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流放犯是怎样在袋鼠故乡建立国家的
精华笔记
一、早期历史:地理环境和土著居民。
1、来来往往的移民
1.1 大约5万年前,南太平洋地区的岛屿间还距不大,先民们乘坐小木筏从一个岛跳到另一个岛,逐步跳上澳大利亚。这个过程持续数万年。
1.2 澳大利亚气候炎热,且内陆多为沙漠、山地和高原,不适宜居住。无数人来到又有无数人远离,流动性很强。
1.3 先民以动物和海鲜为食,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2、与世隔绝的土著居民
2.1 约一万年前,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连接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陆桥被淹没。澳大利亚逐渐与世隔绝。早先抵达的人成为土著。
2.2 由于远隔重洋,发生于欧亚大陆的农业革命以及青铜、铁器没有传入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土著始终停留在新石器时代。
2.3 多数土著以小群落的形式聚居在一起,语言繁杂、内都不止。
二、流放地:殖民者的天堂,土著的地狱
1、殖民政府的建立
1.115世纪后期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欧洲国家来东方寻求财富,他们开展贸易、建立殖民地,一部分人到过澳大利亚,但没有立足。
1.2 从18世纪后期开始,英国将澳大利亚作为流放地,于是英国流放犯成为首批定居澳大利亚的欧洲人。
1.3 为管理犯人,英国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创建殖民地新南威尔州,首府为悉尼。
2、羊毛业的兴盛
2.1 殖民者发现大分水岭,其以西地区有成片草原,非常适合养绵羊。澳大利亚的养羊产业开始兴起。
2.2 19世纪初,英国工业革命如火如荼,急需大量羊毛,澳毛因此大受欢迎,订单如潮水般涌来。羊毛业盛极一时。
2.3 欧洲人移民开始涌入澳大利亚,靠养殖绵羊致富。1859年,澳大利亚人口达100万。
3、土著的悲惨命运
3.1 土著的家园被不断扩大的牧场侵占,土著只能退居内陆。
3.2 19世纪中叶澳大利亚发现金矿,土著进一步后退。
3.3 土著与殖民者冲突不断,据统计,殖民期间50万土著人口减少了80%。
三、走向联邦:民族意识的萌芽
1、六块殖民地
1.1 东部三块殖民地:新南威尔、昆士兰和维多利亚;中部两块:北领地和南澳大利亚;西部一块:西澳大利亚。
1.2 每一块殖民地都有自己的行政和立法机构、公共服务和教育体系,发行货币、邮票,拥有银行和军队。经济上互补,但各自同英国的联系更为紧密。
1.3 多数移民来自英国,自我认同为英国人,而不是澳大利亚人。
2、建立联邦政府
2.1 1890年欧洲爆发金融危机,波及澳大利亚,铁路停运、工厂停工、银行倒闭等现象,经济陷入萧条。
2.2 德国与英法等争夺殖民地。1886年德国占据澳大利亚北方门户——新几内亚北部。不少人担心德国将侵入澳大利亚。
2.3 为应对内外危机,六个殖民地派代表制定宪法,并于1901年1月1日宣告成立澳大利亚联邦。
3、民族意识的萌芽
3.1 澳大利亚人热爱体育运动,并在奥运会等国际赛事上屡屡获奖。这强化了澳大利亚人的身份认同。
3.2 1901年澳大利亚成年男性公民获得选举权,女性获得选举权也较早,远超欧洲。澳大利亚的社会福利也胜过欧洲。这有利于凝聚民族意识。
四、寻求保护伞:从追随英国到结盟美国
1、一战中追随英国
1.1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澳大利亚很站到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一边,对抗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
1.2 一战期间30万澳大利亚人前往海外参战,近6万人阵亡、13万人伤残。
1.3 战后,澳大利亚获得德属新几内亚,外加瑙鲁三分之一的利益。1931年,英国正式承认澳大利亚独立地位。澳大利亚成为英联邦中的主权国家身份。
2、二战中结盟美国
2.1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自顾不暇,对澳大利亚的安全有心无力。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席卷东南亚,逼近澳大利亚。
2.2 美国成为澳大利亚新的保护伞。联邦政府动员95万人参军,帮助美军和英军对抗日本和德国。
2.3 澳大利亚军工业长足发展,由此建立了工业体系。
3、延续至今的美澳同盟
3.1 二战使澳大利亚成为美国的铁杆同盟,战后还追随美国参与了几场地区性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等。
3.2 来自美国的投资和贷款,对澳大利亚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应对变局:摇摆于西方和东方之间
1、与亚洲的关系日益密切
1.1 东亚四小龙兴起、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印度奋起直追,澳大利亚的外贸格局出现巨大转变。
1.2 2011年拐点:中国游客的数量和移民人数首次超过英国,而且成为常态。
1.3 华裔公民对澳大利亚政局的影响日益显著,联邦政府已不能忽视。
2、应对变化:三种可能
2.1 继续奉行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
2.2 游走于东方和西方之间,尽量保持中立,成为双方沟通的桥梁。
2.3 全面拥抱印度,利用它的力量,对冲来自东亚的新兴势力。
书 名:帆与锚:澳大利亚简史
作 者:杰弗里·布莱内
主 讲 人:刀劈三观抱老师
主讲人简介:资深媒体人、书评人,专栏作家
主 播:石头说话2017
策 划 编 辑:郑涵 王雨
总 编 辑:赵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