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际舆论压力,以色列为何坚决拒绝停火?专家解读

面对国际舆论压力,以色列为何坚决拒绝停火?专家解读

00:00
08:41

巴以新一轮冲突愈演愈烈。

据新华社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0月28日晚说,随着27日晚以军更多地面部队进入加沙地带,以军针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第二阶段战争”已经开始。

本月7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爆发新一轮军事冲突,哈马斯当天对以色列发起军事行动,以军则对加沙地带展开多轮空袭。如今以色列以相对有限的规模在加沙地带展开地面攻击。此轮冲突已造成巴以双方近万人死亡。

随着加沙战事持续,多方呼吁立即停火以缓解人道主义危机,但以色列方面态度依然坚定,“坚决拒绝”停火,誓要彻底消灭哈马斯。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王晋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以色列拒绝停火的原因在于,哈马斯此次突袭造成以色列重大损失,内塔尼亚胡和情报部门面临国内巨大的舆论压力,至少短期内不会接受停火协议。对于国际社会而言,当前最需要做的是敦促各方停火,尽快重启巴以和平谈判。

出于三个原因

以军尚未开展大规模地面进攻

新京报:以色列国防部长约亚夫·加兰特此前表示,以色列将在加沙地带展开长期地面行动。为何截至目前以军尚未发动大规模地面进攻?

王晋:以军多次推迟地面进攻,直到最近才开始以相对有限的规模展开,主要有三点原因。

首先,以色列面临国际社会的压力。国际社会呼吁以色列不要进行大规模地面进攻,以免造成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因此,以色列在展开军事行动前必须要考虑可能会出现的人道主义危机的后果。

其次,地面进攻需要准备。在发动军事行动之前,以色列需部署军事力量,包括集结预备役人员、军队进驻前线阵地以及收集相关的情报信息等。像27日晚以军的地面行动是在夜间快速进入加沙地带,而后又快速撤出,这表明以军是在试探性进攻,以判断哈马斯的火力。

此外,以色列需考虑如何解救人质。以色列国防军29日称,哈马斯在加沙地带扣押的以方人质数量升至239人,但这些人质现在的情况如何,以色列需要考虑。

新京报:以色列称其最终目标是消灭哈马斯、在加沙地带建立新的“安全政权”。这一目标能够达成吗?

王晋:要实现消灭哈马斯的目标,以色列仍面临几个困难。首先,哈马斯本身是一个组织,但它更多是一种思想,以色列很难完全消灭一种思想。尤其在当前以色列强力封锁加沙,还推进控制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土地的情况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失去和平谈判的平台,双方很难重新寻找到和平机制,要“消灭哈马斯”的说法更多是一种政治宣传口号。

受多重因素影响,以色列何时以及能否剿灭哈马斯仍然存疑。以色列是否开展大规模军事行动取决于很多因素,例如美国方面的军事支援是否充足,以色列与哈马斯作战遭受的人员伤亡代价是否在以色列承受范围内,以及周边国家(如黎巴嫩真主党)是否会对以色列发动袭击等。因此,以色列能否完全如宣传所说的消灭哈马斯,仍然存疑。

新一轮巴以冲突外溢风险加大

新京报:近期,黎巴嫩真主党和也门、伊拉克、叙利亚等国一些武装组织对以色列以及美军目标的袭击事件越发频繁。冲突外溢的风险引发外界担忧,新一轮巴以冲突有可能引发更广泛的地区冲突吗?

王晋:有可能。一方面,过去信息传播速度较慢,有些地区的风险可能较难外溢,但现在是全球资讯化的时代,社交平台提供了信息快速传播的渠道。通过社交平台,加沙地带人们的困苦得以呈现在世界面前,这些信息对一些组织等产生刺激,比如黎巴嫩真主党、伊拉克等,他们可能会采取行动,使冲突外溢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在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等地区也居住着大量巴勒斯坦人,他们可能会发动反攻,使得新一轮巴以冲突的范围扩散。此前,已有巴勒斯坦人向以色列军事基地和犹太人定居点发动进攻。

此外,包括约旦、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国内也会出现大量抗议示威游行,这些抗议示威游行也有可能转化成社会压力,进而通过向政府施压来影响相关决策。

新京报: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关系急剧恶化。随着巴以冲突进一步演变,地区国家可能会采取哪些行动?

王晋:此轮冲突爆发后,中东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之间的官方渠道受阻。以色列此前已与埃及、约旦等中东阿拉伯国家实现关系正常化,这些国家恐怕不会与以色列断交,而其他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外交关系正常化的谈判按下暂停键,并且一定时间内难以重启。

对于地区国家而言,大体上会采取两种措施:一是召开国际性、地区性会议或者出席国际场合发表倡议、声明或者文件,以此表达对巴勒斯坦人的支持和对以色列军事行动的反对,如阿盟、伊斯兰合作组织委员会和联合国会议等;二是通过一些民间团体尝试向加沙地带运送一些救援物资。总的来说,措施主要集中在政治外交领域。

新京报:美国总统拜登29日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举行会谈。拜登重申,以色列有权利和责任保护其公民“免受恐怖主义之害”,但必须以符合国际人道法、保护平民的方式行事。这一最新表态与最初美国一味支持以色列有所改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王晋:美国态度改变的原因在于,需要在支持以色列的同时顾及美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一方面,美国公开力挺以色列,希望维系美以“不破同盟”的传统关系,因而在以色列军事行动继续的情况下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以色列也需要美国大量的军事援助。未来,美国很可能会继续为以色列提供军事支持。

另一方面,美国也希望以色列能够保持克制,避免新一轮巴以冲突升级导致美国中东政策的失败,让美国无法拉拢阿拉伯国家,所以美国也在斡旋,希望能够得到阿拉伯国家的谅解,并最大程度减轻此轮冲突对于美国和阿拉伯国家关系的伤害。

遭遇重大失误

以色列“坚决拒绝”停火

新京报:随着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不断加剧,国际社会谴责以色列的声音越来越多,但以色列方面仍“坚决拒绝”停火,是什么原因促使以色列态度如此坚决?

王晋:以色列这么决绝的原因在于,哈马斯此次突袭造成了以色列1948年建国以来最大的损失,引发以色列国内民众舆论的强烈抨击。此外,以色列政府和情报机构遭遇重大失误,可能没能侦测到会出现针对以色列大规模的攻击,在此背景下,以色列军方和情报机构面临巨大压力,因此也必须要采取措施。所以,以色列短期内不会接受停火倡议。

新京报:当前,避免加沙陷入更加严重灾难的解决方案有哪些?国际社会能做些什么?

王晋:首先,缓解人道主义危机需要形成国际共识。加沙地带情况特殊,虽然现在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运抵加沙地带,但这里的人却不能自由进出。第二,国际社会目前尚缺少完善的人道主义救助机制。加沙地带200多万人需要大量物资,每次几十辆卡车的运送远远不够。第三,保证物资运输渠道畅通,比如建立安全通道或人道主义安全走廊。最后,要建立合适的分发机制,现在物资基本由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分发,但他们很难顾及所有加沙民众,尤其是加沙北部地区仍有许多民众仍未撤离,分发物资和救助仍然存在困难。对于国际社会而言,当前最需要做的是敦促各方停火,尽快重启巴以和平谈判。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