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国大热的电影《铁线虫入侵》里,铁线虫可通过在人体内寄生繁殖而控制人类意识并致人死亡,片中的人类在被铁线虫感染后纷纷跳入水中自杀。这一设定借鉴了现实中的生物现象:寄生于陆生昆虫螳螂体内的铁线虫为了到河里或池塘里产卵,会操纵宿主投水自尽。
现实世界的铁线虫究竟是如何完成这一生物“木偶戏”的呢?
10月19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发现,铁线虫使用“水平基因转移”——有效地窃取了宿主昆虫的基因——来控制宿主。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细胞》出版集团子刊《当代生物学》上。
铁线虫和螳螂
为了找到答案,由遗传学博士后研究员塔皮·米什纳领导的一个团队分析了铁线虫在感染螳螂之前、期间和之后的全身基因表达。研究表明,当铁线虫操纵螳螂时,铁线虫的4500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了变化,其中有超过3100个表达水平上升,1500个表达水平下降。
而螳螂的基因表达保持不变——这表明铁线虫正在利用这些基因制造自己的蛋白质。当科学家们发现铁线虫在操纵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蛋白质后,就开始辨别这些蛋白质的来源,并偶然发现了一个“大惊喜”。
“令人震惊的是,这些许多能在操纵宿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铁线虫基因,与螳螂基因非常相似。”主要作者塔皮·米什纳表示,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起作用的基因中,有超过1400个基因与宿主的基因高度相似。
而作为对照组的、没有寄生螳螂的铁线虫身上,这1400多个基因“完全缺失”。
塔皮·米什纳说,这表明这些基因通过水平基因转移的方式,从宿主的基因组转移到了寄生虫的基因组中。“一开始,我无法相信并重新检查是否有错误。我真的很惊讶,转移的基因数达到了这个数字。”
“结果令人惊叹。”巴黎大学萨克莱分校的进化生物学家克莱门特·吉尔伯特说,如果后续重复研究证实,铁线虫确实捕获了螳螂的基因,那么,“这是迄今为止,在两种动物之间水平转移基因数量最多的一次。”
研究推测,通过从螳螂那里窃取的“拟态基因”,铁线虫得以产生类似螳螂神经系统蛋白的蛋白。这些蛋白可能可以模拟和仿效螳螂自身神经系统中的某些信号传导蛋白。
铁线虫利用这些基因来控制宿主的行为,本质上是“劫持”宿主的神经系统,从而操纵和改变宿主的行为模式,例如驱使其跳入水中,以满足铁线虫自己的生殖需求。
“这些结果很有趣。”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宿主-寄生虫相互作用”的博士后杰夫·多尔蒂认为,控制宿主行为的完整机制可能还不止如此。这项研究是对整个复杂现象的初步探索,控制机制的细节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才能得到更明确、完整的答案。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