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4)总第35讲 姥姥目眩时,全赖周瑞家

第六回(4)总第35讲 姥姥目眩时,全赖周瑞家

00:00
19:50

      从这一讲起,我们进入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第4讲,也就是总第35讲。下面我们看刘姥姥又会遇到什么呢?我们继续看下文:


      刘姥姥听了谢过,遂携了板儿,绕到后门上。只见门前歇着些生意担子,也有卖吃的,也有卖顽耍物件的,闹吵吵三二十个小孩子在那里厮闹。刘姥姥便拉住一个道:我问哥儿一声,有个周大娘可在家么?孩子们道:那个周大娘?我们这里周大娘有三个呢,还有两个周奶奶,不知是那一行当的?刘姥姥道:是太太的陪房周瑞。孩子道:这个容易,你跟我来。说着,跳蹿蹿的引着刘姥姥进了后门,至一院墙边,指与刘姥姥道:这就是他家。又叫道:周大娘,有个老奶奶来找你呢,我带了来了。


从这一段中,我们真切地看到,也许只有孩子,或者说未经世事的孩子,眼里才没有等级差别。孩子们的活波、热情、周到,和前边那群大汉对比,更让我们看到了成人世界的粗鄙可恶!不管是孩子们的问一答三,还是孩子“跳蹿蹿的引着刘姥姥进了后门,至一院墙边,指与刘姥姥道:‘这就是他家。’又叫道:‘周大娘,有个老奶奶来找你呢,我带了来了。’都让我们感到,只要还有孩子在,这个世界就有希望!我们继续读下文:


  周瑞家的在内听说,忙迎了出来,问:是那位?刘姥姥忙迎上来问道:好呀,周嫂子!周瑞家的认了半日,方笑道:刘姥姥,你好呀!你说说,能几年,我就忘了。请家里来坐罢。刘姥姥一壁里走着,一壁笑说道:你老是贵人多忘事,那里还记得我们呢。说着,来至房中。周瑞家的命雇的小丫头倒上茶来吃着。周瑞家的又问板儿道:你都长这们大了!又问些别后闲话。又问刘姥姥:今日还是路过,还是特来的?刘姥姥便说:原是特来瞧瞧嫂子你,二则也请请姑太太的安。若可以领我见一见更好,若不能,便借重嫂子转致意罢了。


       刘姥姥一见周瑞家的,我们就发现那王狗儿说的不错,这从周瑞家的对刘姥姥的态度就可以看得出来。作者特意写周瑞家的“认了半日”,也是照应了前文刘姥姥的话,“如今自然是你们拉硬屎,不肯去亲近他,故疏远起来”。周瑞家的热情招待,让我们看到了一线希望。深通世故的周瑞家的,在闲话过后,切入正题,问今日还是路过,还是特来的?,刘姥姥同样精于世故,其回话以退为进,十分得体:“原是特来瞧瞧嫂子你,二则也请请姑太太的安。若可以领我见一见更好,若不能,便借重嫂子转致意罢了。”我们看刘姥姥这几句文雅的很,字斟句酌,照顾周到,很有层次。我们且看下文周瑞家的怎么应对:


  周瑞家的听了,便已猜着几分来意。只因昔年他丈夫周瑞争买田地一事,其中多得狗儿之力,今见刘姥姥如此而来,心中难却其意,二则也要显弄自己的体面。听如此说,便笑说道:姥姥你放心。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岂有个不教你见个真佛去的呢。论理,人来客至回话,却不与我相干。我们这里都是各占一样儿:我们男的只管春秋两季地租子,闲时只带着小爷们出门子就完了,我只管跟太太奶奶们出门的事。皆因你原是太太的亲戚,又拿我当个人,投奔了我来,我就破个例,给你通个信去。但只一件,姥姥有所不知,我们这里又不比五年前了。如今太太竟不大管事,都是琏二奶奶管家了。你道这琏二奶奶是谁?就是太太的内侄女,当日大舅老爷的女儿,小名凤哥的。刘姥姥听了,罕问道:原来是他!怪道呢,我当日就说他不错呢。这等说来,我今儿还得见他了。周瑞家的道:这自然的。如今太太事多心烦,有客来了,略可推得去的就推过去了,都是凤姑娘周旋迎待。今儿宁可不会太太,倒要见他一面,才不枉这里来一遭。刘姥姥道:阿弥陀佛!全仗嫂子方便了。周瑞家的道:说那里话。俗语说的: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不过用我说一句话罢了,害着我什么。说着,便叫小丫头到倒厅上悄悄的打听打听,老太太屋里摆了饭了没有。小丫头去了。这里二人又说些闲话。


    上一段三个层次,一是完全明白了刘姥姥的来意。二是决心帮刘姥姥一把。三是为刘姥姥指明路径。第一点不用多说,第二点动力有二:一是王成为他家出过力,这个人情要还;二是要“显弄自己的体面”。这里作者通过周瑞家的给刘姥姥指门路,又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王熙凤:现在王熙凤是实际的当家人。我们继续往下看:


  刘姥姥因说:这凤姑娘今年大还不过二十岁罢了,就这等有本事,当这样的家,可是难得的。周瑞家的听了道:我的姥姥,告诉不得你呢。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回来你见了就信了。就只一件,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说着,只见小丫头回来说:老太太屋里已摆完了饭了,二奶奶在太太屋里呢。周瑞家的听了,连忙起身,催着刘姥姥说:快走,快走。这一下来他吃饭是个空子,咱们先赶着去。若迟一步,回事的人也多了,难说话。再歇了中觉,越发没了时候了。说着一齐下了炕,打扫打扫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随着周瑞家的,逶迤往贾琏的住处来。


       我们读这一回的时候,时时处处都最好和林黛玉进贾府对比着看。林黛玉是怎么进来的,看到了什么,见到了谁?这刘姥姥又是怎么进来的,看到了什么,见到了那个?一旦这样去读,你就基本上读出点味道了,也会明白了很多。比如这刘姥姥要见王熙凤,那是要整个神经都必须紧张起来的,而且必须赶时间,必须赶对时间,否则,机会就会稍纵即逝。低贱卑微的人啊,活着就不易啊,多要一口吃的自然更会不易。这刘姥姥的处处窘迫,我们要仔细理会。我们要感谢曹氏的种种刻画,既然我们看到了他人,也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哪一个找门路求生存的人,不经过这样的窘迫呢?

       读这一段,我们还要注意周瑞家的对王熙凤的进一步介绍,各位,稍稍注意一下,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周瑞家的话,我们似乎在哪里见过,确实的,我们如果把第二回中冷子兴评价王熙凤的话放在这里,你马上就会明白了。冷子兴评价凤姐是这样说的:

      “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

       周瑞家的又是怎么说的呢,我们这里再重抄在这里:

      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回来你见了就信了。就只一件,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

       我们几乎可以一一对应:“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对应:“模样又极标致”;

      “少说有一万个心眼子”,对应“心机又极深细”;“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对应:“言谈又极爽利”。只不过,这里周瑞家的又多了一个方面,就是“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

       那么,我们如果进一步追问,冷子兴的话为什么和周瑞家的话如此高度相似呢?我记得,在讲读第二回时,我曾提了一个问题,就是,冷子兴为什么那么了解贾府的事情呢?这个问题如果和现在周瑞家的话联系起来,我们可能会想到点什么,但是,最终的谜底还要在下一回揭开,这里我们暂不多谈。

       我们继续和刘姥姥一起跟着周瑞家的来看贾府。


  先到了倒厅,周瑞家的将刘姥姥安插在那里略等一等。自己先过了影壁,进了院门,知凤姐未下来,先找着凤姐的一个心腹通房大丫头名唤平儿的。周瑞家的先将刘姥姥起初来历说明,又说:今日大远的特来请安。当日太太是常会的,今日不可不见,所以我带了他进来了。等奶奶下来,我细细回明,奶奶想也不责备我莽撞的。平儿听了,便作了主意:叫他们进来,先在这里坐着就是了。周瑞家的听了,方出去引他两个进入院来。上了正房台矶,小丫头打起猩红毡帘,才入堂屋,只闻一阵香扑了脸来,竟不辨是何气味,身子如在云端里一般。满屋中之物都耀眼争光的,使人头悬目眩。刘姥姥此时惟点头咂嘴念佛而已。于是来至东边这间屋内,乃是贾琏的女儿大姐儿睡觉之所。平儿站在炕沿边,打量了刘姥姥两眼,只得问个好让坐。刘姥姥见平儿遍身绫罗,插金带银,花容玉貌的,便当是凤姐儿了。才要称姑奶奶,忽见周瑞家的称他是平姑娘,又见平儿赶着周瑞家的称周大娘,方知不过是个有些体面的丫头了。于是让刘姥姥和板儿上了炕,平儿和周瑞家的对面坐在炕沿上,小丫头子斟了茶来吃茶。


      我们先注意周瑞家的带刘姥姥来的这个地方,一是先到的“倒厅”,一个是经过的“影壁”。这个地方在王夫人带着黛玉到贾母处吃饭时曾经经过,这个倒厅,就是“抱厦厅”;这个影壁,其实就是那个“粉油大影壁”。当时王夫人曾指着这个地方的院子,告诉黛玉,“这是你凤姐姐的屋子”。当然,当时黛玉不可能进这个院子,因为贾母那边已经传饭了。而刘姥姥则必须进这个院子,因为刘姥姥如果想到贾家有所收获,那就必须到这个院子里来见凤姐。但是,能不能进这个院子,并不是周瑞家的能够决定的,周瑞家的尽管是王夫人的陪房,尽管在仆人中地位很高,但再高也是奴才,她必须先请示凤姐,绝不敢擅自带进院子来。所以,这刘姥姥只能在这抱厦厅等着。但是,此时凤姐并没有出来,这周瑞家的便找到了平儿,那么这平儿是什么身份呢?这里作者做了两点说明,第一点是,平儿是凤姐的“心腹”,第二点是,平儿的身份是“通房大丫头”。第一点不用解释,这“通房大丫头”却要进一步说明一下。所谓“通房大丫头”,是指贴身侍婢收纳为妾,称“通房丫头”,而大丫头,则是在所有丫头中出于最高地位的丫头。这“通房大丫头”,将来可能成为姨娘,但现在的地位是低于姨娘的。这里的“通房”,也可称“收房”。脂批在此处批了一句:“这也是书中一要紧人。”

       我们看周瑞家的是怎么向平儿通报的,周瑞家的特别强调了以下几点:1、今日大老远的特来请安。2、当日太太是常常和他们见面的,今日不可不见。3、“等奶奶下来,我细细回明,奶奶想也不责备我莽撞的”。听这几句话,我们就知道,这周瑞家的是真心为刘姥姥卖力。同时,我们必须注意的是这里依然是衬托之笔,是为下一步王熙凤的出场蓄势。像这种一笔两用,甚至一笔多用的地方在《红楼梦》中随处可见,戚蓼生在他的《红楼梦》对这种笔法称为“绛树两歌”“黄华二牍”。戚序抄本是研究《红楼梦》的重要版本之一。由于戚序本红学的重要资料,所以戚蓼生也就成为《红楼梦》研究者所经常提到的人物了。戚蓼生早年赴京应试,购得曹雪芹80回本《石头记》早期抄本,大为赞叹,书序一篇,对《石头记》的写作艺术推崇备至。那么,“绛树两歌”“黄华二牍”是什么意思呢,所谓绛树两歌,绛树是三国时人,能歌善歌,相传他唱歌能同时唱出两种声音,一声用喉唱正音,一声用鼻唱出伴奏。所谓黄华二牍,黄华是古代的书法家,在竹简木牍上写字时能够左右开弓,两只手同时写,而且写出的字体还不一样,一手写楷体,一手写草书。戚蓼生说这种技艺是神技,我们从没有见过。戚蓼生认为《红楼梦》更进一步,是“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这本来是“万万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但是却没想到竟然在《石头记》里看到了这种高妙的艺术表达。

       回倒刚才的话题,别看周瑞家是陪房,是仆人,但是,周瑞家竟然有自己使唤的小丫头。作者写这一点一方面显示周瑞家这个陪房地位之高,同时也是为了衬托将要出场的王熙凤。

       我们在周瑞家的口中,进一步知道了王熙凤在荣国府的地位,就是“有客来了,……都是凤姑娘周旋迎待”。这“周旋迎待”四个字极其重要,我们将在下文看到王熙凤对这样一个来打抽丰的贫婆子,怎样“周旋迎待”的。这里还要给大家补充一个知识,我刚才说刘姥姥是来打抽丰,曾有的听众指出我讲“打抽丰”是错误的。他理解成了我说的是刮风的人。请各位记住了,我这里用的是丰收的丰,不是刮风的风。这个词既可以说成打秋风,也可以说成打抽丰。

      作者上文写作的笔法依然集中在刘姥姥进贾府到王熙凤这里来的新异的心理感受上,我们且看刘姥姥进到凤姐院子后的感受:“小丫头打起猩红毡帘,才入堂屋,只闻一阵香扑了脸来,竟不辨是何气味,身子如在云端里一般。满屋中之物都耀眼争光的,使人头悬目眩。”我们且注意“头悬目眩”四个字。刘姥姥看到这些,“惟点头咂嘴念佛而已”。福建师大孙绍振先生这样指出:“这里的心理效果很简洁,并无繁复的细节,只简略写刘姥姥惊异到说不出人间的话来。见了满身绸缎,穿金戴银的平儿,错以为就是王熙凤,却发现不过是有些体面的丫头而已。注意,作者这里仍然既是写平儿,同时也是在用平儿衬托王熙凤。

      也就是这一段,先用刘姥姥看到的房内的设施和家中的仆人来强化刘姥姥的地位差别和突出凤姐的不同凡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溱青目

    刚刚交了158元,怎么还不让听?

    日月清晖 回复 @溱青目: 怎么会交这么多,我这边没有显示,请和喜马拉雅联系,务必退还。这个节目属于免费专辑中单条收费,不可能收这么多的!

  • 慈霞榴影

    需要多少钱?喜点购买说明2元,付了2元,不一会又要付费

  • 葫罗卜心理

    老师这么多内容都是从别人那里搬来的,还收费,不怕侵权吗?

    听友218979181 回复 @葫罗卜心理: 劳动成果理应得到尊重。即便是有引用一些名家和教授的说法,也是明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搭建的框架和结构,重新录制的文字和语音,所以建议听友你首先了解下什么叫知识产权,然后心平气和地聆听就好了,不要戾气太重。不想听的话,出门左转。

  • 听友77958192

    搬来我的小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