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任职时间最长、年龄最大的镇级党委书记,如今81岁仍未退休

他是任职时间最长、年龄最大的镇级党委书记,如今81岁仍未退休

00:00
11:48

在河南省卫辉市唐庄镇,群众自编了一首《幸福谣》,真实地唱出了百姓的心声。这首歌曲中特别感谢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吴金印。吴金印一次次放弃调到上级机关工作的机会,选择扎根基层,他的故事多次被权威媒体报道,而他带领着群众走上致富之路的事迹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吴金印是任职时间最长、年龄最大的镇级党委书记,如今已经81岁高龄的他,依然奋斗在第一线还没有退休。那么,在吴金印老人身上都有哪些故事?他为何在81岁的高龄依然没有退休?

群众支持有底气

1960年,年仅18岁的吴金印便当上了李源屯公社董庄村队长。吴金印上任的第一天就是想着如何让乡亲们吃饱饭,而村里实在太穷了,除了石头还是石头的荒山以及几亩的薄田,想要养活一村子的乡亲,实在太难了。

在村子里转了几圈的吴金印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为何不向石头要土地?说干就干,吴金印将乡亲们组织在一起,说了自己的想法。虽然吴金印的想法很美好,然而真要实施起来却并不容易,村子里的山是石头山、沟是石头沟,想要造地可谓难上加难。

但吴金印却并不在意,他带领着领导班子将山沟、荒岭爬了一个遍。最终,经过实地调研,吴金印等人决定将山石缝里的土挖出来造梯田。

方案有了,接下来就是征求群众的意见,直到正式开工,都无任何人提出过反对意见,乡亲们是打心眼里信任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八年后,吴金印主动提出前往条件最艰苦的狮豹头乡任职,当吴金印挑着扁担行李来到狮豹头乡后,才发现这里艰苦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他的想象。

在他进山时,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经过走访后,吴金印发现,村里的老人从未下过山,更别说见过平地了。吴金印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狮豹头乡的贫困落后局面。在这里,他亲自带领着群众克服重重困难,修建公路、桥梁以及水库和大坝,更是开辟了近千亩的良田,令狮豹头乡重新焕发了生机。

吴金印最大的爱好就是攀穷亲戚、交穷朋友。吴金印从不喜欢在办公室坐着,而是喜欢走到乡亲家里,一边帮老乡扫地、挑水,一边了解基层的情况。一年冬天,凛冽的寒风刮得人头疼,吴金印依然没有闲着,而是到大司马村检查防火工作,谁知他刚走出没多远,就看到一对母子吃力的抬着坐轮椅的残疾人艰难前行。吴金印三步并作两步赶上前去帮忙。

在攀谈间,他得知这一家人经济十分困难,好不容易借钱盖起了房子,却因村里搞规划,占了他家门前的路,只能绕道邻居家院子。但院里的土地并不平整,导致坐轮椅出入极为不方便。

吴金印听了这一家人的诉说,第二天就带着人来到他家,为他修建了一条直通大街的路。从此以后,吴金印便与这一家人交上了朋友,无论是大事还是小情,吴金印总会尽自己所能帮助这一家。村里的干部曾这样评价吴金印:他不仅自己带头生活在群众中,还要求大家都走到群众中去。他常说,有了群众的支持,就是最大的底气。

太行公仆,扎根基层

组织曾经给了吴金印很多次调岗的机会,然而却都被他拒绝了,在他看来只有扎根基层才能知道群众最想要什么,才能更好的为群众服务。

那一年,他刚刚来到唐庄,不出意外,唐庄的经济发展也十分落后。吴金印上任的第一件事依然是调研走访唐庄,经过研讨后他提出,农业、工业并行发展才能有出路。唐庄属于典型的荒山地貌,吴金印决定采取东抓菜、西抓石头的规划。

但村民对规划的认识产生了偏差,认为抓石头就是要建设采石场,短短的几个月内,大量的采石场拔地而起,采石场石灰面甚至扬到了小麦上,导致小麦减产。吴金印意识到,赚钱并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

于是,吴金印决定加大改造力度,实施大拆迁、大整治,对唐庄进行全面治理,形成多层次的绿化格局。

吴金印选择亲力亲为,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通过植树造林的方式让荒沟变为绿地。与此同时,吴金印还在任职期间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了一系列的惠农工程。包括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基础设施以及文化建设等。

为了彻底改变唐庄的经济条件,吴金印提出对唐庄的总体规划设计,然而他的想法在当时不可谓不大胆,项目成本高、资金缺口大,想要真正落地难上加难。

但吴金印并未放弃,他决定先从建水泥厂开始,整个基建预算金额高达700万元,然而当时乡里只能拿出300万元。如此大的资金缺口令吴金印犯了难,乡亲们得知此事后,主动站了出来,就这样几万、几万的凑齐了启动资金。

有了水泥厂,唐庄就有了招商的资本,在2011年初,唐庄就招商引来了百威啤酒企业。二十天的时间里就要平整出近600亩的工地。吴金印带着领导班子直接搬进了工地,亲自在帐篷中指挥,铲车、推土机、卡车昼夜不停歇,终于在二十天内如期平整出了土地,百威企业也顺利落户唐庄。

多年的发展令唐庄褪去了贫穷的外衣,成为了以工业为主导的乡镇,工业产值更是早已突破百亿大关。农民彻底告别了穷苦日子,唐庄这片土地上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吴金印曾说过,如何当好乡镇党委书记最重要的就是要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在他看来,唯有把工作干好才能不辜负组织的期望和培养。如今81岁的吴金印依然奋斗在第一线,他多次表明自己要继续奋斗,生命不息,奋斗也必然不会停止!

“吴公山”成了“唐公山”

当年,群众为了感谢吴金印,曾多次提出为他立碑刻传,但却被吴金印一次次驳回。后来,乡亲们趁着吴金印到外地出差,硬是在西山景区的岩石上刻下了三个大字:吴公山。然而,当吴金印回来后发现这三个字,当即发了好大的火,令人马上撤掉。

他表示,感谢大家的好意,但吴公山确实承受不起且受之有愧,不如改成唐公山。紧接着,他解释道:“唐就是唐庄镇,公就是公有制。唐公山就是唐庄群众的山、人民的山。”最终,乡亲们实在拗不过吴金印,只得先将“吴”盖住,有机会再将其改为“唐”。

唐庄镇已经成为了国家重点城镇、国家经济发达城镇,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吴金印的付出。在近60年的基层工作中,吴金印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吴金印的最终目标是将群众带到富裕的道路上,可以说他无愧于人民,但对女儿,他始终感到亏欠。当年南山洞还没有来得及用水泥灌顶,汛期便提前到来。

而此时,吴金印的女儿却高烧不止,由于害怕洪水将洞穴冲破,吴金印做出了保洞穴的决定,也因此耽误了女儿的治疗时间。而这座山洞却保留了下来。

最终,尽管女儿没有生命危险,却从此再也听不见声音了。每每提及此事,吴金印都感到无比的自责。多年以后,女儿用手表示:曾经抱怨、怨恨过父亲,然后开始慢慢地理解父亲,直到最后为拥有这样的父亲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几十年如一日,吴金印始终奋斗在第一线,坚守在唐庄党委书记的岗位上并未退休。虽然已经81岁高龄,身体健康状况也有所下降,但只要身体允许、群众还需要的情况下,吴金印表示自己还会坚持在工作岗位上。

吴金印的奉献精神与实际行动为唐庄镇的改革创造了奇迹,唐庄从一穷二白发展到如今的繁荣富强离不开吴金印的付出,如今的唐庄已经成为太行山地区一颗亮丽的新星,成为当地居民不断前行的动力。

尾声

吴金印的故事可以看作是中国基层建设的缩影,更是展现了基层干部的精神风貌。吴金印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什么是忠诚担当、什么是不忘初心与牢记使命。他始终关心着群众的冷暖,将乡镇的建设作为头等大事,展现着奋斗者的风采。绿军帽、棉衬衣、黑布鞋成为吴金印的代名词,几十年如一日的打扮,使其看起来是一位彻彻底底的庄稼人。

他从不在意吃穿,将所有的热忱都放在如何为人民服务身上,从吴金印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基层干部的担当,也看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指日可待。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