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于10月20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将审议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2023年6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根据各方面意见,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的草案二次审议稿作出了修改。
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充实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完善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规定,增加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方面的内容,完善关于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规定,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措施等。
10月1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杨合庆介绍了这部法律的三方面看点,包括当前制定出台爱国主义教育法有哪些方面的重要意义,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如何体现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爱国主义教育法如何体现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
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大深远意义
杨合庆表示,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在新时代新征程,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他表示,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是保障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开展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党中央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作出全面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总结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施工作经验,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开展的必然要求。
同时,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重要举措。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梦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将进一步营造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的浓厚社会氛围,激励中华儿女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此外,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是落实宪法规定和宪法精神的重要举措。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是落实宪法规定,教育引导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宪法义务,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
将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华儿女历来尊崇“精忠报国”“以身许国”“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等爱国行为和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血脉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杨合庆表示。
杨合庆说,爱国主义教育法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从多个维度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承同爱国主义教育融合起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爱国主义精神,以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总体要求上,强调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坚持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教育内容上,将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文化遗产、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等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育方式上,强调充分发挥文物古迹、文化遗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等的教育功能,利用各种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民俗文化活动,增进家国情怀。
规定通过文艺作品、新闻媒体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杨合庆介绍,爱国主义教育法遵循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聚焦于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开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强调爱国主义教育是面向全体人民的教育,同时根据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分别作出有针对性的规定,特别是突出青少年和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爱国主义教育应遵循的原则上,着眼凝心聚魂,重在建设、以立为本,既注重思想引领、文化涵育、教育引导,又注重实践养成、融入日常。
规定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涵盖思想政治、历史文化、国家象征、壮美河山、宪法法律、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国防、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迹等各个方面。
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和各种形式,多维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宣传教育、国防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融会贯通起来。同时,对利用红色资源、文物古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各类文化场馆等资源,通过功勋荣誉表彰奖励、重要纪念日、节庆日等各种活动,通过升挂国旗、奏唱国歌、宪法宣誓等仪式礼仪,通过文艺作品、新闻媒体和信息网络等各种平台载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作出规定。
明确了国家机关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职责任务,并规定了支持爱国主义教育有效开展的保障措施。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