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有多个校园教育话题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无论是对老师的扩大化举报倾向,还是中小学被吐槽的课间圈养现象,核心都指向了一处:家校关系。
在“管学生”这件事上,老师和家长何以变得紧张和对立?该如何求同存异?作为主体的学生本人,又有着怎样的体悟?相关问题上,师、生、家长分别是什么态度,有怎样的思考?又有哪些不一样的考虑?社会需要一次直知灼见的碰撞。红星评论特约三方作者撰文,以理性为家校关系求解。
↑2023年2月,河南省夏邑县第一高级中学,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家校共育主题活动。图据视觉中国
有些老师为何越来越不敢“管学生”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祝瑞霞
我在一所竞争较为激烈的学校任教,家长对孩子各方面的重视程度较高,家长受教育的程度也多数较高,相对来说,我和我的同事虽很少处理新闻中让老师人心惶惶的家校矛盾,但仍能感受到“因电子产品和学业要求产生的家校矛盾,家长对孩子和学校的过度关注,孩子叛逆情绪化”等现象在不断抬头,近几年的教育环境也在发生变化。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维权意识在逐步增强,教育稍有不当就会引起风波。难免有老师在面对如下情况时会感觉左右为难:“学生和家长有亲子矛盾时,老师管还是不管,管要管到什么程度?学业情况不公布,家长担心;公布了,家长学生又焦虑。作业布置多了,怕家长学生有意见;布置少了,怕又有‘不负责’之名;学生行为有偏差,既要照顾孩子的情绪,怕话说重了有安全隐患,又要维持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
面对诸多为难问题,不少老师感慨“老师是高危行业,越来越难当了”。如果真有一天,家校关系到了老师只愿教书而不想育人,开启所谓的“自保”模式,凡事因顾虑太多而胆小谨慎,甚至减少对学生的管理……如此这般束手束脚,取消一切可能导致学生伤害的活动,教育必然偏离初衷。
不管是什么问题什么表征,都折射出家校缺失信任、缺少有效沟通,家校之间的鸿沟让家校共育面临着现实困境。本该站在统一战线上的家校,矛盾形成的根源在哪?一是教育理念和立场不一致: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有些家长可能很关注甚至溺爱孩子,而学校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有些家长更注重学业成绩,而学校可能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家长考虑问题会更关注孩子个体,而学校考虑问题更多倾向于群体。二是家长和教师对教育责任的理解不同:有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老师的责任,将孩子送进学校便应交由学校负责,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关注和参与。但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应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与学校共同承担教育责任。三是沟通不畅: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然而,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往往被忽视。当出现问题时,家长和教师的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就容易产生误解和矛盾。四是教育方式和教育能力的问题:如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缺乏耐心、简单粗暴,不能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也会引发家校矛盾。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评价标准也越来越严格,学校和教师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家校矛盾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那如何缓解和处理家校矛盾呢?我认为同样有四点:一是真诚交往,互相信任。当家长能感受到学校和教师是为了孩子好,彼此能感受到“诚意”时,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二是加强沟通,打破壁垒。学校和家庭应保持联系,避免互相指责、抱怨,家长可定期与老师多沟通,学校也打通沟通的多种渠道,便于两者达成对教育的统一期望与要求。三是观念正确,明确边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互为补充的,家长既不能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托付给老师,老师也要尽其所能做好本职工作,不给家长增添不必要的教育负担,明确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权责边界。四是方式正确,关系和谐。家长和教师应把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多尊重和理解孩子,带着长远的眼光温柔而坚定地陪伴孩子,不能因为“花”暂时没开就带着情绪去教育评价他,多一些耐心和等待,花自然会开。
↑2023年11月,小学生利用课间10分钟在进行跳绳活动。图据视觉中国
内耗与家校联动的初衷背道而驰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冒睿思
作为一名高中生,也作为夹在家校之间被管理的“主体”,我想我对这个话题是有发言权的。
回顾义务教育阶段,相信不止我一个人感受着学校严苛管理带来的痛,比如“操勤本”:诸多奖惩名目罗列于前,紧跟着的是几十个名字后面的加加减减,涂涂抹抹。而后是一周一结,有人拿下几张奖状,有人则要交上检讨书……而这,正是我所见到的部分小初老师的管理模式。
这类将奖惩清晰罗列的管理模式的确简便易行,但事实上,许多设置的条目又让人徒呼无奈,比如,“上课禁止进出班级”,“桌面上书本不得超过一拳高”,以及“垃圾桶里不能有垃圾且不能在座位周围放置垃圾袋”等“不完全必要”的规则也赫然在列。这类规则的不必要性与操勤本制度,使得我们学生行为的合理“弹性”被消解,自然也引发了学生认为老师“管理严,规矩多”的抱怨。不少时候,“不想扣分”但“有时想要违规”的矛盾心理难免不会使规矩的设立适得其反。再比如新闻中提到的课间圈养现象,我想,老师因为种种考量而将学生“禁闭”在教室,越是如此,学生就越是渴望不可多得的课间十分钟,对学习的态度也会更加矛盾且难以言状。
难道是我们不能理解老师的苦心吗?当然不是。作为学生,我们需要的是明确的红线和合乎情理的“弹性”,需要不失底线但能够理解和共情的老师。随着学段增加,我们的在校时间也越来越多,老师可以说是越来越多地扮演了家长的角色。面对众多的学生,如何高效地规范与管理学生,“死规矩”确实立竿见影,但同时也带来了隔阂。
在家庭层面,在校时间的增多也减少了我们和父母沟通的时间。父母只能面对一周数次的成绩而给出迟到的反馈,由于对孩子的学习状况无法及时了解,进而也导致了“想管管不了”的窘境。家校联系的减少虽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直接冲突,但在看似平和的关系下不可避免地涌动着信息差的“暗流”——家长无从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状况,也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真正的困境和需求。例如,学生不适应部分老师的教学方式而导致成绩差,家长在得知“成绩下滑”这一结果后,更倾向于向学生本人找原因,而即使选择了主动与老师沟通,也难免错过了反馈的最佳时间。
很大程度上,老师在忙碌之中难以细致地关注到每个学生的状况,更难以就此给予家长迅速及时的反馈,这种家校联系模式下,家校两方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信息滞后。当家长质疑声起,学生将在本就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付出更多的精力,乃至背负额外的情感负担,这样的内耗与家校联动的初衷实在背道而驰,也是我们最不想看到的一幕。
让真诚沟通拆除家校“心墙”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土土绒
作为一名学生家长,我太理解家长对孩子的高度关注和对教育的无比重视了。爱之深,责之切,于是,家校关系一不小心就成了敏感话题。
就学校教育而言,毫无疑问,教师是主角,家长是配角。那么,家长应该做的,首先是信任,然后是配合。只有信任学校和老师,才能让老师充分施展教育才华。而在互相配合当中,双方的信任又会得到巩固。
遗憾的是,往往第一步就出了问题。家校之间缺乏信任,成为滋生问题的渊薮。无论是举报老师的扩大化,还是老师批改作业写下评语“你是孤儿吗”,又或者是课间十分钟学生被“圈养”,实际上都透露出同一个信息:学校和家长之间、老师和家长之间缺乏信任,互相提防。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谈什么家校合作呢?又怎么能指望老师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呢?
我也曾忝列家委一段时间,对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信任之缺乏深有感触。记得有一次,有家委请老师给全班同学推荐几本课外辅导书,好让“吃不饱”的孩子自行选择练习。老师却显得很为难,犹豫再三,还是拒绝了。原因是,她担心这个“推荐”,被一些家长误解为“强制”,或者被看成额外的“作业”,增加学生的负担。因此,尽管对她来说是举手之劳,尽管可能帮到很多学生,但她还是选择放弃。
家长也是一样。跟老师说话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得罪”了老师;有不同看法不敢轻易表达,宁可满腹疑惑,也没有勇气问一句;而出了问题后,难免会将质疑矛头指向老师……总而言之,在缺乏信任的前提下,家长和老师都太难了。
那么,如何建立信任?从大的方面来说,要建立起更健全的制度,保障教师、学生和家长各方的合法利益,明晰各方权责关系,减少纠纷的发生。从小的方面来说,唯有真诚、充分的沟通才能增进了解,才能培育信任。
我也曾经是一名怯于沟通的家长。我的孩子有一个很明显的弱点,就是速度慢。我想了很多办法,也仍然没能帮她把速度提上来。为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处于非常焦虑的状态。这种焦虑,一方面源于孩子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在担心:老师遇到这样慢吞吞的孩子,会不会不耐烦?会不会讨厌她?后来,我鼓起勇气找到老师,没想到刚提起这个事,老师就表示了解孩子的情况,并给了很多建议,还让我多鼓励孩子。
这次沟通让我大大松了一口气。其实,老师早就注意到孩子的问题了,也并不是我一个人在努力……想必我的主动沟通,也会让老师感受到:这名家长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一次交流,或许无法解决问题,但却可以成为一个良好的开端,消融误解,增进了解,成为信任生长的根基。
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不妨都勇敢地拿起沟通这个“秘密武器”,拆除“心墙”,减少内耗,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