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卫生和益生菌
我们都想保护自己和家人不受危害侵袭。谁也不会自愿染上沙门氏菌
或者幽门螺杆菌,更没有谁想让肚子里住满了“发胖”菌或者能引起糖尿
病和抑郁症的微生物。只有我们自己才能保护自己:吃生食的时候要格外
小心,也不要随意亲吻陌生人,手上碰完致病源后要用热水好好地冲洗。
总之最有效的保护方法就是清洁、清洁、清洁。但是这里所说的清洁可不
是通常意义上的那种一尘不染。
你可以把肠道里的清洁类比为树林里的清洁。再有洁癖的人也不可能
想要拿块抹布把一片树林擦个遍。如果一片树林生态平衡,那么它就是清
洁的。这种生态的平衡也可以通过人工来促成,比如在这里种些新树,希
望它们可以茁壮成长。甚至你也可以挑一些自己喜欢的植被,然后悉心照
料它,帮助它生根发芽。有的时候树林里也会有一些烦人的害虫,这时候
就需要好好权衡一下,情况真的严重的话还得用上化学制品。杀虫剂虽然
在对付害虫方面真的可以立竿见影,但是千万不要拿它当空气清新剂,没
事就喷两下子。
清洁卫生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但是什么是真的需要清洁
的,什么又是过分清洁呢?给身体里面做保洁主要有三个利器:抗生素、
益生菌和益生元。益生菌(probiotics)一词最早源于希腊语“for
life”,意思是对生命有益。它是指可以食用的、对健康有益的活性微生
物。益生元一词也来自希腊语“before life”,意思是在生命之前。它
是指可以在大肠里刺激益生菌活化或生长的食物。而抗生素的希腊语
是“Anti bios”,意思是“反对生命”,所以抗生素的作用是把所有细
菌杀光,坏细菌自然也会被消灭掉。
日常清洁,到底多干净才行?
干净的感觉其实大部分是在脑子里面产生的。薄荷糖清凉宜人,擦过
的窗户干净明亮,洗完澡后躺在新换的床单上,干净的感觉真是天堂般的
美好。我们喜欢闻肥皂的味道,喜欢触摸光滑的表面,喜欢消毒剂带来的
安全感——安全地远离一个看不见的病菌世界。
130年以前在欧洲,人们发现肺结核原来是由细菌引起的。这是细菌
第一次走进公众的视线,以一种有害、危险而又看不见摸不到的形象为人
们所认识。很快欧洲颁布了新的规定:病人必须隔离开,避免传染给其他
人;学校里开始严禁吐痰;亲密接触最好避免,共用一块手帕更是绝不提
倡;另外亲吻仅限于“恋人间的情不自禁”。这些规定听起来有点滑稽,
但到今天它已经深深包含在了社会秩序的方方面面:就是从那时起,吐痰
被认为是一种没教养的行为,毛巾和牙刷变成了严格的私人物品,与其他
国家文化相比,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也大得多。
通过禁止随地吐痰就可以阻止一个致命疾病的传播,确实是件该提倡
的事。这条规矩于是就深深地烙在了人们的脑海里,不遵守它的人会被人
讨厌,因为他危害到了别人的健康。于是一代传一代,不随地吐痰成了社
会的基本准则。保持个人的清洁卫生也在社会上推广开来,人们努力给乱
糟糟的生活带来一些秩序。汉高公司[ 1 ] ( Henkel ) 有句话说得
好:“垃圾只是东西放错了地方而已。”
在那时候,去浴场洗澡还只是富人们才可以享受的,直到20世纪初在
德国,医生规定每个人每周必须洗一次澡。大公司开始给自己的员工建淋
浴间,并免费提供肥皂和浴巾。其实从1950年开始每周洗一次澡的规定才
真正地得以实施起来。老百姓们一般都是每周六洗澡,一大家人用同一盆
水,因为爸爸工作最辛苦,所以爸爸可以先洗,爸爸洗完了其他人再一个
接一个地洗。那时候人们对清洁的认识还停留在除脏和除臭。随着社会的
发展,清洁的概念也变得越来越抽象。现在让哪家人用一盆水洗澡根本就
是不可想象的事。除了洗掉能看见的污垢,我们打扫卫生的时候还会用消
毒剂来擦拭,尽管擦前擦后肉眼看不出任何变化,但是没人会质疑这个钱
花得值不值。
翻开报纸、打开广播,到处都是些耸人听闻的新闻,比如今年又有什
么危险的流感病毒啦,哪里又发现抗药性的细菌新品种啦,或者哪家食品
厂又爆出了大肠杆菌的丑闻了。好像到处都是看不见的危险,处处都有地
雷。今天这个因为大肠杆菌不吃沙拉了,明天那个决定去洗“全
[1] 德国汉高公司,1876年9月26日创建,世界500强公司之一。汉高公司的业务重点在于应用化学。
身消毒浴”,每个人都用不同的方法来安抚自己内心对病菌的恐惧。
在我们评判每个人做得对与错之前,应该先弄清楚,这些恐惧到底源自何
方。
有洁癖的人在打扫卫生的时候就只遵循着一个原则——扫除一切、杀
死一切,虽然也不知道杀死了什么,但是肯定那不是好东西。事实上这样
彻底打扫的时候确实杀死了所有的东西,不仅仅有坏的,还有好的。这种
清洁方式实在是不可取。事实上,一个国家越干净,那个国家患过敏和免
疫系统疾病的人就越多。一个家越是干净无菌,这家人患过敏和免疫系统
疾病的可能性就越高。三十年前在德国,差不多每十个人里面才有一个人
患有某种过敏症,而今天,每三个人里面就有一个过敏的。但是相比之
下,细菌感染致病的比例却没有下降。今天的科学研究给打扫卫生带来了
新的定义,干净并不是指要把有害的细菌都赶尽杀绝。
这个世界95%以上的细菌都对我们无害,而且其中的很多甚至还对我
们有益。其实一般家庭里面根本就用不到消毒剂,除非家里有人得了传染
病,或者狗狗在客厅地板上拉了一坨大便。那要是生了病的狗狗在地板上
拉了一坨大便怎么办?那你就尽情发挥想象力作(读一声)吧,蒸汽吸尘
器,小型喷火器,实在不行用消毒液把家里淹了……我开玩笑的,你可要
悠着点儿啊……如果家里地板上只是有几只鞋印,那在水里加几滴清洁剂
就已经可以清除掉地板上90%的细菌了。这样无害的地板居民还有机会再
重建家园,至于坏的细菌本来就少,这样一拖应该就所剩无几了。
所以打扫卫生的意义在于有效减少细菌数量,而不是完全消灭它们。
即使是坏的细菌也可以为我们所用,比如它可以帮我们训练一下免疫系
统。比如洗碗池里的几千个沙门氏菌对于免疫系统来说就是参观动物园,
只有当沙门氏菌繁殖过快的时候,它才开始变得危险。有害细菌会大量繁
殖的三个条件包括:封闭的空间、潮湿温暖的环境和唾手可得的养料。为
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可以提供给你们几个简单又实用的生活小窍
门:稀释、烘干、温度和清洁。
稀释
稀释这种方法也常被应用在实验室里。在实验室里,我们用液体把细
菌稀释到不同浓度,然后滴在螟蛾幼虫的身上,如果它生病了就会变色。
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细菌从什么浓度会让螟蛾幼虫开始产生
病变,有的细菌从每滴1000个就开始导致病变,有的从每滴1000万个才开
始有反应。
在日常家务里,清洗瓜果蔬菜也是用了稀释的方法。通过水洗,从泥
土中带上来的大部分细菌都被冲掉了,剩下的那一点点也已不成气候。在
韩国,主妇们还会在淘菜的水里加一点点醋,让细菌在这种酸性环境里日
子更难过一点。另外,给房间通风也是应用了稀释的方法。
如果餐具冲洗完了以后你又用洗碗布在上面抹了一圈的话,可能这个
意图是好的,但是实际效果就跟你用舌头在盘子上又舔了一圈一样。因为
洗碗布温暖、潮湿,里面充满了细小的食物残渣,听上去是不是很像微生
物的天堂。要是你在显微镜下观察过洗碗布的话,估计你这辈子用它的时
候都会有心理阴影了。
所以洗碗布只适合用来擦洗掉碗碟上大块的污渍,之后一定要用水再
好好地把餐具冲一下。厨房里的抹布、手巾也是一样的,一定要彻底清洗
干净之后晾干,否则它们也会成为细菌完美的大本营。
烘干
细菌在干燥的表面是没法繁殖的,有的细菌甚至会旱死。刚刚擦过的
地板在干了以后是最干净的。用墩布拖过的地板再进行烘干是最干净的。
香体剂的使用也是同样的道理,腋下涂完香体剂以后不利于细菌繁殖,于
是体臭自然就淡了。干燥真的是件美好的事。食物适当地烘干以后就可以
保存很久的时间都不会坏,比如面条、麦片、饼干、葡萄干、红豆和肉干
都是运用了这个储存技巧。
温度
大自然每年都会好好地冻上那么一段时间,那就是冬天。对细菌来说
这是每年最难熬的日子。用冰箱储存食物,我们可以让细菌的日子每天都
像冬天一样难过。但是冰箱里总是存放着各种各样的食物,即使温度低一
点,也还是细菌的天堂,所以冰箱里的温度最高不能超过5度。
不止低温,高温对细菌的打击更是毁灭性的。大部分的东西在常温下
洗洗就可以了,这是运用了之前说过的稀释的原理。但是处理厨房抹布、
内衣或者病号的衣物时,除了稀释,不妨再用高温(60摄氏度以上)加一
道保险栓吧。超过40摄氏度大部分的大肠杆菌就会死掉,而到了70摄氏度
的时候就连顽固的沙门氏菌也会挂掉。
清洁
“清洁”是指把表面的一层由油脂和蛋白质组成的薄膜清除掉。这样
所有包裹在这层薄膜里,或者藏在薄膜下的细菌就可以一并被带走了。
“清洁”这件事可简单可复杂。大多数情况下清水加清洁剂就够了,
但有的时候却必须要做到极致。比如药厂的流水线,尤其是直接要注射进
静脉的针剂,一个细菌都不可以有。药理试验室经常用碘来消毒,因为碘
可以升华。升华就是指固体碘在加热后不经过液态就直接气化。加热后的
碘升华成蓝紫色的蒸汽,把整个实验室都笼罩了起来。
这才只是第一步而已,因为碘还可以凝华。只要把温度冷却下来,弥
漫在整个房间的碘蒸气就会直接凝结成固体,一颗颗微小的晶体把细菌包
裹在里面然后坠落到台面上、地面上。这时工作人员就会穿着无菌服,穿
过好几层空气消毒闸门,进到实验室把碘晶体清扫干净。
我们涂手霜的时候用的其实是同样的原理:细菌可以被牢牢地锁在这
层油脂里,我们洗手的时候就可以把它们和油脂层一并洗掉。如果是皮肤
自己的油脂,那不要用肥皂光用水就够了,这样也可以保护油脂层不会被
完全破坏掉,洗完手后它很快就又可以修复起来。太频繁地洗手或洗澡是
没有意义的。要是把起保护作用的油脂膜完全洗掉了的话,会让皮肤毫无
防备地完全暴露在周围的环境中。这个时候要是有腥秽的细菌入侵进来,
出汗时气味就会变得更重。于是再洗,更臭,简直是噩梦般的恶性循环。
新方法
一个来自根特[1]的科研小组想出了一个治疗汗臭的新方法——用细菌
来对付细菌。他们给试验对象的腋下消毒后,涂上无臭无味的细菌,几分
钟后试验对象就可以穿上衣服回家了。这个试验对象还必须定期回到实验
室,接受专家的审查,审查的方式很简单,就是抬起膀子让人闻他的腋
下。第一批试验结果还是相当不错的,在不少人身上,中性味道的细菌都
可以把臭味细菌成功驱赶走。
现在迪伦市[2]的公共厕所也用上了这个方法来对付厕所里的熏天臭
气。有一家公司生产出了一种细菌组合剂,可以在打扫卫生时当作普通的
清洁剂来使用。这个组合剂里的细菌全都是没有味道的,它们可以通过繁
殖扩散来驱赶发出臭味的细菌。用这个方法来清洁卫生设施简直是太棒
了,只可惜这家公司不愿意透露这个细菌试剂的配方,这样我们就没法对
它进行全面的科学测评。不管怎么说,至少到目前为止迪伦市公共厕所的
改造项目进行得还是相当顺利的。
这种新概念的清洁方式又印证了之前我所说的话:干净不是指一个细
菌都不留,干净是指优化细菌组合,让有益的细菌始终占上风。换句话说
就是,消灭真正危险的细菌,有意识地栽培有益的细菌。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