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了,还被父母过度操控,会被逼疯的!

成年了,还被父母过度操控,会被逼疯的!

00:00
04:15
成年之后,作为子女的你你或你身边的朋友是否会被父母过度干涉生活?也许是一些小事要事事报备,也许是被迫做不喜欢的工作;作为父母,子女的成长过程,你是否会事事参与,不敢放手让孩子独立去尝试?......对此,说说你的观点和看法吧!

请勿朗读他人作品,大于5分钟的声音更有机会获得流量推荐!来了


一个来访者神思恍惚的走进咨询室,目前困扰他的问题是失眠、多梦、无心工作,原因是妈妈要来了。

妈妈来了,又不是狼来了,怎么会这么上火?

来访者说妈妈是个爱操心的人,她一来,就总是要管着他。大到他们家的经济状况,钱怎么花,小到卫生间的纸每次的使用规格,都要一一指导。

这一说是比较让人上火。

眼前的这个来访者快40岁了,两个娃的爸了,走南闯北的中年男人,怎么还会让妈管着。

来访者说,昨天晚上做梦梦到他妈和他媳妇儿打起来了,他去拉架,左拉右拉,可是她们两个打的越来越激烈了,他吓出一身冷汗醒了。


为啥做妈的都爱操心?


谁家都有个妈,虽然年纪大了,不需要她做什么了,可爱操心这个习惯却怎么都放不下。

问问周围的人,你妈爱操心不,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咋不操心呢?说不让她操心了,就是放不下自己那颗心。

中国的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活成她要的那种安稳。陆游与唐婉那是何其的郎才女貌,琴瑟和鸣,可是陆游的妈妈就是担心自己的儿子太幸福了,忘记了功名,硬生生的让他们“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有些妈妈就这样,你不幸福了,她心急火燎地要操心,但你幸福了,她又患得患失地操心。


防盗、防诈骗、防我妈


谁家的妈都是无冕之王。

调查了身边的朋友,都说:“太爱操心了,我的事她都操心!事无巨细,太可怕了,天天周旋,累!”

1管经济

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消费观念是不一样的,年轻人觉得自己年轻,钱花了可以再赚。老年人的观念不一样,他们觉得钱最好能存起来,之后家里有个大事小情不会捉襟见肘。很多老年人都看不惯年轻人大手大脚的花钱。赚了的花了,没赚的提前三个月就花了。

这种消费方式就很让老年人担心,怕自己的孩子不会过日子,钱都花了,遇到有事情的时候没有钱救急。

前面提到的这个来访者,他的妈妈对于他的钱就看得可严了。最关心他存钱的状况,总是问他存了多少钱了。而来访者和他的爱人都不太喜欢存钱,喜欢做一些理财和投资、旅游、孩子教育,他的妈妈就总是对他们家的消费状况进行评价,说他们过日子不会精打细算,总花一些没有用的钱,说理财有危险,而旅游没什么用,孩子教育方面报的班都太贵了。

来访者爱人对他妈妈干涉他们家的经济很不以为然,说他妈妈手伸的太长了。

来访者的爱人特别爱购物,买衣服,他妈就总说他爱人乱花钱,弄得他妈一来他们两口子就生气,他妈也不高兴,美其名曰“为你们好”。


来访者说他们家人情往来,多花少花,他妈都要发表意见。之后家里就气氛诡异,空气紧张。

所以每次说他妈要来了,他就觉得比狼来了还可怕。

2管穿戴

老年人一件衣服可能穿个十年八年还舍不得扔,但是年轻人一件衣服可能穿个十回八回就不喜欢了。

一个朋友的妈妈每次去她家都对她的衣服、鞋子、包品头论足,说她们家像服装店。

每次回她妈家,她都不穿新衣服,免得她妈没完没了、唠唠叨叨地说上一通。有一次她不小心,穿了一套新衣服回家,她妈说这件衣服又是新买的吧?她当时灵机一动说,妈,你这记性不好,我这衣服都买很多年了,没怎么穿。

3管孩子

妈妈年纪大了之后,是有那种不被需要的失落感的。她渐渐会觉得自己的无冕之王名不副实了。自己的孩子长大了,结婚了,每天忙着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不再那么需要妈妈了。于是妈妈就开始寻找存在感。这种存在感就是在家里还有更多做事情的价值。

这种价值只能去更小的孩子那里去找,因为更小的孩子会需要她的照顾。所以更多的妈妈在养大了自己的孩子之后,不是放下担子,轻轻松松的过自己的老年生活,而是为孩子的孩子,再看孩子。

一个朋友说他家的孩子感觉怎么越来越像他姥姥,做事情认死理,还较真儿,就不想让孩子每天待在姥姥家了,结果孩子和姥姥都哭了,他们互相深情表白,谁也离不开谁。


爱操心是老年期的心理变化形成的


老一辈的养育环境从精神到物质都比较匮乏,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就会形成焦虑的底色,怕出意外,担心未来,不帮忙管着点怕会有什么疏漏。

日本心理学家金子研究指出,老年个性的变化特点,人到老年,身体不如从前了,记忆力不如从前了,退休呆在家里,各种丧失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光想自己,体会别人的能力渐渐变弱。性格内向,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会胡思乱想。见到能力比自己强的人会不服气,会心生嫉妒。做事情刻板,缺乏灵活性,适应能力普遍下降。爱发牢骚,净说不中听的话,爱管一些与自己不相干的闲事,情绪无规律的起起伏伏。

南非心理学家通过万卡对老年心理的研究得出,人到老年,会有健康和经济上的不安全感,随着各方面能力的下降,兴趣的范围也会缩小,由此形成孤独感。所以老年时期,个性与心态等方面的焦虑指数会不同程度的增加。

懂得老年时期的心理变化,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与老年人相处,对于老年人平常表现出来的焦虑行为、焦虑心理都会持一个理解的态度。


了解老年心理,学会更积极的相处方式


1积极型


积极型的老年人心智化一般都比较成熟,他们对于生老病死、世态炎凉等等社会现象和生理变化都会看的开。知道虽然步入老年,但人生还在继续,有质量的活着比长吁短叹更有意义。因此这一类老年人属于那种不让人操心型的,能把自己的生活、人际关系都安排得恰到好处。

这一类的老年人属于吃的好、玩的好,乐乐呵呵发挥余热的乐天派。

这类老年人比较容易相处,听得进去道理,与人的界限也分明,不会过于干涉儿女的生活。

对于这一类老年人多沟通,多倾听他们的心声,能够得到儿女的关心和理解就是他们的愿望。

这种类型的老年人有自己的生活,也懂得与儿女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会过多的干涉儿女的生活。属于不操心或者操心少的老人。


2不服老型


有一部分老年人自己已经步入了老年时期,还像年轻人一样有冲劲,马不停蹄,不服老,退休了接着找份儿工作干,经常喝酒、应酬,和年轻的时候一样忙,没有时间享受闲暇。企图用忙碌来掩饰老化过程。

比如说有一个老年的来访者,60多岁了,年轻的时候很能干,老了一点儿都没闲着,结果慢慢的出现了身体和社会方面的适应问题,失眠,情绪也很糟糕,工作感觉力不从心了,这才不得不停下来过来咨询。

与这一类老年人相处要知道这一类的老年人,他们那种不服老的心里,他们更需要被认可,更需要在老年体现自己的价值,要在这一方面多对他们给予肯定,即使还想做事情,也要量力而行。奋斗了一辈子,该好好的享受生活了。让生活慢下来,颐养天年。

如果身体很好,那么骑行、游泳、旅游都是不错的晚年活动。

这种类型的老人也属于爱操心型的,觉得儿女的生活没有自己不行,他们会给儿女帮很多忙,经济方面、生活方面都会不遗余力,但这类老人如果太过热情的帮助儿女,就可能界限分的不是很清楚,会让儿女觉得干涉了他们的生活,操了多余的心。

3情绪型


这一类的老年人,他们的人生充满了各种挫败,他们对于这些挫败并没有清醒、理智的认识,而是在漫长的人生过程中把挫败变成了偏执。等到年老时,经常陷入自己无限的痛苦中,自我封闭,待人冷漠,对事物缺少兴趣。

这一类型的老年人,与他相处很不愉快。他走到哪里,就会把自己的不愉快带到哪里,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如果家里的老人是这样的类型,相处起来就会比较辛苦。这一类型的老人更多的需要被理解和接纳。他们已经很难再去反思和改变自己的人生,跟这样的老人相处,要多去支持他。

之前的邻居有一个老年人,对人充满了敌意,狠叨叨的一张脸,说话也狠叨叨的,咬牙切齿的。他随身带一个播放器,放到最大声,走到哪儿就把噪音带到那儿。邻居们不堪其扰,去物业、去他家人那里反应情况,也没有彻底解决。

他很少与邻居们来往,一个人独来独往,闷闷不乐的,走路时经常自言自语,咒骂。

后来社区的工作人员让他去社区教大家学二胡,这之后好了很多。

情绪型的老人,常常会责备儿女,埋怨儿女。所以他们越操心越会与儿女的关系出现问题。与这类老人相处就不能太计较,需要讲究一些相处的策略。


4悲观型


这种类型的老年人觉得自己这一辈子活的都是不值得的,人生一直是在各种痛苦中持续。童年之痛,成长之痛,婚姻之痛,儿女之痛,老了就是身体之痛。回想这一生总会有悲从中来的感觉。活的很孤独,对他人也漠不关心。这种悲观型的老人是最需要人关心的,他的抑郁可能会很严重,不爱做事情,不开心,对很多事情都没有兴趣。

悲观型的老人常常会有灾难化的心理,怕有坏的事情发生,所以他操心的事儿多是要求儿女攒钱,生活、工作要稳定。稍有风吹草动,身体和心理双方面都很难承受。


60岁是人生第三个30年的开始。


人生的第一个30年要不停地学习,第二个30年是工作和婚姻,前两个30年都处于忙碌之中,只有第三个30年,人生终于可以停下来,安静的享受了。“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乐以忘忧,即使老之将至又何妨?

老去的时光里,多去快乐,少去操心。即使老去目光中依然有对生活的热情可以燃烧,而不是疏离、冰冷像寒冬一样不可亲近。

愿老去的每一天都有欢笑相伴,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