棺,是对逝者美好的祈愿,那么朴实无华的石器,则彰显着生者对于现世生活的不懈努力。考古学家发现,河洛地区遗址出土的石器中,用于木作加工的石器占有非常高的比例。
△石斧劈开木头实验考古场景
使用石斧在圆木上劈开一条裂口,再配合石楔子将整根圆木分开,继而得到更窄小的木料,便可作为建造房屋时使用的“木骨”。“木骨泥墙”是河洛先民盖房的方式之一,木骨与泥墙的组合,类似我们今天钢筋和混凝土的搭配。
随着时间流逝,先民建造的房屋或坍塌或弃用,木骨在泥墙中腐朽降解,直到消失不见,但是遗址中发现的成排的小坑,或圆或方甚至呈三角形,却保留下了木骨存在过的痕迹。
△河南荥阳青台遗址房址柱洞
生活在河洛地区的史前匠人们,在生活的积累中精进技术,以非凡的聪颖和持之以恒的勤勉,致力于构建着理想中舒适的家园。
11月15日CCTV-1 22:30档,《寻古中国·河洛记》第三集《匠心独具》,讲述河洛地区的史前匠人,用最朴素的材料传递出对这片土地不息的热情。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