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施沛和《祖剂》
下一点施沛和他的《祖剂》,这就涉及到外国同学,各位学方剂的时候都是采用什么方法?背方歌,因为你是中国人。我最喜欢的是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方歌“麻黄附子细辛汤,发表温经两法彰。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反热曷能康。”平仄得当。------方歌谁创造的?汪昂创造的,他的《汤头歌诀》。其中最优美的就是麻黄附子细辛汤,我早年以为这就是重要途径。但我要说的是,各位,背方歌这个方法,只是针对中国同学,还是对喜欢古诗的同学。因为我是背《长恨歌》、《琵琶行》出身的,现代诗我也能背,郭沫若的《女神》。但我们还有大量外国学者,所以方歌不能普遍适用。大家读莎士比亚的诗时候,一点美都读不出来--------外国人读我们的书也是这样。文化差异这么大,要求外国学生背方歌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也需要给人家设计方法。所以我们看,明代有个施沛,他怎么来总结方剂学习方法?类方!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注意,你觉得这种模式有没有必要探讨?我觉得有必要。许老师不再是你们的年龄,我像你们这么大,20多岁的时候那是全盛时期,方歌我都能背。但现在不行,我觉得这个模式对于上岁数的人适用。比如桂枝汤类方:桂枝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小建中,当归四逆汤,这种方法希望你们借鉴,我们完全可以把方子归类。这不止施沛先生一个人,后来还有个徐灵胎先生又出了一个类方,有个《伤寒论类方》,不只是在用类方,提出“不类病而类方”,他说病没完,类不了。当我把施沛、徐灵胎的方一张一张铺在地板上,我忽然发现,他们像一个人,就是门捷列夫,门捷列夫搞过一个元素周期表,有的元素虽然没有发现,但按照规律,它应该是朝那个方向发展并存在的。施沛、徐灵胎他们在做的是,不但帮助记忆不好的人学习、记忆,也在预测方向。比如说六味地黄丸类方,大家可以想象,金匮肾气,知柏地黄,他是在想有这么个群体的人,这类人就适合吃这类方子,比方说,当喜欢吃这类方子的人肝郁了,怎么办?应该向一贯煎发展,绝不会向逍遥散发展。这类方里压根没有逍遥散的位置。所以类方,不只是加强记忆力。--------那天有人说:“怎么许文忠以前对魏之琇特别钟情,怎么转向施沛了?”各位,读一读书就知道施沛可不是一般人。各位知道李中梓,可能不知道施沛。我在施沛的书里看见一段话,说有一次,我和李中梓过桥,我俩在讨论一个什么什么病。哎呀,不得了,这俩人怎么在一起?我迅速搜索,又追踪李中梓的著作,找出来了。有一次李中梓看病,说:“这个病我治不了,你必须请我们郡的施先生。”各位,不能说施先生比李中梓高,但确实是英雄拜英雄,惺惺惜惺惺。------------希望你们关注类方。这个地方绝不可能给逍遥散留位置。就是说,它发展成肝郁,也是有一个界限。就算你非要加柴胡,也是修正过的柴胡。(同学说:盐炒柴胡。)什么?盐炒柴胡?我只能说,同学你很好学,但你没有师承,你需要一个好的老师。盐炒柴胡在中医界应该没有先例。你可以用醋柴胡、鳖血浸柴胡,哪怕你用人中白浸柴胡,都可以。这个情形,我之所以向大家推荐这个,是因为它能给你们提供一个,你说是框架也好,结构也好。就是说你们可以掌握一种方法,什么方法呢?当没有老师跟着你,你也不会犯错误。我记得看《西游记》的时候,孙悟空要走,在地上画了一个圈,说:“你不出我这个圈什么事没有”各位,我刚才举的例子是柴胡,这样的例子随手可见。比如说各位,四物汤类方,各位你们设想一下,它就是怎么发展,四物汤也难得与承气汤合并,它几乎不会有大黄,或者极少见大黄,为什么?因为四物汤主要治血病、调经,精血归脾统摄。脾和大黄构成什么关系?大黄肯定能损伤脾土,损伤脾土势必会影响月经。有的学者说:“什么类方,分明就是古人的体质。”我觉得这种说法有一部分是正确的。总吃六味地黄丸的是肾虚体质,无论怎么发展不容易走向柴胡,因为柴胡是深动元气,以前讲肾虚的人吃了柴胡,副作用可能是高血压,相信不相信?高血压如果本来就存在肾虚,再随便吃柴胡?所以大家平时要注意这个,这个可以帮助大家在你所在的地区迅速建立你的医疗系统,同时大家可以少害人,谁都不知道害谁,给老父亲吃了没准血压上去了。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