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诗歌当“导航”,品读蜀道上的那诗,那路,那人 丨寻路蜀道

用诗歌当“导航”,品读蜀道上的那诗,那路,那人 丨寻路蜀道

00:00
09:18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实习生 李黎 陈娟娟

公元669年,王勃从长安出发,开启他在四川的游历。他的《入蜀纪行诗序》,缘何吸引后人对巴蜀山水心向往之?

公元759年,杜甫携家辗转南下流寓巴蜀8年,留下925首入蜀诗。“诗圣”蜀地行,勾勒出怎样的巴蜀全景图?

公元826年,刘禹锡和白居易相逢,刘禹锡写下“巴山楚水”诗作回应,是走过怎样的山水,让贬谪过、失意过的刘禹锡从没怂过?

蜀道天堑通途,文学史上的大家、顶流为何入蜀,又是从哪条道而来?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严正道,研究巴蜀文学20多年。他的《唐五代入蜀诗与巴蜀文化研究》,缉得196位入蜀诗人的文学故事。

封面新闻记者对话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严正道。

“研究入蜀文学,就是围绕大蜀道的文学研究。从入蜀路径,去读懂他们为何而来,给巴蜀大地留下了什么。”秋日暖阳,封面新闻记者对话严正道。他用诗歌做“导航”,品读蜀道上的那诗、那路、那人,勾勒诗词里的蜀道地图。

1470首“蜀地IP”背后

他们因何入蜀?

提及蜀道,李白的《蜀道难》当属顶流。而从文学角度看蜀道,严正道给了一个新的“导航坐标”——王勃。

公元669年,王勃从长安出发入蜀,发现“采江山之俊势,观天下之奇作”的巴蜀,赞叹巴蜀山水乃“宇宙之绝观”。《入蜀行纪序》,成为全唐诗中第一篇在题目中直接写“入蜀诗”的作品。

四川广元市“古蜀道徒步游”沿途文化演绎。

“文学研究中,惯用前后对照比较的方法,来分析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这‘初唐四杰’在入蜀前后文风的变化。”严正道讲到,把诗歌从宫廷转向市井,从台阁移向江山和边塞的文风转变背后,“他们,都曾游过巴蜀”。

唐以前,入蜀人士中,文人数量非常少,有诗歌流传的文人更是屈指可数。进入唐代,这种现象发生根本性转变。

严正道分享一个数据:回顾唐代地域文学研究成果,若以现行行政区域划分,在能够明确创作地点的全唐诗中,四川,共1470首诗歌,数量居全国第四。当时,唐前巴蜀文学还相对落后,但带着“蜀地IP”的文学作品,却异军突起。

是什么,让文人不再被巴蜀“劝退”。

严正道分析,其中固然有唐代诗歌自身发展,但唐五代时期巴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却是更为直接的原因。

首当其冲的,就是交通条件的改善。唐代,对蜀道有意识进行维护、修缮,改善入蜀条件。刘禹锡《山南西道新修驿路记》记载“自褒而南逾利州,至于剑门次舍十有七”,说的就是唐代金牛道上的驿站多了起来。

蜀道有了路,解决了食宿交通问题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文人或奔走于蜀道,或舟行于峡路,来到蜀道。他们用审美眼光看沿途风光,于是大量以蜀道诗歌为代表的文学作品产生,形成唐五代文学史上一种独特文化现象。

广元市朝天区明月峡,蜀道咽喉中的咽喉。

“当然,巴蜀地区浓厚的文化氛围、壮美奇幽的山川对文人强烈吸引力,更是文人入蜀的重要动力。”严正道分析,王勃大张旗鼓对游蜀观景的宣扬,兴起了唐代文人的游蜀之风。其后,作为盛唐山水诗的代表,王维、孟浩然漫游巴蜀山水,则提升蜀中山水名气。

比如王维,从大散关经褒斜道、金牛道入蜀,不仅有大量诗歌创作,还在出蜀后画有《栈阁图》和《蜀道图》11幅,可见蜀地之行给王维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

此外,宦游避乱等当时政治影响和入幕应举等个人需求,也助力“入蜀诗”,逐渐成为那个年代的顶流。

引195位外籍诗人“共鸣”

巴蜀山水长什么样?

时空交错,巴蜀对文人的呼唤,严正道应声而来。

2002年,27岁的“文学生”严正道,从江西入川读研。最后,他留在四川任教。从西华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后,严正道的研究,一直聚焦唐宋文学与文化、巴蜀地方文献与文化开展学术研究。

20多年,研究巴蜀文学,究竟要读懂什么?

严正道思考片刻,给出一个并不易懂的回答:去读懂沿着蜀道而来的文人、文学和道路。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严正道翻阅文献。

“研究巴蜀文学,是从全唐诗、全宋词等文本文献中,从蜀道沿线的名胜古迹、石碑石刻等历史遗存中,去拔溯。弄清楚有哪些文人入蜀,为什么要入蜀,行走路径是怎样,在具体什么地方留下了什么创作,反映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和时代背景,相互之间又有何关联互动。”

严正道笑称,相当于沿着蜀道,开展不同地域的现地研究,把诗歌,用GPS导航式的形式定位在时间空间、历史文化等多元维度中。

他以诗圣杜甫为例。杜甫一生,颠沛流离,在蜀地才相对稳定。1400多首“杜诗”中,多半在蜀地创作。杜甫的两组入蜀纪行诗,共二十四首,组合在一起,就是对蜀道的实地考察和完整记录。“这24个点位,串点成线,就勾勒出一幅蜀道山水图,背后咏叹的家国情怀更引人共鸣。”

研究中,杜甫这样的“大咖”为蜀道文学研究提供诸多指引,巴蜀文化孕育出的本土文人和外来文士,则带来更多研究蜀道文学的“参数”。

巴中南江县米仓古道石板河遗迹。

《唐五代入蜀诗与巴蜀文化研究》一书,严正道从5万多首唐诗中,缉得196位入蜀诗人的2153首入蜀诗。这196位,多是祖籍、出生地、主要成长环境都不在巴蜀地区的“外籍诗人”。

这些“外籍诗人”,从各条蜀道而来。他们的作品视野下,巴蜀山水有怎样的魅力?

严正道用了一组关键词,讲解这些诗人初次面对蜀地山水的情感表现:“宇宙之绝观”“长怀赏心爱”“转见千秋万古情”。

在入蜀诗人笔下,巴蜀大地的文化景观和绝美自然山水,得到充分展现。子规、啼猿、海棠、荔枝、蜀茶等巴蜀方物,也都充满地域文化色彩。“他们对巴蜀的一般化印象,在亲身体验后变得更为具象生动。”

蜀道故事在续写

接受一种穿越古今的“巴蜀文化生态”

在文学研究中,唐五代诗人入蜀,是唐代一个重要文化现象。从20世纪50年代就引起研究者注意,直到20世纪90年代,地域文学研究逐渐成为热点。

严正道所在的西华师范大学, 2007年就成立了入蜀文学研究团队。从“点、线、面”“诗、路、人”等角度切入,以入蜀文人为特定对象,清晰整理主要入蜀行踪与事迹。在唐诗演进大背景下,个案分析,从文学与文化的相互关系中,探讨唐五代人蜀诗发展演变中的文化因素,拓宽巴蜀文学研究的视域与空间。

封面新闻古风轻动漫《蜀道哪儿难嘛》,用诗词名篇,领略蜀道故事。

严正道看来,沿着蜀道而来的入蜀诗人,对巴蜀文化是一种“互动式接受”:他们受到巴蜀地域文化的影响,在积极接受巴蜀文化魅力影响的同时,又改变着巴蜀文化生态。

怎样形容这种“巴蜀文化生态”?严正道说,文学故事的交集和延续。

比如,卢照邻、王勃、骆宾王在蜀时期,种种文学事迹,好尚交友的陈子昂不可能不知。“初唐四杰”声名鹊起时,李白正是年少,受影响再自然不过。至于杜甫、高适、岑参、元稹、白居易、李商隐等诗人来说,更是如此。

这些故事发展到两宋,为宋代蜀学的极盛,奠定基础。眉山的苏轼家族,苏洵、苏轼、苏辙;成都的范氏家族,范镇、范百禄、范祖禹等,都成为宋代蜀学的代表人物。

“更可喜的是,部分入蜀文人在巴蜀定居下来,他们的后代扎根于巴蜀,在多种文化的孕育下,开花结果,对此后巴蜀文化与文学产生重要影响。”

严正道列出一组数据:宋人吕陶为宋代蜀中31位士人所作墓志铭和行状,有15位的祖先是唐五代时期迁居入蜀;宋人费著所撰《成都氏族谱》,记载蜀中45 家著名氏族,其中28家先祖是在唐五代迁居入蜀。

严正道感慨:“可见,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巴蜀文学的故事,正是沿着蜀道而来。”

而对研究学者而言,沿着蜀道的文学研究,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是从文学坐标讲述更多蜀道故事。

严正道相信,这故事,一直在续写。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