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山西农民砍柴发现藏金洞:携2块金砖到银行兑换,当场被抓

80年代山西农民砍柴发现藏金洞:携2块金砖到银行兑换,当场被抓

00:00
10:32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你们这收金条吗?我有两块金条想要换钱。”

一天,山西的一家银行进来了一位朴素的农民,他的穿着甚至显得有点寒酸。

这位农民一进银行就东张西望,像是害怕别人发现自己一样,而后他便小声的和柜员搭话。

柜员接过了他递过来的金条,拿在手上反复观看,仔细看去金条色泽昏暗,让柜员想起了当时频频发生的金条造假案。

于是柜员悄悄拿起电话打给警察,小声的报了案,眼前的老人一直在等着兑换金条,仿佛并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不对。

一直到警察来到银行,站在他的面前,老人才惊讶道:“我犯了什么罪,你们为什么要带我回去协助办案?”

家里的“金山”

老人姓杨,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本来只想着拿金条到银行换钱,却没想到自己竟然招来了警察。

警察把他带回派出所,指着金条郑重问他:“你这金条是哪来的?”

老人本想支支吾吾搪塞过去,但在警察的一再追问下,似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和盘托出:“在山洞里发现的。”

审问之中老杨还说,他从山洞发现了很多金条,拿了一部分回家,只从家里拿出来了两块。

随后警察用警车载着老杨来到其家中,周围的村民指指点点:“老杨一直都是多老实一个人,怎么突然就被警察抓了起来?”

老杨低着头快速走入家中,带着警察来到最里面的一间屋子,打开桌上的木箱,掀开盖着东西的粗布,映入眼帘的一幕让警察们大吃一惊。

只见眼前是一堆金条和金饼,成色和老杨拿去银行的差不多,一眼看上去,数目根本就数不过来,着实是一座明晃晃的“金山”。

警察一番努力之后终于搞清楚,金条和金饼加在一起有上百个,重量一共高达上百斤,就算从色泽上看起来纯度不高,但加起来也是一笔天价财宝。

看着眼前老杨朴素的穿着,以及他老实巴交的模样,还有简陋的家,没有人能够相信他是正常拥有的这笔巨额财产。

老杨在警察面前连连喊冤,说自己没有犯什么罪,这些东西不是偷来的,不是抢来的,只是自己从山洞里捡来的。

警察表示,犯没犯罪不是老杨说了算,也不是警察说了算,而是法律说了算,要想把问题搞清楚,先去老杨说的山洞里看一看。

于是在老杨的指引下,警车来到一个山洞跟前。

在警察的跟随下,老杨摸索着在漆黑的山洞里缓缓向前,走了没多久,走到了山洞的最里端。

在手电筒的照耀下,又是一座“金山”出现在老杨和警察的面前,不知道多少个金条和金饼,大大小小地堆砌在里面。

光线昏暗,东西看不太清楚,一时没有人能够弄清,这些东西究竟是老杨私自冶炼而成然后藏匿于此,还是真的像老杨所说,都只是由他意外发现。

为了弄清真相,警察们把山洞里的金子小心翼翼地运了出来。

他们把山洞里的“金山”和老杨家里的“金山”合成一座大“金山”,然后把金条和金饼整整齐齐码放在眼前。

老杨哭丧着脸,再三向警察申辩:“这些真的是我意外发现的,不是我造的,我哪有本事能造这些个金子?”

老杨的申辩不像是在撒谎,但是要想最终确定真相,还是要拿出确凿证据,警察为了搞清楚金条的制作时间,先找来了化学专家。

金子的来历

化学专家检测之后发现,这些金条的纯度并不高,最高的也就只有60%。

要么就是近代人或当代人粗制滥造,要么就是来自于冶金技术并不发达的古代。

警察拿起金条仔细观看,上面有一些字样,像是繁体字,但写的是什么字没有几个人能够辨认清楚。

这些字体表明,这些金条很可能是来自古代,而要想确定是不是,还要找来考古专家仔细辨认。

于是查找线索的工作很快落到了考古专家的手上。

他们先从上面的字体入手,经过反复辨认,搞清楚了其中有的金条上写的是“柱国魏国公臣张通儒进”。

“柱国”是古代的官名,字面意思就是“国之梁柱”,可见其官阶并不小。

而后面的“魏国公”则更是表明此人地位很高,因为在古代“公”是爵位中最高的一级。

可见这个张通儒是一位官阶和爵位都很高的人物,但是专家们回忆了印象中历朝历代的所有大人物,根本就不记得有这么一号人物。

为了搞清楚这个张通儒究竟是何方神圣,专家们开始仔细翻阅史书典籍,一番系统性的查找之后,终于有了眉目。

第一次找到张通儒的名字,是在唐朝天宝年间的史料,张通儒是安禄山手下的一名官员。

安禄山是唐朝重臣,被封为范阳大都督,类似于今天省长一样的人物,按理说张通儒就算是安禄山手下的得力能臣,也不至于被封为“柱国魏国公”。

没错,在唐朝他当然没有这个资格,但是在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就变得位高权重。

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15万叛军连续打下多座城池,安禄山自立为帝,国号为“燕”。

随后张通儒就被安禄山委以重任,或许就是在这个时候,他被封为“柱国魏国公”。

此后多年之中,伪燕政权发生多次政变,先是安禄山之子安庆绪弑父篡位,然后是安家的重臣史思明杀死安庆绪取而代之。

最后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又弑父篡位,不久后在唐军的进攻之下,伪燕政权就在史朝义的手中覆灭。

整个安史之乱长达七年多,虽然期间多次发生政变,但重臣张通儒长时间都安然无恙。

他还被任命为了散骑常侍、范阳留守等职。

而最终不幸的是,他还是死在了最后一次政变中。

史思明活着时偏爱小儿子史朝清,不想把位置传给大儿子史朝义,史朝义便怀恨在心,发动政变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且发兵去攻打弟弟史朝清。

当时张通儒认为史朝清才应该是正统的皇位继承人,所以带兵极力保护史朝清,结果在幽州城的激战中,和史朝清一起兵败被杀。

这些金条和金饼就是张通儒在生前所积攒和留下,但是他战败身死的幽州在如今的河北一带,那这些金子是怎么跑到山西的山洞里的呢?

专家们普遍认同的说法是,张通儒兵败死亡后,财产被充公,运到史朝义所占领的洛阳,期间回纥部族劫掠了洛阳,掳走了这些金子。

后来安史之乱平息后,回纥归顺唐朝,部落分散居住到各地,其中一部分人居住到了现在的山西,有人在山洞里藏匿了这些金子。

这些金子本来就纯度不高,在山洞里又经历了上千年的尘土侵蚀,显得色泽昏暗,但是农民老杨第一眼看到后,还是感觉出这些东西很像是金子。

那老杨是怎么发现这个山洞的呢?老杨的行为究竟有没有违法呢?

“捡”来的金子算什么?

那天,老杨经过一座山时,刚刚下过大雨。

山体经过雨水冲刷之后,露出了从来没见过的一个山洞,老杨好奇地向里走,就发现了这些东西。

起初老杨不确定这是不是金子,便拿了一点敲碎,到金店去让人帮着鉴定。

得知是金子后,他激动万分,赶忙叫上儿子,父子俩在夜间用板车从山洞里往家里拉,一次性就拉了一百多斤。

由于父子俩都没读过多少书,他们以为这些金子从此以后就顺理成章地属于他们了,于是老杨就决定先拿两块金条去银行换钱。

银行柜员的报警和警察的到来让老杨感到非常意外,他不明白,自己“捡”来的金子,为什么自己没有支配权。

这完全是因为老杨读书少,法律意识淡薄,我国文物法规定,捡到文物后要上交给国家,由国家来进行保管。

这完全是考虑到文物对于整个国家的价值,才做出这样的规定。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了解自己的过去,除了通过代代相传的语言文字,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各种文物。

这些文物让我们可以知道历史长河中的各种片段,用这些片段不断填补史料上的空白,从而拼凑出整个民族的历史。

一个民族只有知道自己的历史,才知道自己是如何一路走来,才算是拥有本民族的完整血脉。

因此国家为了保护民族文化的充分延续,必须对所有的文物进行保护,并适当进行展览。

如果这些文物都被个人隐匿在手中或者来回倒卖,那将是对民族文化发展的损害,因此,虽然这一大堆金子是由老杨“捡”来,但是他并不应该私自兑换或者倒卖。

结语

老杨一辈子老实本分,就不老实了这一回,却一下子触犯了法律,最终老杨被判处了相应的刑罚。

这既是吃了读书少、不懂法的亏,又是利欲熏心所致,天上不会掉馅饼,像这样不属于自己的巨额财富从天而降,据为己有总归会让自己寝食难安。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增强文物保护意识,意外获得文物后能够及时上交,为保护民族文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如果你发现了一所藏金洞,你会怎么做?

本文由“睿鉴历史”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伟人的崇拜者

    如果没造成严重后果,至少应该功过相抵,判刑处罚过份了!

  • 无奈潜水的八戒

    农民还是没见识!金砖算文物?切割成小块,兑换成钱!也可以自己学习冶金技术!那就更好了

  • 1510388geea

    官衔xian 不是官jie

  • 1826669vbou

    没有后果也判刑,真的假的。

  • 听友456246937

    除了梦话就是片儿汤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