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与苹果的赛跑——中美博弈缩影!

华为与苹果的赛跑——中美博弈缩影!

00:00
11:05

2023年10月18日上午,立讯精密位于浙江嘉善的工厂内,迎来了一位重量级客人——苹果公司CEO库克。

这是库克5年内第二次到访中国,足可见其对中国的重视,他此行的目的,是探讨加强和立讯精密的合作,而立讯精密,一直被外界视为苹果减少对富士康依赖的备胎之一。

在参观期间,库克透露了一组数据,“苹果95%的产品仍然在中国生产、制造和组装”。

中国,仍然是苹果在全球最重要的生产中心,但就在库克访华后没几天,一则爆炸性的消息在舆论场上飞速传播。

有日本媒体在拆解iphone15系列手机后发现,来自中国大陆的零部件占比相当低,尤其是proMax,占比仅为2.5%,相比上一代苹果手机有了明显的减少。

很显然,苹果一边加强和中国大陆的合作,一边也在积极“去中国化”。

稳住中国,和逐步实现产业链的部分外移,是苹果这几年同时进行的事情,是“苹果手机产业链”外移这枚硬币的“一体两面”。

由苹果带动的电子产业链转移,自贸易战以来一直是国人关心的话题,此事一出,似乎再度坐实了。那么2.5%这个数字,到底靠不靠谱?

针对这个数据的真实性,我找到了苹果2023年前200大供应商名单,其中中国大陆的供应商数量就占了45个。要是按这个比例算,肯定不止2.5%,已经接近25%了,45家厂商合计供应的零部件数量占比,也不大可能只有2.5%。

那这个2.5%只剩下一种可能:价值。

简单来说,这么多中国大陆供应商所供应的零部件,在iphone15手机中的总成本中只占2.5%,而iphone15的成本大约是523美元。

2.5%就是13.075美元,汇率按7.3计算,约等于95.45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大陆供应商可以从一部iphone15手机中获得95.45元收入,这种可能性倒是比较大。

当然,大陆获得的总收益肯定不止这个数,除了大陆供应商,还有台系、美系、日系和韩系供应商,他们在大陆有许多工厂也和“果链”息息相关。比如下图中的美国3M公司,就显示在大陆有三家工厂承接苹果订单。

把这些都算上,肯定超过了95.45元,不过我认为,我们不要太在意这些细节,因为总的来说,大陆从“果链”中获利较少是事实。

供应商数量虽然多,供应的零部件价值却不怎么高,导致了这些年,大陆企业的数量尽管在果链中不断增加,总的零部件价值占比却始终不高,在历代苹果手机中都没有超过5%。

是的,从未超过5%,最高峰时大约是4.5%。

现在,随着美国不断推动“果链”外移,还下降到了2.5%,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该怎么办?

摆在我们面前的出路有两条:要么继续做供应商,努力在“果链”中向上突破,在红海里玩命卷;

要么以现有产业链为基础,逐步另起炉灶,寻找新的蓝海。

哪一条才是出路?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苹果产业链中,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零部件价值占比。

最高的是美国自己,提供芯片等核心零部件,价值占比33%;

第二名是韩国,提供屏幕、内存等重要零部件,价值占比29%;

第三名日本,提供马达、内存等次重要零部件,价值占比10%;

第四名中国台湾,提供一部分次重要零部件和A17芯片代工等服务,价值占比9%。

作为美国主导的产业链,不可能有别的经济体获利超过美国,所以就零部件价值占比而言,其他经济体再怎么努力,也只能达到韩国的位置,29%,约151.67美元。

这就是“果链”内部的天花板了。

但韩国乃至日本的份额,对中国来说是不可能拿到的,这与技术好坏无关,而是地缘政治下,产业分工的结果。

80-90年代,由赤松要在50年前提出的“雁行理论”在日本风靡一时,根据这个学说,日本是西太平洋地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是雁群的头领,是为头雁,属于第一层次,掌握核心生产力;

第二层次是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这“亚洲四小龙”,掌握部分核心生产力,承接日本的技术和产业转移,给日本做配套;

第三层次是东南亚,提供劳动力和资源,并承接前面两个层次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做配套中的配套;

最后是中国大陆,是为尾雁,只充当廉价原材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虽然日本没有推行“雁行模式”,但美国主导下的西太地区产业分工,事实上是“雁行模式”,“果链”就是典型。

第一层次的品牌、技术和核心技术,由美国掌握,美国的份额可不止供应链的33%,还有苹果公司自身的收入,2022年,苹果净利润高达998亿美元,已经和华为的全年销售额相当了。

日韩台给苹果提供一些重要或次重要零部件,作为核心供应商,是为第二层次;

中国大陆再提供一些次重要零部件,以及负责组装,并成为苹果的一大市场,是为第三层次。

还有东南亚,也承接一些苹果订单,但不多,主要作为市场,是为第四层次。

现实和当年日本的设想存在一定的区别,那就是中国爬到了第三层次,如果想继续上升到第二层次,是不可能的,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美国吃了肉,当然会给小弟喝点汤。

中国不是美国小弟,没有美国驻军,也不允许美国大量入股核心企业,自然喝不到这碗汤,第三层次已经到顶了。

即使我们愿意做美国小弟,经济上也是不划算的。

汤已经大部分给了日韩和台湾地区,我们又能分到多少?无非是沿海能得到一丁点,广大内陆连汤味都闻不到,对整个国家而言,完全是聊胜于无。

也许有的人会拿特斯拉来反驳,但要知道,特斯拉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案例,它在入华前不仅连年亏损,而且深陷产能不足的泥潭,我们这边有完善的产业链和即将爆发的电动车市场,这么多因素叠加,才有了议价底气,让特斯拉承诺大部分零部件国产化。

然而这只是特殊案例,不能指望太多剑走偏锋的事,并且即使是特斯拉产业链,收益大头也是美国人拿走了,我们供应商再多也只算是喝汤。

以中国的体量,不能只喝汤,必须得吃肉。

于是我们唯有走第二条路:以现有产业链为基础,一边稳住,一边找寻新蓝海,这条路的两个关键点缺一不可。

寻找新蓝海,向中高端突破的重任,就手机品牌来说,目前只有华为能担此重任。

我在查资料时惊喜地发现,即使是今年,华为在欧洲的市场份额竟然还有3.8%,在被极限制裁好几年,美系APP被限制使用的情况下,还能有这个份额,充分证明了其强大的品牌力,即使在欧洲,也俘获了一批死忠粉。

在品牌力不愁的情况下,技术和生态是唯二的障碍。

随着Mate60的回归,技术突破已成定局,国内的生态也不成问题,其国产化率高达90%,未来还有提升空间。

这个数字是我们在“果链”上无论如何努力卷,也达不到的,前面说过,在苹果手机中,连美国的零部件价值比例都只有33%,苹果怎么可能允许中国,这样一个外来户达到90%,这不是技术上能不能做到的问题,甚至不需要从地缘政治层面思考,仅仅就商业风险而言,就不会允许。

而90%的国产化率不仅让诸多国内供应商受益,还能带来大量的中高质量就业,哪怕是流水线的待遇也好得多,欧菲光的满血复活,歌尔声学的扩招就是典型。

当然,生态在未来依然是棘手的难题,如果要真正回到当初的巅峰,必须把鸿蒙生态做起来,生态这玩意,永远是第一名吃肉,第二名喝汤,不存在第三名,如何打破iOS和安卓的夹击,让我们拭目以待。

9月初,华为启动了重返国外市场的计划,但这肯定不是一年半载的功夫,所以短期内,苹果还不会在海外市场受到太大冲击的原因,这也是当前还要加强和苹果合作的原因。

过去十年,中国大陆和苹果的关系总体是合作,大陆有劳动力、有一定的供应链、有庞大的市场,但是缺订单、缺技术,苹果有技术有资金,有供货和市场需求,双方一拍即合,互补性极强,这也是双方合作的蜜月期;

但随着中国在产业链上开始爬升,希望攻克更多高技术环节,并树立自己的品牌,双方的关系发生了改变,由完全的合作变成了半竞争半合作。

对于苹果产业链会不会完全撤出,我认为短期内不会,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大陆和苹果的关系,会类似于现在三星和苹果的关系。

三星既是苹果的竞争对手,又是苹果的供应商,苹果想摆脱三星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根本做不到,同理,苹果也一直想摆脱对高通的依赖,同样做不到,只能继续合作。

全球化早就证明了互利共赢、优势互补才是最佳模式,强如苹果,许多事情也没法自己干。

然而,不会完全撤出,不代表大部分不会,就如我们想摆脱对美国依赖一样,苹果也想在生产上多一道保险,所以还是会极力推动更多环节外移。

不过其前景远没有某些人预测得那么美好,尤其是作为重点备胎的印度,我在早前别的文章里说过,印度是不会遵守西方规则的,也不想融入西方体系,而是重新印度化,连国名都要改成“巴拉特”。

中国在乎外资,根源是我们选择了融入西方主导的体系,巴拉特就没想过西方体系,哪来在乎外资的必要,反而越给外资找茬,莫迪的选票越多。

前段时间,偶然读到宁南山的一篇文章,内容大致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产业向内陆转移,和向国外的转移,两者是在同时进行的。

只不过向内陆转移的速度,比向国外转移的速度更快,至少在过去五年是如此,如果这个速度能够保持,就能保住大部分的产业,再加上新开发的产业,即可抵消产业链外移的影响,完成产业升级。

向内陆和向外的比拼,是一场马拉松式的赛跑。

而“果链”的外移,和华为等国产企业的努力崛起,正是这场马拉松式赛跑的缩影。

前半程我们远远落后,来到比赛中段,终于发力追了上来。

现在,比赛即将进入后半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