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校外培训“五不要”,柔韧训练需遵循孩子成长规律

教育部发布校外培训“五不要”,柔韧训练需遵循孩子成长规律

00:00
04:36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生舞蹈等体育艺术类校外培训安全提醒》,针对舞蹈、体育等以身体训练为主、较易出现伤害风险的培训活动,提出校外培训安全提醒“五不要”:“不要在无安全保障的情况下进行培训”“不要过早对孩子进行过强柔韧训练”“不要过度对脊椎和腰部做外力挤压”“不要做过高难度系数的训练”“不要让孩子练习与身心健康不符的内容”,建议未满10周岁的儿童慎做“下腰”等脊椎、腰部身体训练,避免出现伤害。

近年来,艺术、体育类培训热潮之下,因培训机构不规范、训练方式不科学等问题导致的儿童运动损伤事件频现。教育部发布的此项内容是守护中小学生培训安全的第一步,也提醒家长和从业机构提高对培训安全的重视。针对相关问题,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体操世界冠军、莫慧兰运动空间创始人莫慧兰。

不专业,是导致儿童运动损伤的主因

近年来,舞蹈培训中的“下腰”训练已成为导致我国儿童脊髓损伤的一大诱因。根据中国新闻网的报道,2020年4月,北京博爱医院的12位医生联名发表了一篇论文,收集了2015年至2019年医院收治的221位儿童脊髓损伤的数据,其中因运动受伤的孩子有78位。

在教育部下发的“五不要”中,明确提出,练习身体腾空翻转、下腰、掰腿、劈叉等动作需有系统化的专业训练基础,并在专业人员指导和成人看护下进行,不适合初学者和非专业人士。专家建议未满10周岁的儿童慎做“下腰”等脊椎、腰部身体训练。

“五不要”中提出,孩子身体发育过程有不同阶段,需科学练习。过早过强的柔韧性训练可能产生孩子器官发育不良、肌肉发育缺陷等问题。过度进行外界受力、按压、拉伸等关节、脊椎、韧带训练,可能发生骨骼错位变形、关节疼痛等,严重的会影响骨骼生长和发育。

“目前确实有一些培训机构存在培训方式、方法不科学,教练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的情况。”莫慧兰告诉新京报记者,因为他们不了解孩子的身体素质和进阶水平,做柔韧性训练时贸然上手,会给孩子过度施加外力。

所以,培训人员的专业性至关重要,“专业性一方面体现在是否经过相关部门的考核,获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是在培训中不要盲目上手辅助,可以多采用一些小方法更好地帮助学员训练。比如体前屈,可以让两个小朋友对拉。如果一方有疼痛感,双方可以适当调节用力,避免出现拉伤。同时,教练还要观察每个学员的训练情况,因人而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法。”

在莫慧兰看来,机构资质和硬件条件是基本前提。在“五不要”中也提到,避免在亮面瓷砖和水泥地等场地进行训练、未充分热身整理进行训练、无保护进行高危险性训练、疲劳状态下训练等。

避免因达标、考级,加大训练强度

一些把孩子送去参加舞蹈等体育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家长,希望子女能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水平,忽略了孩子的年龄和骨骼发育情况,让孩子做过强的柔韧训练或较高难度系数的训练。在莫慧兰看来,这类现象多出现在从事专业考级的培训机构里,为了能快速达标,训练量及训练强度会较大。

她认为,所有的训练都应循序渐进。无论是常规的柔韧练习,还是具有难度系数的训练,应该让孩子逐步适应,切忌为了达标、考级而忽视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如果是日常培训班的柔韧性训练,孩子可以慢慢从体前屈、横叉开始练习,保持时间从10秒到20秒,再到30秒,逐步增加难度。

莫慧兰介绍,像啦啦操、体操等不少项目的等级考试,考核标准是按年龄制定的。而且,考级需要按照级别依次进行,不能越级,这也确保孩子能够有足够的练习积累,不会因为级别太高而疯狂加练。

“五不要”中提醒广大家长,要根据孩子自身兴趣爱好、年龄特点、身体状况等,综合考虑是否参加培训或选择哪种培训项目,不盲目、不跟风。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