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還有一句格言:「見事貴乎理明,處事貴乎心公」。這些都是面對事情的原理原則。我們遇到一個因緣、遇到一個事情,得清楚問題在哪,得清楚做事重要的道理。比方我們學《群書治要》,「為政」當中很重要的,「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所以用人用對人,這個都是做事的關鍵。包含在很多做事的細節當中,比方要注重組織的倫理,不可以越權去管事情,這樣當中的幹部會覺得不被尊重、不被信任。這種感受,人與人就有隔閡、就有情緒、就不能團結。都要在很多做事的細節當中尊重、體恤到他人的感受。
像比方我們中心跟同仁有午餐的溝通會,同仁在修學上或者在工作上,他會提出一些情況,這些情況有時候會牽扯到一些部門做事的情形。這個時候我不能馬上回應,我得跟這個部門主管溝通清楚,之後再由他們去做處理。這個我不可以越權,不能在這裡拍胸脯,結果他們難做人。因為有時候同仁的反應是有道理,但畢竟他是一個角度,可能主事的人他必須考慮三、四個角度,我們假如馬上回應了,我們又沒有考慮其他角度,這樣就處理得不妥當了。不尊重主事者,同時也太早承諾這個反應情況的同仁,到最後會裡外不是人,進退就失當了。「處事貴乎心公」,這個又是很重要。做事情要公平、公正,不以私廢公,不以人情做公家的事情。這一點假如沒有做到,人心一不平,是組織最大的障礙。人心都不平,怎麼可能能夠團結一致?
還有一段格言講到,這個是跟「見事貴乎理明」相應:「公生明,誠生明,從容生明」。我們在面對事情的時候,都能處公心,用真誠去對應,然後能夠從容的去對應。我們公心,就不會被自己的私欲所障礙;真誠,就不會被自己應付虛偽所夾雜;從容就不會因為心煩意亂,反而事情沒有看清楚、搞清楚。上一次有跟大家提到,我們落實家文化,其實這個「公」很重要。假如三、四百口人住在一起,每個人都為自己、為自己的小孩,這三、四百口人可以分成幾派?所以我們老祖先有高度的智慧,知道人性私欲很容易起來,所以從孝道下手,讓他父子有親的天性終身保持,他就念念為父母想,他的私欲就不起了。所以家文化是無我才能夠貫徹家文化,沒有自私。
再來,治家沒有祕密,要坦誠,還有要平等。這個「公」其實也是平等。在明朝的「天下第一家」,鄭濂他兩顆梨子的故事,他把兩顆梨子砸碎在兩個水缸裡面,每個人一杯,這是平等,人心也跟著平了。當然治家要守「六和敬」,「見和同解」,見解要相同,家規大家要認同,家學大家要認同,要孝順,要勤儉,要謹慎,這些都是治家的重點,包含家醜不可外揚,這些大家都要認知到位。
那天我們遇到一位總經理,當時我們有分析到,整個從身心、家庭、社會、世界的種種亂象,非常的紛雜。身體現在文明病那麼多,心理疾病,很多以前都沒聽過的現在都有;五倫的衝突,包含犯罪率、詐欺種種;墮胎,一年世界墮胎是五千萬人,比任何的世界大戰還要慘烈,而且是傷害自己的親生骨肉。這麼複雜的問題,從根本上是非常單純,只有一個問題,就是人心的問題。《尚書》講「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所有這些亂象,全因為人心不善,問題找到了。找到根本,就能對症下藥。從小教他孝道,怎麼會這樣?問題就解決了。「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是真的,不是假的。你用孝道,天下就太平了,因為從根本上看,一點都不複雜。因為人心都去追求利欲了,追求利,傷害別人;貪欲望,身體搞壞了、精神都搞壞了。
那個總經理,他在分享自己母親給他的教育,我聽了非常觸動,我說這個總經理分享的兩件事情,就可以解決現在世界種種問題。他是廣東人,他說他媽媽教他們:「吃飯的時候要看菜吃飯。」諸位學長,你們吃飯的時候有沒有看菜吃飯?就是菜比較少的少夾,讓給爺爺奶奶、讓給爸爸、讓給長輩,他們辛苦。一個人從小看到眼前的佳餚都是先想著父母、想著爺爺奶奶,他的私利、私欲不就下來了嗎?甚至他不會增長。大家不要小看一個生活教育,它長善,它救失。他又說他媽媽跟他講,「買衣服,打折的時候再去買。」節儉。現在很多問題都是縱欲、揮霍、不節儉,才造成這些種種的亂象,所以這些細微的生活教育非常重要。這個節儉,我們還會講到對物當然要珍惜、要節儉。
「見和同解」,再來,「利和同均」,六和敬,不要分誰的錢,「利和同均」,這個是家業。以前幾百口人住在一起,女子紡織全部放在一起,不分彼此。甚至於明朝的一戶人家,張閏,他們的婦女不分彼此到什麼程度?哪個孩子哭了,誰先聽到誰就哺乳,所以小孩子一、二歲的時候有點搞不清楚誰是他媽媽,這個方法就不分別。一個人有幾十個媽媽,他們幾百口人住在一起不分彼此。這「利和同均」。
「戒和同修」,家是有戒律的,是有規矩的,是有家規的。又有親情,又有人情味,又很嚴格,這都是不要太過,不要不及,要適中,要寬猛相濟。「身和同住」,在一起多給別人方便,不要只求自己方便。「口和無諍」,要能忍讓、禮讓,不要爭口舌。「意和同悅」,有福同享,有什麼好事,大家一起分享、一起同樂。這個「利和同均」應該就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剛剛跟大家提到也是做事的原則,不要太過也不要不及。就像佛門進山門,首先看到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持國、持家的原理原則是一樣,他手上拿一個琵琶,太鬆跟太緊都不行,就是做事不要太過,也不要不及,要適中,不偏不倚。好,這節課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