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延缓衰老、获取粮食和水 学术大咖在科学WE大会上还说了啥

如何延缓衰老、获取粮食和水 学术大咖在科学WE大会上还说了啥

00:00
05:48

10月28日,2023腾讯科学WE大会在北京展览馆举办。会上,腾讯发布了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作物种质库共同建造中的腾讯科技馆“数字种质库”,该“数字种质库”保存54万余份数据信息,将利用3D建模等技术,将国家作物种质库全品类种质资源进行数字化扫描,三维动态呈现。

腾讯首席探索官网大为在开场演讲中表示,“人类需要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提升所有关键领域的生产力,以应对‘食物、能源与水’等基础资源稀缺的重大挑战。”大会还邀请到两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高温超导研究奠基人之一赵忠贤、国家作物种质库主任钱前,两位诺奖得主——“石墨烯之父”安德烈·海姆、首颗系外行星发现者迪迪埃·奎洛茲,及“网状化学”领域开拓者奥马尔·亚基、世界衰老生物学权威琳达·帕特里奇、磁控固液相变材料开发者蒋乐伦同台分享。

腾讯科技馆“数字种质库”发布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作物种质库主任钱前现场回顾了我国水稻育种历经三次技术跨越。“种质创新是育种的灵魂”,钱前认为,“当下种业发展关键在于进一步提升种源创新效率,将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推动育种技术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将我国种质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育种创新优势。”

种质资源被誉为推动农业发展的“芯片”。此次发布的“数字种质库”还将展示太空水稻“小薇”等10种作物从萌发到结实的全程动态三维影像,能让公众不受时空限制,观察种子生长全生命周期状况。“数字种质库”是腾讯继公布打造“科技树”后,公开宣布落地的首个延展科普产品。

材料突破引领革命性应用

室温超导今年引发公众广泛关注。中国科学院院士、原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赵忠贤在大会现场介绍了超导体的特性及研究价值。赵忠贤团队取得了独立发现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体和发现临界温度可达55K的系列铁基超导体等科学突破,促进了全球高临界温度超导体的研究。“持续提高超导体临界温度、探索更适于应用的超导体材料和新工艺,将会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深刻变革。”赵忠贤介绍说。

“沙漠中的人们可以在家里使用太阳能驱动的水收集器,从空气中提取出足够一家日常所需的用水量,摆脱对自来水管网的依赖。”“网状化学”领域开拓者奥马尔·亚基分享了他发明的金属有机框架、共价有机框架等目前已知多孔性最强的新材料。他和团队基于MOF设计了人类历史上首个能从低湿度环境中捕捉、在低温下释放并输送饮用水的装置,每公斤MOF每天能产出1升水。这一装置已落地应用,用于缓解全球的水资源压力。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石墨烯之父”安德烈·海姆现场讲述了他和同事们如何通过“撕胶带”的剥离技术获得了石墨烯。石墨烯的厚度只有一张纸的几百万分之一,却拥有比铁强200倍的纳米级强度,但又具备较强的伸缩性;它对气体和液体具有极强的防渗透性且拥有优于铜的导热、导电性能。“这一材料可在未来10到20年带来诸多行业的革命”。安德烈·海姆表示,其团队与来自中国深圳的研究人员合作,成功将石墨烯作为“点金石”,从只含有十亿分之几黄金的废料溶液中提取出黄金。

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蒋乐伦教授展示了团队开发的磁控固液相变材料。该材料融合了固态与液态金属的优势,固态时具备较高刚度和高负载能力,液态时则可以像水一样自如形变。该材料不仅能通过合金化调节温度控制形态相变,也可以通过外磁场来控制其运动、变形、分裂、愈合等形态变动。蒋乐伦举例:“微型磁控固液相变机器人可以在无线磁场控制下进入人体,完成靶向药物运送、异物清除等医疗任务。”

探究延缓衰老方法

“地球上不再有生命起源,只有生命繁衍。”因探测到第一颗系外行星飞马座51b荣获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迪迪埃·奎洛兹,在大会上分享了团队持续开发天文仪器和技术,发现数千颗行星的探测方式和研究进展。“我们通过测量行星体积、质量、温度,以及研究大气层,寻找并探测适合远程研究生命的类地行星系统。”“40亿年前,地球地表的化学反应生成了能够诱发生命起源的物质。现在的地球不再具备从物质转化为生命的条件。”研究宇宙天体,探测其他行星上的生命起源事件,可以帮我们找到地球生命起源的答案。

世界衰老生物学权威琳达·帕特里奇认为,“可以利用药物保护人们免受与年龄有关的疾病的侵害,而不是等到这些与年龄有关的疾病先出现,再逐一治疗。”她通过动物饮食限制实验,探究衰老的基本机制和复杂过程。她提出用雷帕霉素复合药进行靶向预防,从而延缓不止一种老年疾病的发生,甚至彻底阻止它们。帕特里奇强调:“我们不是为了延长生命的持续时间,而是要解决越来越长的生命末期中的健康状况问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