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P4】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0【P4】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00:00
07:33

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五四运动后,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中国人民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爆发的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给世界人民解放事业开辟了广大的可能性和现实的道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1919年3月,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成立。它积极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建立共产党。五四运动后的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发展的历史,就是在上述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下展开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后,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成为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领导权的变化,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1921年,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从此,中国人民就有了前进的主心骨,中国人民在精神上就由被动变为主动,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从此,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民继续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后来又增加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这三者,就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推翻“三座大山”,就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
在这个阶段,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建国方案。第一种方案先由北洋军阀 后由国民党统治集团代表,主张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使中国社会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第二种方案由某些中间派别或中间人士代表,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社会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第三种方案由中国共产党代表,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走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步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路。这三种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实践中反复地受到检验。结果是:第一种方案被中国人民抛弃,其代表者的统治被推翻;第二种方案没有得到中国人民的赞同,其代表者的多数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只有第三种方案最终赢得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在内的拥护。由此可见,中国人民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接受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具有历史必然性。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从而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开辟了道路。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也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实践充分说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就不可能实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