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集 强大的后盾,巨大的反响

第七集 强大的后盾,巨大的反响

00:00
08:48

第七集 强大的后盾 巨大的反响


伍修权代表中国政府,发表近两个小时的长篇演说。针对美国政府提出的“台湾地位未定论”,伍修权指出,杜鲁门早在1950年1月5日就说:‘美国及其盟国承认中国对该岛行使主权,因此“台湾地位未定论”这种说法“是同历史开玩笑,同现实开玩笑,同人类的常识开玩笑,同国际协定开玩笑,同联合国宪章开玩笑,是杜鲁门总统同杜鲁门总统自己开玩笑的荒谬绝伦的不值一驳的笑话。”


我们在联合国工作得紧张的时候,也正是朝鲜战场上打得最激烈的时候。装备着飞机、坦克、大炮等现代武器的所谓“联合国军”,在主要靠步兵、轻武器的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打击下,一败涂地,不断南逃。这造成了美国统治集团内部的分歧和混乱。美国本来希望利用我们代表团到联大发言的机会,同我们进行接触,看看是否有妥协的可能;但是我们去后态度一直很强硬,除了公开斥责美国的侵略行径外,不作任何妥协的表示,也不同美国当权者有任何来往。他们在朝鲜战场上捞不到的好处,在我们这儿同样什么也得不到。相反,朝中军队在战场上打得越好,我们在联合国的态度也越强硬。看起来我们只有很小的九人代表团,但是却同朝鲜前线的朝中大军密切配合着。有他们作我们的后盾,我们同样无所畏惧,立场坚定。


对我们在联合国的行动,祖国人民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和声援,党和政府也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与关注。除了对我们作了许多直接的指示和支持外,从我们代表团一离开北京,国内的报纸就以显著位置,连续发表有关我们代表团活动的消息、文章和图片。《人民日报》专门发表了几篇社论,我11月28日在安理会的首次发言,30日《人民日报》和全国各报,都从一版到二版用大字标题整版地刊登了有关消息和发言全文。《人民日报》在当天的社论中开头就说:“我国特派代表伍修权,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上控诉美国武装侵略台湾的声明,反映了我国人民祖国独立与世界和平而奋起反对美国侵略的坚强意志,同时也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日益高涨的要求和平的正义呼声。它与我国人民抗美援朝志愿部队在朝鲜前线的英勇作战,同时对于制止美国扩大侵略战争,与维护远东和平具有重大意义的举动。


我后来翻阅当时的报纸时看到,有的工人读了我的发言全文后说:“伍修权同志真是我们的好代表,他的话就像是我要说的话一样,读完后,心中就像出了一口恶气,痛揍了美帝一顿似的。”一些大学教授说,中国“在国际会议上的叩头外交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的真正意志已从自己代表的言语中充分表达出来”。青年团中央也发表声明,说我们的发言“是近百年外交史上表现了中国人民正气和民族尊严的文献,使得美国帝国主义万分狼狈,除了使用表决机器作无耻的否决外,更无词答辩……”


国外的反映也是这样。苏联报纸曾经评论说:“联合国中第一次响彻着中国人民代表的声音,这个声音所代表的政府,其稳固与人民对它的拥护在中国历史上是无比的。”特别是一些海外侨胞,从我们的活动和言论中,得到了很大的鼓舞,他们感到扬眉吐气,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增添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正如作家聂绀弩当时在香港写的文章所说,在1950年世界十大新闻中,第一条是朝鲜战争,“第二条大新闻,无疑地应该是伍修权将军在联大对美帝侵略台湾的控诉。那控诉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自不用谈,最重要的却是这样指着帝国主义的鼻子直斥他的罪行,不但在中国是第一次,在世界上也该是第一次。”正是在我们发言的直接影响下,好几位著名的中国学者,例如那位最早赶到安理会会场,旁听我的演说的吴仲华博士,还有后来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原国民党政府派驻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代表李铁铮,包括那位驻纽约总领事宗维贤,在旁听了我们演说后,都作出了返回大陆的决定,克服重重阻难,先后回到了祖国。各国的报纸对于我国代表首次出现在联合国讲台上这一当时的“头条新闻”,当然不能不闻不问。有一家美国杂志不得不承认,共产党中国的代表来到联合国后,“美国人民的目光就都转到成功湖来了”。有的报刊则歪曲报道,说什么“红色中国在成功湖蔑视联合国”,使美国压服中国的“希望破灭了!”甚至吓唬美国人民“不要抱什么幻想”,叫嚣要同中国“打一场战争”。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奥斯汀说,中国代表的发言,使“我的政府感到不愉快,……尤其不赞成这种攻击”。“战争贩子”杜勒斯懊丧地自供他当时“被一种悲哀的情绪支配着自己的感情”。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我们发言后马上恼火地说:中国代表的控诉“猛烈而完全荒谬”,威胁说“要对中共采取行动”,“一切武器都必须加以考虑”。美国的这种态度,正说明我们的斗争击中了美帝国主义者的痛处,这更增强了我们斗争的决心与信心。


(播音:长风击岸;鸣谢:北京延安儿女故事团)


值班编辑:白雪 李宽

技术支持:李馨雨

值班总编:闫金久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