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孔最近迷恋上一只会转圈的猴子。
在不同的微信群里,这只“手拿课本,背着书包”转圈的猴子,成了老孔最爱的“嘴替”表情包。与简明且准确的文字或语音不同,“转圈的猴子”能隐喻老孔无语、无聊、无趣等多种复杂的情绪。而作为一个i人,有时老孔用它作为社交手段,去礼貌性结束与对方的尬聊。
表情包作为社交平台的一种“图像景观”,实现了对谈话内容的补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彭兰教授曾指出,表情包具有多义性,表情包的生产与使用、发出与接收承载了社会热点、群体文化以及个人心境、情境等不同层面的规则与“密码”。
当下,这类用于表达情感、情绪与态度的“符号”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不过,近日社交媒体反动物虐待联盟公开了一份《社交媒体上的灵长类宠物》报告。其中提到,一些平台发布了不少作为宠物的灵长类动物内容,这些内容涉及对动物施以暴力和虐待的有害信息。
给猴子穿衣洗澡,会对其生理心理造成伤害
SMACC由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等20个动物保护机构组成。此次发布的《社交媒体上的灵长类宠物》中指出,发现社交媒体上有公开虐待灵长类动物的内容,造成不良内容的传播和增长。视频中至少出现了51种被作为宠物的灵长类动物,其中35%属于濒危物种,53%属于易危物种。
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SMACC梳理了Facebook、Instagram、TikTok和YouTube平台,发现共有1226条涉及作为宠物的灵长类动物内容,总浏览量超过120亿次。部分视频涉及对动物施以暴力和虐待的有害信息。
不单是视频,被网友热衷使用的表情包也有类似情况。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科学家孙全辉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表情包的设计忽视了对动物的尊重和动物保护的常识,有可能会助长这类不当行为。“比如,让动物穿上人类的衣服或训练动物做出搞笑滑稽的动作,都可能误导人们对动物的正确认知,涉嫌传播不利于动物保护的内容和信息。”
人类对待动物的方式如果影响到它们在生理、心理和行为方面的正常需求,就可能产生动物福利问题,给动物造成伤害和虐待。孙全辉介绍,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相对容易识别那些比较明显的伤害和虐待动物的行为,如故意或恶意伤害动物。而让动物模拟人类穿衣、吃饭和洗澡等看似“无害”的行为,却容易被忽视。
《社交媒体上的灵长类宠物》提到,13%的视频涉及对灵长类动物的心理折磨,比如故意惊吓、戏弄和剥夺动物的进食;12%的视频显示动物的身体受到折磨,如被殴打、被火烧、截肢,甚至被折磨致死;60%的视频显示灵长类动物直接受到不当对待。
孙全辉解释,训练灵长类动物像人类一样穿衣、吃饭,显然违背了其自然天性。另外,家庭环境也难以提供灵长类动物野外栖息地的自然条件。灵长类动物主要以树根、果实、种子、树皮、植物、昆虫和小型动物为食,部分视频却显示,它们被人喂以冰淇淋、糖果、汽水等含糖量较高的人类食品,容易让这些动物患上蛀牙、糖尿病或代谢性骨病,产生各种健康问题。
饲养的猴子对你微笑,并不代表快乐
在国内看到的视频中,大多数宠物猴子被标注是“国外合法饲养”。是否允许饲养猴子作为宠物,取决于各国法律的具体规定。
灵长类是野生动物,是具有思考能力和具备情感的有感知力动物,因此在已出台动物福利立法的国家和地区,猴子等灵长类动物是被禁止作为宠物饲养。按照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饲养猴子等野生动物需要获得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颁发的许可证,具备相应的软硬件条件,擅自饲养会违反相关法律。
最适合猴子的生活环境是它的自然栖息地。作为群居动物,如果与同类分隔,它们就失去了在复杂的社会群体中生活和学习的机会。在人类家中饲喂的灵长类动物无法满足其对活动空间和环境的需求,经常出现会出现营养不良、生理和心理疾病,甚至过早死亡等问题。
记者注意到,表情包和视频中出现了不少幼猴的画面内容。“这种情况剥夺了幼猴与母猴和家族间的联系,会导致幼猴行为异常,并且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不仅动物的健康会受损,也会改变其大脑功能,缩短动物的寿命。”孙全辉告诉记者。
实际上,对野生动物而言,即便它们从小就被人饲养,有时看起来很温顺,但它们本质上还是野生动物,野性可能会随时爆发。
孙全辉说,灵长类动物表现出类似于人类的微笑或大笑时,不是因为它们开心,而是表明它们高度紧张和害怕。另外,它们扬眉张口的动作也不是嬉戏或惊讶,而是它们受到了“威胁”,感到恐惧或愤怒,是一种攻击性行为。
除了提到的动物福利问题,饲养灵长类动物作为宠物也存在人畜共患病等公共卫生问题。灵长类动物可能携带数百种病原体,一些还可能会传染给人类,导致严重疾病,如埃博拉病毒等。
网友很少关注表情包中的动物是否涉及被虐待
一项有关卷尾猴、松鼠猴和狐猴在不同类型环境中的形象,导致受众对灵长类动物态度影响的研究显示,这些动物在拟人化环境中与人类接触的图像,会增加观众将其作为宠物饲养的愿望。这些图像还会让人将这些物种与不会濒临灭绝的信息相关联。
北京大学法学院胡凌副教授长期关注网络表情研究,在他看来,网络表情的传播本身是大众选择的产物,其使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社会规范。人们需要识别和学习在何种场合下使用它们以及如何使用。
“有些表情包是用户自制的,有些表情包是在表情商店下载的。总体而言,后者需要经过审核,前者的使用则更为自由,随意性更强。”胡凌表示,针对表情包上涉及有关动物的内容,要讨论的核心问题是,这类表情包是否传递出虐待动物的信息以及是否会招致网友模仿。
但他也指出,一般网友很少会过度关注一个猴子表情包里的猴子是否涉及被虐待。首先普通人无法辨别这些小动物的濒危种类,其次网友在意的是当下这张动图是否能代替自己想要表达的语言或情绪。
除社会规范外,这类表情包的使用是否会带来法律问题?胡凌解释,从法律角度来讲,要考虑的是这一行为到底危害程度大不大?比如,如果有人非法饲养猴子,通过穿衣喂食等表演行为,制成成套表情包进行售卖用来谋利,就会带来法律问题。
“因为有法律的制约,在国内这种情况应该不会发生。不过,就表情包上的内容而言,当人们关注到使用这类表情包可能会涉及传递虐待动物信息,人们对动物保护的意识也会提高。”胡凌说。
针对《社交媒体上的灵长类宠物》这份报告,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全球野生动物研究负责人Neil D’Cruze博士表示,“这些视频不是娱乐,而是动物虐待,其中的许多内容都极其暴力。社交媒体平台助长了这些错误信息的传播,对受众产生误导。社交媒体平台应积极采取行动,封禁这些内容创作者,禁止虐待动物的内容上传。如果受众看到这类内容,请积极向平台举报。”
孙全辉建议,希望公众可以不断学习了解动物的科普知识,对问题内容能够及时做出正确判断,不传播伤害动物的有害信息。社交媒体平台也应该出台相应规定,封禁此类内容创作者,禁止虐待动物的内容上传。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