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农大校长孙其信:应对全球变局,要培养新型农业人才

专访中国农大校长孙其信:应对全球变局,要培养新型农业人才

00:00
08:14

“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全球农业系统正处在重要的关头,土地退化、气候剧变、数亿人面临饥饿的威胁,更多人被营养不良困扰。应对这些危机,必须要有更强的创新能力、更长远的眼光、更宽广的知识结构,以及更加科学的发展理念。” 在11月2日召开的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上,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表示,面对开放的世界、剧变的世界,必须要学会与世界友好相处,学会共享、共治、共同发展。

“作为教育者,我们深刻认识到,现在的大学生,在十年二十年后,就是这个世界主要的建设者,他们这一代人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和视野、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决定着未来世界的模样。”孙其信说。

世界面临危机,更需要携手共渡

新京报:此次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的召开,中国农业大学作为承办者,有什么样的愿景和目标?

孙其信:当今时代,全球农业和食物领域,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和风险,比如气候变化,联合国粮农组织前不久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尤其是9月、10月、11月,和以往相比都是最热的,这样的全球性气候变化,给农业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也给全球粮食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过去30年中,预计有3.8万亿吨的粮食和畜牧产品,在天灾当中损失掉了,大概相当于一年1230亿美元的损失,这占到整个农林GDP的5%左右。与此同时,全球58个国家中的2.5亿人面临着严重的食品不安全,5岁以下的儿童中,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3500万名儿童正在经历严重营养不良。尤其是,全球人口依然在增加,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会达到90亿,我们到时候还有没有能力去养活这90亿人口?这是我们现在必须要面对和考虑的问题,也是我们召开这次大会所探讨的问题。

新京报:你认为如何应对这样的风险与挑战?

孙其信:当前全球各国所面临的问题,不能只靠各自的一己之力来解决,所以我们积极拓展全球合作伙伴之间的联系,以期形成合力,建立更加紧密的国际合作,以应对这一全球挑战。

农业科技创新,应加强全球协作

新京报:作为农业高校,你认为在应对全球农业和食物系统风险中,可以做哪些事情?

孙其信:科技创新是应对这些挑战的必由之路,这样的创新,并不限于技术的创新,也包括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政策创新等,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创新,因为应对风险,不仅需要技术,也需要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需要更多的人集思广益。而作为农林类大学,我们可以做什么呢?首先要进行以基础科技的创新去应对挑战,比如培育更高产、更能抵抗逆境的种子.以玉米为例,它是全球种植最广的粮食作物之一,如果能够培育出可以抵抗旱涝、病虫害等威胁的品种,对应对粮食危机就非常有帮助。其次我们还需要积极利用前沿科技,比如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领域的技术,通过这些尖端技术,我们可以极大地缩短育种周期,原来七八年才有可能育成一个品种,现在两三年就可以了。第三,有了新技术,还要把新技术的成果转化到生产中,为农民带来切实的利益,改善农民的生产效率,提高农民的收益,这同样也需要创新。第四,要培养更多有技术、有责任感的年轻人,他们是未来的希望,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让他们去了解,他们所面对的这个世界有哪些挑战,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应对挑战的能力。

新京报:这样的目标,和全球性的协作是否也有关系?

孙其信:挑战和风险不会仅限于某一个地区或者国家,是我们所共同面临的,我们相信在全球不同的相关方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够帮助我们不断地推动创新,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数据交换、数据交流,这是解决这些挑战的必由之路。

和世界相往来,讲述中国故事

新京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我们在这方面有何经验?

孙其信:中国农业身兼重任,要养活14亿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一大贡献。对农业大学乃至农业科研人员来说,实现更高的农业生产效率是首要任务,我们在水稻、小麦等领域的育种,是处在世界前列的,比如我们有一种新的耐旱、耐高温的小麦品种和相应的技术,在河南、山东等小麦主产区推广效果很好,它在干旱高温的环境中,也仍然能保持一定的产量,所以农户很愿意接受这样的新品种和新技术。此外我们在农业减贫助贫方面,也有非常多经验,比如中国农业大学的李小云教授,他和他的团队在云南边境一个叫河边村的小村庄常年驻扎,帮助村庄转变农业生产结构,培养旅游等新业态,使得这个村庄摆脱极端贫困的处境,踏上了振兴之路,类似的案例和经验还有很多。

新京报:这些经验是否也在应对全球粮食风险和全球减贫中起到了作用?

孙其信:我们一直都非常重视国际合作,既学习别人的先进知识和经验,也把我们的成功经验分享出去。比如我们在非洲坦桑尼亚,通过分享我们的种植技术,帮助当地农民提高生产效率,比如玉米的密植高产技术,这样的技术中国已经推广多年,加以改造后,变成适应当地的技术,使得当地农民的种植效率提高了两到三倍。这是一个“小技术、大丰收”的真实故事,通过国际合作,我们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递到非洲,帮助他们成功减贫。我们的老师和学生,还在当地引入大豆,帮助他们学会制作各种豆制品。大豆富含蛋白质等多种营养元素,可以有效缓解当地农民营养不良的状况。

为下一代蓄力,培养未来的希望

新京报:在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应对全球粮食危机方面,你认为未来有哪些重要的功能工作?

孙其信:关于未来的想法,首先是要加强农业和食物系统的韧性,特别是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我们需要更多创新的资源和成果,包括新型的农业知识、技术、模式,用这些创新成果去帮助小农户,武装小农户,让他们具有更好的韧性,能够在未来不可预测的风险中,获得稳定的收益,进行稳定的生产。其次要加速推动科技创新,持续提供新的技术创新成果,为未来应对全球性的挑战做好准备。

新京报:在培养人才方面,有什么愿景与期望?

孙其信:作为农业高校,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下一代是我们天然的责任,为下一代蓄力,也是我们的关键任务。今天的年轻人,在二三十年后将会成为中国和全球发展的主力军,他们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和视野、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决定着未来世界的模样。所以我们要为他们提供更多好的教育和更多的机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可以洞察世界变化,也有能力应对未来风险的人才。而要做到这一点,进行更广泛和密切的国际合作,是重要的途径,比如我们需要联合世界上更多的高校,去共同培养未来的人才,在不断的交流和学习中,年轻人可以不断地拉近彼此的距离,相互理解,这也将成为他们未来相互沟通和协作、以应对挑战和风险的基础。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产业地产章伟

  • 产业地产章伟

    简单说两句

  • 产业地产章伟

  • 产业地产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