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新中国第一枪厂”的冲锋枪,为何无人问津?丨轻武专栏

出身“新中国第一枪厂”的冲锋枪,为何无人问津?丨轻武专栏

00:00
07:43

1985年,我国自主研制的85式冲锋枪和微声冲锋枪宣布定型,因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得到了战士们的好评。

但在这支“东方水管工”诞生的背后,还有着一段被人遗忘的历史,这段历史来自一个已经结束的时代,象征着一代人的逝去的青春。今天的轻武专栏,军武菌就来讲讲那些败给了85式的神秘国产冲锋枪。

相信不少人对一些国产武器上经常出现的三角形66标志并不陌生,它代表的是黑龙江北安一家的兵工厂,国营626厂,也叫庆华工具厂。626厂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6年张作霖建立的奉天军械厂,之后几经变迁,在新中国成立后,它也是第一个由我党、我军接管的枪厂,因此被称作“新中国第一枪厂”“共和国枪械的摇篮”。

626厂为抗美援朝生产过50式、54式冲锋枪,之后主要生产仿AK的56式冲锋枪和仿TT33的54式手枪。此外著名的64式手枪、64式微声冲锋枪、59式手枪等我国经典枪械也都出自626厂。

据说当年北安城总共20万人,其中10万是626厂员工和家属。在我军建设过程中626厂的贡献不能说不能说十分巨大吧,只能用辉煌和传奇来形容。

但是在1969年,珍宝岛事件爆发,中苏关系破裂,位于黑龙江的626厂由于地理位置原因,被迫开展搬迁,这次搬迁也赶上了当时三线建设的末班车。所谓三线建设,就是把位于沿海或边境的重要工业设施分散内迁,确保即便打起来了,工业生产还能继续。

虽然最后因为局势变化,整体搬迁最终未能实现,但626厂还是以包建和援建的方式在全国下了大大小小十几个蛋。而本文要讲的85式冲锋枪的手下败将们,全都出自那些626厂下的蛋。

你的手机没歪,图也没歪,是这枪是歪的。这是甘肃天水的5206岷山机械厂生产的411冲锋枪(另一说是河南许昌126厂生产,都是626包建的厂),其原型是芬兰的杰迪玛蒂克冲锋枪。

问题这枪为什么是歪的呢?首先大家要弄明白为什么枪口会上跳,这是因为手和肩膀的支撑点与后坐力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开枪时就会产生一个翻转力矩,导致枪口上跳。而后坐力的一部分来源是枪机后坐产生的,那改变枪机运动方向不就能缓解枪口上跳了嘛!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但实际作用十分有限。

杰迪-玛蒂克冲锋枪采用的是传统自由枪机原理,9x19mm口径,枪机是包络式的设计,主体是用失蜡法铸造出来的,机头受力部分单独做了一块经过热处理的金属嵌进去,所以加工起来很麻烦,成本比较高。最终由于找不到卖家,杰迪-玛蒂克只生产了400多支就草草收场,岷山厂不知道是从哪里搞来的,对其进行了仿制。但是在测试中因为机构动作不合格被淘汰,看来这歪门邪道还是搞不得。

后来411冲锋枪通过北方工业公司尝试了外贸销售,但是也以失败告终。411冲锋枪原版采用9x19mm巴拉贝鲁姆口径,也有一种非常罕见的7.62x25mm托卡列夫口径的版本,英国皇家军械博物馆里有一支枪号0007的,也不知道是哪来的。

除了411冲锋枪外,岷山厂还推出过一款仿UZI的9毫米冲锋枪,准确的说,这是当时已经半只脚并入岷山厂的9936华丰厂仿制的。

1984年3月中旬,兵器工业部向岷山厂下达了试制9毫米冲锋枪的任务,但是当时岷山厂正在研制其他武器,没有精力再搞新枪了。

恰巧此时,原先生产12.7mm高射机枪的华丰厂正在计划并入岷山厂,为了表达诚意,展现实力,华丰厂由厂长亲自挂帅,主动承担起了试制任务,85年试制成功,但是在测试中不敌85式冲锋枪,最终做了外贸定型,称为M320半自动运动步枪。为迎合国外法律M320延长了枪管,在美国民用市场上销量不俗。

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故事,岷山厂出口的UZI机匣上有一个七芒星的铭文,美国进口商看了之后觉得这是共产主义的标志,要去掉,所以现存大多数M320的铭文都是修改过的。后来由于突击武器法案的颁布,以及北方工业在美国受到制裁,M320基本上就卖不动了。

其实在80年代,UZI的设计已经很落后了,全枪重达3.5千克,都快赶上AKM了,和轻型冲锋枪的理念是完全背道而驰的,他会落选其实并不意外。

1971年,626厂的约20户人家(另一说是14人)到广西桂林的9726星火机械厂援建。当时我军从对越自卫还击战前线,缴获了一支越军侦察兵的PM63微型冲锋枪,9726厂随即开始仿制,但在测试中因零件互换性不合格而落败,最终通过外贸定型,称为82式冲锋枪,公安也有少量装备。据说我们的老朋友9656资江厂也曾生产过一小批82冲,具体情况不明。

82式冲锋枪的原型PM63源自波兰,主要作为坦克乘员和炮兵等非一线战斗人员的自卫武器使用。在设计上PM63更像是一支加大版全自动手枪,打的时候套筒是会动的,感觉随时会戳到眼睛里。

而且一般这种武器由于枪机行程短,射速会很高很高,每分钟1000发是轻轻松松的,但PM63设计了一个减速器,将射速降低到了600发左右,使得武器更好操控,还能节约弹药。PM63的另一个特点是扳机,它的扳机和AUG比较类似,轻扣是单发,扣到底是连发,本意是为了简化操作步骤,但实际上打起来谁还会管扳机扣多少。

我国仿制的82冲基本照搬了PM63的设计,但制造水平比较捉急,刀痕深的能养鱼了,难怪互换性不行。拿英国皇家军械博物馆的话来说就是,除了枪管以外,其他零件和原版感觉就不是同一个东西。

后来9726厂还对82冲进行过改进,将扳机和快慢机的功能进行了拆分,但还没通过定型工厂就军转民了,和大多数小三线厂一样造起了摩托车,没过多久便破产了,工厂卖给了私人老板,如今野草已经半米高了。

在那个年代,全国各地的三线厂都在研制试制各种奇怪的武器,但由于国际形势改变,军品订单锐减,导致大多数三线厂都没能逃过破产关门的命运。但我们不该忘记那些投身三线建设的老同志们,为了建设一个安全且强大的国防工业,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