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开国少将,一生追随邓公!邓公逝世后,他评价毛主席时说了句公道话

他是开国少将,一生追随邓公!邓公逝世后,他评价毛主席时说了句公道话

00:00
05:20

尤太忠1918年出生于河南信阳光山砖桥镇陈岗村,他的一生经历了两次授衔。1955年,尤太忠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晋升为上将军衔。

说起尤太忠,他的经历和许多开国将帅们一样,都是穷苦人出身。13岁的时候,红军队伍经过家乡,年少好学的尤太忠被红军“让天下没有穷人”的革命理念感染,毅然加入了这支队伍。

离开家乡前,尤太忠告诉母亲,他要去革命了。母亲不明白什么叫革命,尤太忠解释说就是“打土豪,分田地”,痛恨旧社会的母亲什么也没说,让他好好干革命,早去早回。

没想到,尤太忠一走就是十几年。直到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来路过河南老家。

心细如发的邓公,知道麾下爱将尤太忠年少参军,多年没有回去,就主动约谈尤太忠,特批他回家看望母亲,还给了他十个银元。

这件事情令铁骨铮铮的尤太忠感念一辈子。其实,早在抗战期间,尤太忠就在刘邓率领的部队中当团长,率部参加了神头岭伏击战、粉碎日军的九路围攻和百团大战,以及青浮、豫北等重大战役和战斗。

然而,两人之间并不熟悉。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险象环生,尤太忠曾率部担任后卫阻击任务。恶战之前,知道尤太忠所部凶多吉少,邓公和刘伯承亲临前线鼓舞士气。

尤太忠和邓公才有了近距离接触,尤太忠胜利完成阻击任务,还将部队完全带回,这让邓公对尤太忠的喜爱更添一份。

从此,两人之间逐渐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尤太忠参加过长征,经历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功赫赫,是一员虎将。

我们都知道,邓公一生经历过“三起三落”,无论邓公处于什么样的处境,尤太忠都对邓公十分尊敬,1973年,邓公刚刚回到北京,还没被安排工作,尤太忠就第一时间登门看望,丝毫不在意会引起什么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尤太忠一直担任党政军重要领导职务,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军队任职。

后来,邓公再次复出,并逐渐成为国家重要领导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对尤太忠不仅十分器重,而且十分信任。尤太忠自始至终一直追随邓公的脚步,兢兢业业为党和国家工作。

尤太忠也因为对国家的重要贡献,1988年晋升上将军衔。1997年2月19日,邓公逝世。

尤太忠在接受采访时说了不为人知的情况:毛主席逝世需要启动一级战备,邓公逝世需要启动三级战备。

尤太忠说的是客观事实,也是公道话。有些人以此为依据,认为国家重视邓公的程度不如毛主席,其实这完全是错误的解读。

毛主席逝世时,举国悲痛,从上到下不少人陷入了迷茫和不安。然而,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却不容乐观。

当时,国内接连发生不幸的事情,如周总理、朱老总逝世,唐山大地震造成20多万人死亡,“四人集团”蠢蠢欲动,阴谋夺权等等。

国外美国插手台海局势、越南不断挑衅、苏联陈兵边境虎视眈眈、印度觊觎藏南贼心不死。

当时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涌动,危机四伏,所以,必须启动一级战备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邓公逝世时,国内一片繁荣稳定,台海危机缓和,香港、澳门即将回归,国际形势逐渐向好,启动三级还是比较合理的。

两位都是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逝世的时候均引起了国内外的震动,他们的逝世都是中国人民的巨大损失!

伟大的毛主席永垂不朽,邓公永垂不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有全有声

    开国少将很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