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
讲述人:林鑫
相传在很久以前,当今通海所处的地方是一片汪洋,通海人民只能在山顶的贫瘠土地上耕种,由于当时的通海民不聊生,就算想要逃荒,四周是水也没有出路。
就在此时,从红塔区来了一位名叫李畔富的高僧。畔富就在湖岸山石丛林耸立之处,以禅杖戳通石穴,水即汹涌下泄。但又恐湖水泄干,影响栽插,遂向石穴撒黑豆一把,霎时,黑豆变成石头,阻挡水势,湖水只能从石缝之中缓缓下泄。从此,杞麓湖四周便出现良田万顷,人民得以安居乐业。这个洞也就被人们叫做“落水洞”。
在此处,有通海八景之一的海门夕照:日夕时余辉遥映,白浪腾空。畔富高僧此后,便在秀山上久居下来。
在畔富治理了水患之后,于明代皇宫出现了一次水灾,这一次通海人效仿畔富给皇宫解了难。明代,永乐年间,皇宫中有怪龙为患,连日淫雨霏霏。皇帝诏天下僧道设坛祈福,淫雨仍然不止。有人向皇帝举荐说:“河西赵云峰,有降龙之术,陛下何不召他入宫一试。”皇帝即派钦差前往河西,请其入宫降龙。赵云峰到了皇宫,略施法术,将怪龙收入瓶中,淫雨果然停止。永乐皇帝大喜,赐赵黄金千两,赵拒绝不收,带着瓶中的怪龙回到河西,安放在南山乡茶山下的堰塘中。因为这一怪龙有九个头,所以塘名就叫“九龙池”。怪龙在九龙池安家后,爱此处山清水秀,便也不再作怪,日日夜夜吐出清泉,灌溉着龙池四周的田园。赵云峰把怪龙安置之后,又将瓶中的几十条小龙带到他的家乡北乡坝,放在坝子四周山脚水塘里。这些小龙各显其能,也吐出泉水,北乡坝再不愁没水栽田,年年五谷丰登。赵云峰死后,河西很多村子都为他立庙、塑像。
此后某天,畔富高僧突然不见了,人们很是惋惜。在他不见之后,人们在月明之夜常常能在他之前居住地旁的林间听见笛箫声和山林野兽嘻戏的声音,人们都说这是畔富高僧不愿离去,依旧在山中隐居保护着通海。后来笛箫声不见了,人们去寻找的时候,在林间发现了一块石头,如真人大小,手持锡杖,脚踏神龙。人人都说,这是畔富高僧修炼成仙,乘龙而去了,于是人们在他住过的地方建了一座“畔富公影堂”来纪念他带给通海人民的幸福和安康。而在发现石头的地方人们又修建了畔富墓,因为这是畔富凡身死去的地方。
历史上的确有过神僧畔富,畔富,俗姓李,新兴州人,家巨富,喜参禅。他抛弃荣华富贵,到天常寺削发为僧。后来云游通海,爱这里山清水秀,住持秀山普光寺。后来,畔富在秀山拂衲而进,县人不忘他的功德,在秀山为他建祠,塑像,以示敬仰。昔人有诗云:“滔滔洪水愁,卓锡穿通入海流。在昔若无僧畔富,至今哪得秀山幽。”
在秀山上还有个宫殿,名为三元宫。三元宫中曾经有过一株茶花,月夜盛开,在皎洁的月光下,花瓣款款起舞,姿研冠绝。花残落地,风骨仍存,片片仰而不俯,称为“宝花玩月”。此茶花旧在三元宫前,弘治初年贡入御苑,其花不开,后发回本观,花复开。落时瓣皆仰而不俯,月夜姿妍,为土酋所伐,至今花信不复传矣。
而秀山上最有名气的寺庙当属“涌金寺”。
相传铁牛和尚一日做梦,梦见在秀山顶上“地涌金莲”。醒后同自己的小徒弟说了,徒弟说自己也有如此一个梦,他心里暗想着此处定是一个佛家宝地,于是便四处化缘建了“涌金寺”。
在建造涌金寺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意外,修建古柏阁的柱子因为工匠的疏忽坏了一根,因此,整个工程都停了下来。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鲁班正好身处通海,于是人们就向鲁班请教,鲁班听后用施工留下的锯末重新做了一根和原来的一模一样的柱子,这根柱子就被叫做“锯末柱”。在建造时,山上的和尚也参与了进来。一日,一个小沙弥从山下抬一根柱子上山,到了半山小沙弥靠着树想休息一会就睡着了,醒来后发现柱子不见了,四处寻找后才发现柱子被树包起来了,这就是山上的一景“树包柱”。至今仍存,而且柱子上的榫眼清晰可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