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1953年2月,毛主席到达南京,在江苏省委第二书记江渭清等人的陪同下,毛主席怀着敬重的心情,去拜谒了中山陵。
然而就在毛主席走到高处俯瞰南京城时,却神色凝重地对江渭清说了一句话。
“中山陵的树,可都是国民党种的吧?”
彼时走在毛主席身后的江渭清瞬间就明白了这句话背后的意义,他向毛主席表示,自己知道应该怎么处理。
随后两人之间居然还定下了“君子协定”。毛主席为何会说出这句话?他和江渭清又约定了什么呢?
中山陵之行
坐落在南京紫金山南麓的中山陵,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从外表上来看,中山陵气势磅礴,也非常具有民国的建筑特色。
1953年2月22日,毛主席来到了南京考察。他先是在玄武湖附近和各位干部短暂地见了一面,随后毛主席又决定去拜谒中山陵。
2月23日上午,毛主席所乘坐的车队缓缓驶进了中山陵。一路上,毛主席的心情都很好,他拒绝了陈毅元帅的搀扶,步履矫健地往陵门走。
在这中间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小插曲。
原本当地考虑到了毛主席的安全以及便利问题,所以打算让他们一行人走一旁的小路进入陵门的。
但是毛主席却表示,前来拜谒孙中山先生,怎么可以放着阳光大道不走,反而要去挤小路,这成何体统!
毛主席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搞特殊,而是和普通大众一样,从大路上一步一步走进了祭堂。
向孙中山先生敬献了花圈之后,毛主席又在墓室中停留了很久。因为他看到了墙壁上刻着的《建国大纲》。
祭堂外部是一处大平台,在一字一句看完《建国大纲》之后,毛主席踱步来到了平台最高处。
然而当他往下看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却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目之所及的南京城被灰色笼罩着,让人感到了无尽的荒凉和压抑,整个城市仿佛都处于凄凉中,丝毫没有生机。
反观中山陵,却种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和暗无生机的南京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看到这一幕,毛主席的心情瞬间就变得有些低落,随后他像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转头和跟在自己身后的江渭清说道;“中山陵的这些树,都是国民党种的吧?”
时任江苏省委第二书记的江渭清突然被点名,他点了点头,回答了主席的话,表示这些杉树和梧桐树,都是在南京解放之后,陆陆续续种下的。
毛主席听完,又缓缓表示:“那为什么我们共产党不把整个南京城都绿化起来呢?”
能够担任江苏省的书记,江渭清自然也是个聪明人,他明白这句话中的含义,当即就和毛主席定下了一个“君子协定”。
江渭清承诺,他会亲自去做这项工作,等到毛主席下次再来南京,一定会看到南京城内旧貌换新颜。
看着满眼葱绿、充满了生机的中山陵,江渭清也觉得,南京城内和它的差别的确太大。在毛主席离开南京之后,他也迅速将此事提到了日程中。
毕竟他已经和毛主席打过了保票,他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焕然一新的南京
其实当时除了江渭清之外,随同的一行人在听到主席的那番话之后也深受触动。
有人认为,中山陵的这些树是国民党种下的,是为了纪念逝去的孙中山先生。
而主席提到的在南京城内搞绿化,则是给当时的老百姓以生的希望,尤其是南京解放之后,老百姓更需要一些精神上的支撑。
这一看法让在场的人无不为毛主席的周到考虑而折服。
在接到这个任务之后,江渭清也和时任江苏省委第一书记的谭震林,汇报了当时在中山陵和主席交谈的情况。从谭震林的口中,江渭清也了解到了毛主席的另一番用意。
和毛主席一样,谭震林也来自湖南,而湖南人一直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那就是在自家的院子周围种下树木,百年之后树木郁郁葱葱,家族也会兴旺起来。
而毛主席之所以会在中山陵提出绿化南京城的建议,也是把南京当成了自己的家一样。他希望这里的人们都能安居乐业,充满希望地活着。
事实上,在视察南京之前,1952年10月份时,毛主席在徐州也同样做出了“绿化造林”的指示。他希望当地市委能够带领人民群众开荒种林,希望未来能看到满眼的绿水青山。
再往前追溯到井冈山时期,毛主席也曾专门和当地的村干部开会,做了植树造林的规划。
得知这些事情之后,江渭清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一定要圆满完成毛主席交代的任务的决心。
经过一番开会讨论,最后他们决定种植法国梧桐、雪松以及宝塔这三种树木。在全体市民和省委领导的共同努力之下,没过几年,南京的大道小路上都不再是光秃秃的,而是充满了绿色的生机。
除此之外,后来南京绿化行动的范围又扩大到了郊区,郊区的道路两旁也都种上了各种各样的树木。
江渭清做到了对毛主席的承诺,南京城内外到处都是青葱树木,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南京城的每一位市民的心情也都非常轻松。
后来南京还曾经在全国绿化城市的评比中荣登榜首,甚至扬名国外,惹得很多外国友人都前来参观。
江渭清亲眼目睹了南京城这一系列的变化,在高兴的同时,他也佩服于毛主席的高瞻远瞩。如果不是毛主席当初的建议,南京也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江渭清的心中,毛主席就是指明灯一样的存在,他甚至还在晚年所作的文章中直言,如果没有毛主席,中国人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冲破黑暗,见到光明。
江渭清眼里的毛主席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江渭清曾经在第三野战军以及华东野战军中担任过非常重要的职务。
南京解放后,江渭清又被派到了南京市担任副书记。之后在1953年,江渭清就接到了毛主席布置的“绿化南京任务”。
几年之后,毛主席果然按照当初约定好的时间,回到了南京。
他看到此时的南京城早已没有了当年的死气沉沉,城内外到处都被花草树木充斥着,生机盎然的样子让人很难和当初那个灰扑扑的小城联系在一起。
毛主席对江渭清的工作大加赞赏,也当面表扬了他为绿化南京做出的努力。不过江渭清却觉得,南京的脱胎换骨,最大的功臣应当数毛主席。
1958年9月,毛主席视察南京时,和江渭清也进行了一次长谈。
作为南京市委副书记,江渭清对这个城市的发展情况几乎了如指掌,因此毛主席就想通过江渭清,多了解了解南京。
在谈话的最后,毛主席还特意嘱咐江渭清,一定要做好榜样,保持住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要带领我们的党员同志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江渭清一直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在之后的工作中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对这个城市和这个城市的人民的一片赤诚。
不过江渭清虽然敬重毛主席,但他却也有着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曾经在“公共食堂”问题上,几乎所有人都同意继续在农村设立公共食堂,只有江渭清当着毛主席的面,大着胆子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他认为设立公共食堂有好几处弊端,其中包括公共食堂的浪费问题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各项损失等。
在听完江渭清的分析之后,毛主席很赞赏他“敢于说真话”的精神,并且在最后毛主席也根据江渭清的建议,将公共食堂解散了。
这一决定让当时的老百姓对中央领导人都非常感激。
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江渭清受到了打击,是毛主席派人将江渭清以及其他几位重要干部接到了北京,接到了自己身边,这一举动也使得江渭清的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
后来江渭清不仅成为了中央委员,还在毛主席的推荐下,前往江西省任职。
对江渭清而言,毛主席不仅仅是国家领导人那么简单。他是自己一生都要追随的榜样。同时他也觉得很幸运,在为人民服务的路上,能有毛主席这样的引路人。
结语
植树造林,利在当今,功在千秋。
作为新中国倡导绿化第一人,毛主席向来都十分重视植树造林的绿化事业。1958年时,他更是大力号召全国人民,要实现园林化和园田化,要让美好的自然环境回归到它原本的样子。
如今我们国家也始终都在大力倡导保护自然,无数的人都为此付出了不少努力。
事实证明,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只有生存的环境变好了,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而我们每个人也都应该时刻记住自己肩上的责任,把保护环境当成一生都要遵守的准则。
作者:栀叶
编辑:夜雨声烦
[1]沈伟华,徐九涛.毛泽东生态建设思想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汉字文化,2020:145-146.DOI:10.14014/j.cnki.cn11-2597/g2.2020.02.064.
[2]江玮.南京梧桐的前世今生[J].环境,2011:28-31.
[3]徐立刚.毛泽东在江苏的历史足迹[J].档案与建设,2003:26-29.
本文由“趣知史馆”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文章太肤浅
你这个最后话太多了,体验一点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