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寒露到霜降,种麦日夜忙”“寒露到,割晚稻”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寒露到霜降,种麦日夜忙”“寒露到,割晚稻”

00:00
10:44
寒露,是秋天的第五个节气。元代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生露凝,故称“寒露”。

寒露时节,农事活动依然繁忙,农谚如“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寒露到霜降,种麦日夜忙”“寒露到,割晚稻”。

节气三候

初候,鸿雁来宾。古人将农历九月晚飞回来的大雁称为“宾”。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古人以为,海中贝类是雀鸟入海化成的,即“飞物化为潜物”。

三候,菊有黄华。华指花,霜寒露重,菊花盛放。

节气习俗

1.赏红叶:寒露以后,枫叶渐红,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赏枫好时节。

2.赏菊、喝菊花茶等:寒露时值农历九月,又称“菊月”。人们有赏菊、喝菊花茶、饮菊花酒等习俗。

3.吃螃蟹:寒露时节,秋高蟹肥,正是吃螃蟹的最佳季节。


寒露,更新的不只是节气,也是季节

寒露,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在二十四节气的流转中,“寒露”是第一个出现“寒”字的节气名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在字面意义上,寒露是比白露时寒意更盛的露水。从仲秋之白露到季秋之寒露,在经过短短的一个月后,秋已深、天愈凉、露更重。民谚有云“不到寒露不寒,不到夏至不热”,进入寒露节气,意味着气候将由秋之凉爽转向寒凉。寒露是秋季节气中“变天”节奏最快的节气,也是季节版图变化最大的时期,此时节降水锐减、气温大幅走低,全国“冬”的疆域面积将一举超越“秋”。从这个意义来说,步入寒露,更新的不只是节气,也是季节。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深秋之景如约而至。寒露一候“鸿雁来宾”,最末一批鸿雁迁飞。大雁南飞通常始于白露,终于寒露,“雁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季秋后至者为宾”,故白露一候为“鸿雁来”,寒露一候作“鸿雁来宾”。寒露二候“雀入大水为蛤”,雀鸟隐入山林,蛤蜊浮出水面。雀鸟与蛤蜊在色彩和条纹上近似,古人便以“飞物化为潜物”的浪漫想象,描绘出了秋日光景的幻化之美、自然万物的生生不息。

在传统气象农谚中,寒露是察测未来气象走势的重要节气。民间俗信,寒露响雷、来年多雨,例如河南等地流传着“寒露雨后有雷声,来年处处是水坑”的说法;有些农谚则“精准”指出,寒露响雷与否直接关乎春雨多寡,比如“寒露打雷春雨多”“寒露逢天雨,开春雨水多”等。

麦种寒露口,种一升、收一斗

寒露时节是农民忙于秋收、秋种、秋管和秋耕的关键时期。农谚“寒露田里无青梗”,大批农作物迎来收获季节。内蒙古等地流传着“秋分糜子寒露谷”的说法,是收获谷子的忙季。在山西等地,摘棉花是农民寒露时节的“头等大事”,“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怪天”,在农民眼中,或许“棉花”才是秋末最惹人注目的“花信”。此外,寒露起葱等农事活动更是遍布于田野,描绘着农业丰收的画卷。


反映节气的古画

农民在寒露前后开始集中播布小麦、蚕豆、油菜等越冬作物。“寒露到霜降,种麦日夜忙”,我国华北、黄淮海等广大地区迎来冬小麦适宜播种期。河南等地农民俗信“麦种寒露头,粮囤顶梁头”,在寒露伊始播布小麦,预示着来年谷物满仓。寒露适合播种的常见经济作物是蚕豆,“蚕豆种在寒露口,种一升来打三斗”,寒露种蚕豆,有利于全苗、壮苗,保障蚕豆丰产。“九月寒露霜降临,播种油菜要抓紧”,我国长江流域等地迎来直播油菜的最佳时期,又云“立过冬,种上油菜也不中”,寒露、霜降为邻近冬季的晚秋节气,容易出现低温和霜冻天气,唯有不误农时,才能为次年收获打好基础。

寒露节气,秋管、秋耕等农事任务繁重。除秋收作物外,越冬作物也需施肥,“粗施肥在寒露节,次年春季芽饱满”,肥料能够为作物提供必要的贮藏营养,保障安全越冬及春季的发根、发芽。“九月寒露天潮寒,整修土地莫消闲”,东北、华北等地在寒露时节已经拉开“秋耕”大幕,“寒露抓秋耕,来年粮满囤”,秋日修整土地,来年仓满可期。“寒露到立冬,翻地冻死虫”,寒露时节夜间气温低,翻地能够将越冬虫和虫卵晾到地表、使其受冻,以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

寒露接霜降,十家烧火九家旺

俗话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大意是白露天气变凉,不宜再过多裸露肢体。为防止“寒从足起”,南方水乡普遍流传着“寒露过三朝,浅水也寻桥”的谚语,寒露时节,人们不能再赤脚蹚水过河,不然会有寒邪入侵的危险。百姓常说“吃了寒露饭,不见单衣汉”,寒露是一个向夏装告别的节气。添衣、保暖,才是寒露生活的主旋律。

临水垂钓,是寒露时节的一道风景。俗语说“春钓浅滩,秋钓近边”,春天垂钓适合选择浅滩,而秋季则需尽量靠近岸边。寒露已是深秋时节,向阳的浅水区域,经阳光照射,升温快,水温适宜,是鱼儿活动的“舒适区”。同时,寒露节气,各类植物大多已经成熟,且秋日多风,能够不时将草籽、野果、昆虫等吹落到水中,近岸便成为了鱼类食物来源丰富的饵料区。再者,寒露时节也是鱼儿们争相“贴秋膘”、储备体能,为抵御冬寒做好准备的关键时期,于是纷纷游向岸边觅食,从而催生出“秋钓边”的习俗,寒露也就成为了钓鱼人喜爱的节气之一。寒露欲零,秋色尽染。此时大多数树种的叶子会由绿逐步变黄,尤其是枫叶林,黄色、橙色、红色和绿色间杂在一起,整个山林色彩缤纷,人们喜爱在这个时候登高赏红叶。

一夜寒露风,柿子“挂灯笼”。河北保定等地流传着“寒露摘柿子,立冬打黑枣”的农谚,柿子是寒露节气的代表性水果。柿子含有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有“果中圣品”的美誉,含“事事如意”之意涵,寒露吃柿子迎合了人们对美满生活的向往。除水果外,寒露吃芝麻也是民间传统食俗,芝麻酥、芝麻糕、芝麻饼等,都是该时节的热销食品。寒露时节的特色水产是螃蟹,寒露节气,菊黄蟹肥,因此,品蟹也成为了寒露节气的重要传统食俗。“不时不食,顺时而食”,中国人的寒露节气“餐桌”,呈现着岁月更迭的自然美韵。

寒露,既是收获果实、播布希望的忙碌时节,也是秋钓边、赏秋菊、观红叶、品美味的惬意时光。在寒凉之气与日俱增的同时,深秋的种种充实与美好,却也着实能够让人驻足凝眸、心生和暖。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