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虎嗅商业消费组,作者齐敏倩,我是本栏目主播,金焘。
当白天被工作塞满,夜晚就成了难得的个人时间。走进餐馆和酒吧,点上一杯啤酒,和朋友把酒言欢,或是借由酒精消解工作的疲惫,有酒的地方,是很多“打工人”夜间生活的第一站。
也是基于这个需求,近年来小酒馆遍地开花,原本小众的精酿啤酒也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
“精酿啤酒”这个名字的来由很有趣。2012年,精酿厂牌牛啤堂创始人之一小辫儿在北京鼓楼附近邂逅了之后的合作伙伴银海、高大师的创始人高岩,当晚宿醉,仍未尽兴。
第二天,三人碰杯的时候,决定把英文“craft beer”统一称为“精酿啤酒”,这算是“精酿啤酒”这个词的正式来源。 由此,2012年被称为中国精酿元年。
2012年至今,精酿啤酒逐渐发展起来,甚至一度成为消费行业资本追逐的风口。不过,多位精酿啤酒品牌创始人都向虎嗅表示,这两年,精酿行业正处于“混战”之中。
本期,我们就来聊聊精酿啤酒在中国。
精酿工艺和品质参差不齐,能有啥大发展
啤酒节?青岛才最大最久远啤酒节
国内应该出台法律限制精酿啤酒的品质、工艺和规模,让精酿啤酒成为一种可以具备丰富地方特色的啤酒,而不要再成为几家头部大厂的工业啤酒的竞争噱头
种田的老吴 回复 @程远征_2n: 市场远没有到要这样管理的规模可能
食品工业搞高质量精品? 好糊弄又何必呢
喝得不是酒,是谈笑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