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乡有哪些祭祖习俗

你家乡有哪些祭祖习俗

00:00
04:58
祭祖在中国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传统习俗。那么,你家乡是如何进行祭祖的呢?
“重阳扫墓,与清明同。”说明深圳本地人清明节、重阳节扫墓的习俗由来已久。

1997年出版的《宝安县志》对深圳本地人清明节旧俗有专门的记载:“有做清明茶果的习惯,用艾叶或鸡屎藤捣碎与米粉搓匀,芝麻、花生、糖作馅制成,也有其他材料作馅或无馅,款式多种。农家大门门楣上挂大艾或柳条避邪。清明是春祭日,本县多在这一天上山扫墓,俗称‘拜山’,先除草,后用三牲、饭菜、果品、茶酒等拜祭。”

拜山

扫墓祭祖,深圳人俗称拜山。清明节拜山,深圳人一般以家庭为单位,祭拜血缘关系较近的上溯三到五代以内的祖先。也有以房为单位(大宗族里的一个分支)进行墓祭。而对开基祖的祭祀,俗称拜太公,一般会放到重阳节或节后,多以单姓村为单位,或同一个开基祖的几个村联合祭祀。清明节祭祀,其实不仅限于清明节当天,它一般从清明节当天开始往前倒推,深圳人提前大半个月便陆续开始了各种节俗活动的安排。在农村地区,大多数家庭会安排在清明节前进行扫墓。安排在清明节正日子的,以市民群体的公墓(墓园)祭扫居多。“茶果”也是深圳人过清明节很常见的糕点,做法和糍粑差不多,将糯米舂成粉,和水搓成粉团,像做肉包子一样,放入萝卜虾米和眉豆蓉、花生粒馅料,放在芭蕉叶上用大锅蒸熟。

茶果适用于绝大多数节俗拜祭场合(不限于清明),平时也做来食用。深圳广府人在祭祖时还喜欢把茶果做成石榴的形状,叫“石榴仔”,取其多子多福的寓意。每年过了立春,万物更新,清明前后,草叶新绿,深圳客家人上山将“鸡屎藤”等植物采摘回来,洗干净,晾干水,剁烂成浆滤渣后,拌在一定比例的糯粳米粉和红糖中搓匀,捏成团排列在巴掌大的蕉叶上,用蒸笼蒸熟,就制作成甜“鸡屎藤粄”,如果拌上盐就是咸“鸡屎藤粄”。用艾草叶做的叫“艾粄”,用苎麻叶做的叫“苎叶粄”,颜色天然草绿,清香耐嚼可口,风味独特而有益健康。

罗湖、福田、南山和宝安一带的广府人吃“清明仔”,采摘“鸡屎藤”和桑叶等植物茎叶,与洗净的糯米、粳米一起放进石碓臼中碾碎,轧出来的粉带上浓浓的青绿,然后拌上少量的糖或盐,再搓成汤圆大小的粉团,7至10颗一组放在芭蕉叶上,再撒上一些碎花生,放进锅内蒸熟就可食用和作为祭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