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 说说暴发于威县的义和团运动——苗庭宽

097 说说暴发于威县的义和团运动——苗庭宽

00:00
31:25

98集   说说暴发于威县的义和运动

今天说说暴发于威县的义和拳运动。义和团有多个称谓,一说义和拳、义和团事件、庚子事变,或贬称为“拳匪”、“拳乱”、“庚子拳乱”等等,它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在华人士包括在华传教士以及中国基督徒所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群众暴力运动。

第一个问题   事件形成的经过

公元1897年,山东冠县梨园屯村民与教堂因历史上的土地纠纷引起冲突,威县梅花拳师赵三多应村民阎书勤等人的邀请,前往救援。赵三多担心以梅花拳之名参加地方冲突会有麻烦,同时参加者不都是梅花拳弟子,便临时将梅花拳改名为义和拳。1898年6月,山东巡抚张汝梅上奏朝廷,认为义和拳本属乡团,建议“改拳勇为民团”,并明确说明义和拳就是“义和团”。这是清朝官员中首次将“义和拳”定名为“义和团”。

同年10月,赵三多等人在冠县蒋家庄竖起“扶清灭洋”的旗帜,发动“起义”,遭到清军的镇压而失败。次年,公元1899年,山东平原县知县蒋楷镇压义和团,当地义和拳首领李长水请求荏平、高唐等地的义和拳首领朱红灯支援,朱红灯在杠子李庄整齐队伍正式竖起了“天下义和拳兴清灭洋”旗帜。清朝政府派兵镇压,义和拳首领朱红灯、心诚和尚等人抓捕,后被山东巡抚毓贤杀害。1899年12月,袁世凯代替毓贤署理山东巡抚,开始血腥镇压复起的义和团。

在山东遭遇不利的情况下,义和团开始向直隶(河北)等地转移。1900年5月12日,涞水县高洛村发生教案,5月22日,义和团设伏击毙清军军官杨福同;同年5月27日,3万义和团占据涿州城。清政府由此派军队与义和团多次交战。期间,义和团曾被清政府利用,向洋人开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