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批水利遗产名录公布,什刹海、卢沟桥等6处入选

北京市第二批水利遗产名录公布,什刹海、卢沟桥等6处入选

00:00
05:08

11月10日,在“共建·共融·共享”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学术会议上,北京市第二批水利遗产名录公布,包括什刹海、平津闸、澄清上闸、金中都水关遗址、卢沟桥、莲花池6处。

什刹海位于西城区,古称白莲潭,又称积水潭。原系永定河故道,后由洼地积水和地下水出流汇集而成。元代导引西北诸泉的白浮瓮山河开通后,泉水经长河汇聚于此,称“海子”,并以这一水域的东岸为基点规划大都城中轴线,将“海子”全部纳入城中。通惠河开通后,“海子”既是供水水库,又是大运河漕运终点码头。明初修建北京城北城墙时将“海子”西北部隔于城外,称“太平湖”;城内部分,萎缩成三个小湖,现德胜门内大街以西水域专称“积水潭”,以东水域专称“什刹海”,因南部莲花较多,又称“莲花泡子”。清末民初时,又将三湖通称“什刹海”,即前海、后海、西海。什刹海作为大运河的终点及漕运目的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平津闸位于朝阳区高碑店村北,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九年。元代郭守敬开凿通惠河,为控制水位落差,沿河设置多处闸口,平津闸是其中之一,原名“郊亭闸”,后改为“平津闸”,是京杭大运河北京段保存相对完整的一处元代闸口。历经数百年,现今平津闸仍能看出完整的闸型,保存有闸槽等原有建筑构件遗存。平津闸是重要的大运河遗产,是研究北京漕运和城市发展史的重要实证。

澄清上闸位于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街中段,前海与玉河故道相接之处,是元通惠河二十四闸之一,闸与桥合为一体,兼具水利和交通功能。闸桥所保存的历史构件及建筑形态反映了元代的建筑特征、工程技术特点和审美取向。现桥东、桥西各存有两只镇水兽,其中在桥东北护岸上的为元代石雕,颌下刻有“至元四年九月”题记,桥西设澄清上闸,闸槽和绞关石尚存。桥西恢复河道宽约20米、深约2.5米、长约60米,与什刹海前海水域相通;桥东恢复通惠河河道长约1000米。万宁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北京中轴线的交汇点,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金中都水关遗址位于丰台区右安门外玉林小区40号,今凉水河以北50米处。水关遗址全长43.4米,南北横跨金中都南城垣而建,木石结构,水流经水涵洞由北向南穿城而出,流入护城河。现存的遗址主要有水涵洞地面铺石、两侧的残余石壁、进水口的“摆手”等。金中都水关遗址是国内已发现古代水关遗址中规模最大、保存完整的遗址,曾获评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该遗址标明了金中都南城墙的位置,代表了金中都城市建造及其工艺水平,丰富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内容。该遗址还证实了金中都城内的水系流向,为金中都城的水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位于丰台区宛平城西侧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明正统九年重修,清康熙时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重建。桥全长266.5米,宽9.3米,下辟11个涵孔。桥身两侧共有望柱281根,柱头上雕有姿态各异的大小石狮共501个。桥东碑亭内立有清乾隆御笔《卢沟晓月》碑,“卢沟晓月”为燕京八景之一。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起进攻,宛平城内中国驻军奋起反击。“七七事变”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

莲花池位于太平桥街道莲花池南路48号,原为金中都城西的湖泊和沼泽地带,古称西湖、太湖或南河泊,俗称莲花池,至今有三千多年历史,是北京城发展过程的重要遗迹和见证。莲花池是辽南京、金中都城市及宫苑用水的主要水源。元代辟为私人别墅。明、清两代疏挖后,水域面积曾达40万平方米。20世纪初为种植水稻和莲藕用地,湖面减少。1952年,疏挖莲花河,上游开挖新开渠,莲花池成为当时城区西部雨洪调节水库,可调蓄洪水19万余立方米。后经多次疏挖整治改造,目前水域面积约15万平方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