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2022年俄乌战争开打,俄罗斯先发制人展开进攻,本来打算速战速决。
可没想到战争陆陆续续打了一年多,俄军依然没有取胜,还让自己陷入了深深的战争泥潭。
俄军的作战风格继承于当年的苏联红军,早在1983年前,林彪就对苏联红军有过独到的评价。
这种评价在如今的俄乌战争中得到了彻底的印证。那么,林彪到底是如何评价苏联红军的呢?
林彪带伤进入苏联
1938年,林彪带领八路军115师取得平型关大捷之后,在骑马时因为穿着缴获来的日军黄色长款大衣,意外被晋绥军士兵当成日军,一枪打在了后背上。
林彪脊柱左侧受伤,一番医治之后伤口得以愈合,但是因为神经受损,后背开始怕冷怕热,病痛时时折磨着林彪。
毛主席爱惜林彪的才能,专门联系了苏联的斯大林,把林彪送往了苏联治病。
此去苏联,他打算除了治病之外,也好好参观一下苏联,尽量多学习一些军事战术,去之前他就对整个行程充满了憧憬。
可是结果,苏联之行却让林彪大跌眼镜。
林彪到达苏联是在1938年年底,彼时的欧洲大陆烽火遍地,德国法西斯相继向多个国家发动着疯狂进攻,以摧枯拉朽之势把一个又一个国家纳入到自己的版图。
而横跨欧亚大陆的苏联境内,却显得格外安静,德国忙着吞并欧洲的小国,还没有足够大的胃口吞并广袤的苏联。
为了稳住苏联,德国还在1939年和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虽然有这份条约在手,但是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还是不放心德国,经常派人密切关注着德国在欧战的最新战况,生怕德国突然用闪击战向苏联发动进攻。
为了以防万一,斯大林还时常会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德国军队的战法,然后商讨如果德国人打来,苏联如何应对德军的进攻。
1940年9月,斯大林又召开了一场军事会议,这次他专门邀请了正在苏联养病的林彪到场。
其实自从林彪刚到苏联的时候,斯大林就想多见一见这位年轻有为的中国将领,可惜林彪忙着接受身体检查和手术,一直难以离开医院灵活行动。
但在这期间林彪也没有闲着,经常翻看苏联和西方各国的军事将领写的著作。
他凭借多年的作战经验,对书中的许多地方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于是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下,他的战略思想又进一步通透了许多。
当接到斯大林的邀请去参加军事会议时,林彪虽然自信满满,但也打算带着谦虚的态度多学习学习。
而结果,一场会议下来,他的内心却变得五味杂陈。
林彪给斯大林的建议
这次会议召开时,德国刚刚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横扫了欧洲大片土地,打下了挪威、丹麦、卢森堡、比利时与荷兰,然后又向英、法两国宣战。
林彪在会议上能够感觉到,苏联的将领们心中充满了不安,他们不知道势如破竹的德军,会不会突然进攻苏联。
而这次会议他们要讨论的,正是假如德国进攻苏联,会重点进攻哪个地方,以便于苏军做好部署,未雨绸缪。
苏联将领们相继发言,大多数人都认为德军重点进攻的地方应该是乌克兰地区,因为这里资源丰富,德军先拿下这块地方的话有利于进行资源掠夺。
在苏军将领们发言的时候,斯大林一直在观察林彪的反应,见林彪一直低调地没有吭声,斯大林最后专门询问了他的看法。
林彪表示,德国在欧洲已经拿下很多地方,他们并不缺少战略资源,德军发起进攻主要讲求速战速决,长驱直入后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打垮对方的政治中心,使得对方投降。
因此林彪认为,德军如果进攻苏联,首要的进攻方向应该是北部的莫斯科方向。
他建议苏军应该在边境做好全面防御的同时,加强北部的防线。
并且在后方准备机动性强的预备队,随时准备增援前线,依托苏联国土的广大纵深,在灵活运动中作战,让德军的闪电战术发挥不出其优势来。
斯大林听完林彪的发言之后,没有做声,他虽然欣赏林彪的能力,但是最终并没有采纳林彪的建议。
苏军没有加强北部的防线,也没有增加机动性强的预备队,依然是让各个部队固守边境和后方的各处要塞,做好打防御战的准备。
林彪无奈,只能默默摇头叹息,这是斯大林坚持做出的决策,他也不好多说什么,他只能继续回到医院,一边治病一边研究兵书。
到了1941年6月,苏联局势突变,不断有情报人员送回情报说,德国准备闪击苏联。
但是各个情报之间的信息存在种种差距,进攻时间和地点各不相同,使得斯大林也陷入迷茫,不知道该怎样做出反应。
就在斯大林犹豫不决之际,6月22日凌晨,德军突然分南、北、中三路大军,向苏联展开了疯狂进攻。
在这三个方向上,德国人都派了重兵,在苏军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德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打垮了苏军在边境上的守军,开始在苏联境内长驱直入。
正如林彪所预料的那样,德军在全面进攻的基础上,把重点进攻区域放在了北部,集中193万人从北部向莫斯科进攻。
苏联军队由于战法单一,缺乏机动灵活作战的能力,莫斯科一带的60万苏联红军悉数被歼灭,德军气势汹汹朝莫斯科杀来,莫斯科岌岌可危。
与此同时,在乌克兰地区守卫的70多万苏联红军,全部被德军包围,66万人被歼灭,苏军损失惨重。
在苏联后方养伤的林彪,万分焦急地看着苏联军队不断溃退,如果任由这种溃退发展下去,苏联就要遭遇灭国的危险。
好在苏联的恶劣天气帮助了苏军,德国人6月份开始进攻。
虽然势如破竹,但是在苏联人的节节抵抗下,还是没有如预期那样,迅速拿下苏联,仗一直打到了冬天。
德国人以为自己入冬之前就能够拿下苏联,便没有赶制冬装,在天寒地冻之中冷得瑟瑟发抖,战斗力大大减弱。
斯大林趁此时机,加固莫斯科外围防御工事,从后方大量调兵,逐渐稳住了防线,避免了灭国的危险。
这时候林彪在苏联结束了养伤,于1941年年底回到了中国。
此次苏联之行让林彪感慨万千,他在心里感激苏联人对他的热情招待和周到照顾,但是对苏联将领在战术上的灵活性实在是不敢苟同。
林彪对苏联红军的看法
在回到延安见到毛主席之后,林彪坦率地说出了自己对于苏联军队的看法:
“主席,苏联军队人数确实非常多,但是打仗根本就不讲求机动灵活,战术非常僵化。”
“和德军作战屡屡伤亡惨重,如果一直这样不求进步的话,总有一天会被我们超过。”
毛主席明白林彪的意思,但也总结性地说道:“苏联虽然军事战术不够好,但毕竟是社会主义大国,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林彪的话语,表达了对苏联红军未来的担忧,也表达了对我军作战能力的自信。
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我军以伤亡152万人的代价,歼灭了国民党军807万人。
从早期的辽沈战役到后来的渡江战役,多次战役一场比一场经典,大多成为了中外军事专家用来研究的范例。
而苏联红军在从1941年到1945年的苏德战争中,以损失2960万人的代价,歼灭德军1180万人,以惨痛的代价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苏军在苏德战争中的表现,印证了林彪对苏军的看法。
苏联人自然也是知道痛定思痛、自我反思、力求进步的,但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是有惯性的,这种惯性的最佳体现就是民族成员的思维方式上。
苏联红军习惯于依赖广袤的土地、兵员的数量和武器的先进来打仗,对战术战法不怎么注重。
虽然这片土地上的人因为性格豪放而被称为战斗民族,但是使用战术取胜丝毫不是他们所长。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政治血脉”,俄罗斯军队也自然而然继承了苏联红军的作战风格。
在俄乌战争中,俄罗斯以雷霆之势向乌克兰发动进攻,本以为可以凭借武器装备上的优势速战速决,可是没想到战争陆陆续续打了一年多,依然没有结束。
这无不和俄罗斯军队盲目作战、缺少战术战法有关,这再次印证了林彪在83年前对苏联军队的评价。
结语
正所谓“兵者,诡道也”,战场是决定生死的地方,要想获得生存,就要开动全部智慧,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
如果不充分讲究战术战法,纵使武器装备多么先进,兵员素质多么优良,最终也只会成为对方的“盘中餐碗中肉”。
对于俄乌的这场”纠缠“,你有什么看法?
本文由“睿鉴历史”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你真是语言扩写大师,真的重点就两句,其他全是废话文学
胡说八道,二战我们有什么资格评价别人。
藏锋掩锐 回复 @听友218955176: 学习讨论 ,有何不可
一个人的性格很难改变,国家也一样
这次俄乌战争中俄罗斯的失利,还是战争的早期闪电战后,本来可以一下打进乌克兰首都,但是出于仁义之师的想法,对拦路的乌克兰居民,忍让躲避,导致进攻变慢。让美国的北约国家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到位。
政行爆 回复 @听友393994065: 战争不是妇人之仁,本次俄乌战争可见一斑。持久战根本不利于俄罗斯。
小编,你别瞎扯淡,俄罗斯打的是一个乌克兰吗?打的是以美国为首的好多国家好不好啊?
看来晋绥军也是抗日的
越来越好_vd 回复 @爱的代价_78: 阎锡山的啃兵枪法世界第一
毛主席的话是对的,三人行必有我师,还是要多看看别人的长处!
听友298651054 回复 @听友192628376: 是孔子说的吗
林彪不是1971年11月死了吗?
青莓酌酒 回复 @老顽童_ad: 1971年9月13,历史称九一三事件
林彪的建议虽然很好,打运动战机动战,可奈何全世界除了中国等少数国家,谁能打运动战机动战,俄罗斯到现在还是阵地战
有才能的将领都被枪毙,流放,送进劳改营!所以前期一败涂地,后期把人从劳改营放出来!才好点!
BigGao 回复 @无奈潜水的八戒: 苏联的解体就是因为黑化了斯大林,精神领袖的消失让大部分陷入了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