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之王》:全球私募巨头黑石集团成长史,透视杠杆收购内幕的权威巨作

《资本之王》:全球私募巨头黑石集团成长史,透视杠杆收购内幕的权威巨作

00:00
40:32

全球私募巨头黑石集团成长史,透视杠杆收购内幕的权威巨作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喜马讲书”主讲人齐明老师热播专辑《金融史话:华尔街的100万种投资》上线,点击收听


精华笔记  

本书完整记录了黑石从创立到上市的发展历程,向我们揭示了黑石如何从40万美元起步,成长为管理2000亿美元资金的私募巨头。本书还深度分析了黑石的投资之道,它那些动辄数十亿、上百亿美元的收购交易是如何完成的。


第一阶段:黑石抓住了80年代收购行业的热潮,成功创业。


1978年,上市企业乌达耶公司,被私募基金KKR公司用3.8亿美元一举拿下。这是第一笔由投资机构主导的大型杠杆交易,立刻就引起了华尔街人士的兴趣。 


黑石集团有两名创始人,他们当时都在投行巨头雷曼公司任职,其中一位叫彼得·彼得森,是雷曼的CEO,另一位叫做史蒂夫·施瓦茨曼,是雷曼的并购合伙人。施瓦茨曼对于“杠杆收购”尤其热心,彼得森也心动了。


1985年10月1号,黑石正式成立。开门面临两件事:第一件,为收购基金筹集资金;第二件,开展业务。


我们先说第一件事。彼得森和施瓦茨曼一开始打算募集10亿美元资金,大干一场。不过,黑石在成立的第一年,四处碰壁。在这时候,彼得森的人脉和影响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彼得森出马找到了英国保诚集团,拿到了一亿美元。接下来,黑石又从日本财团拿到了1.75亿美元。到1988年,黑石总共筹到了8.5亿美元。这是当时业内最大规模的首次融资。


说完了筹钱,我们再来看看,黑石的业务如何起步。


黑石的第一笔业务是收购美国钢铁的运输部门。在这笔交易中,黑石把杠杆放到了最大,它自己只拿出了交易总额2%的资金。最后,黑石把新公司卖给了一家加拿大企业,获利25倍。


这笔交易有三个特殊的价值: 


首先,实现了零的突破。黑石终于有了一项属于自己的交易记录,而且从收益数据看,非常漂亮。其次,找到了一个值得信赖的长期合作伙伴,化学银行。最后,经过这次交易,黑石树立了“友好合作型”收购的正面形象。当时,许多私募股权公司,被称为“门口的野蛮人”,他们用强势态度对待被收购的公司以及公司的管理层。相比之下,黑石的做派富有善意,他们愿意和管理层合作,还能大度地放弃部分利益,照顾对方的需求。 


总的来说,黑石一战成名。美国钢铁成为了黑石的金牌广告,黑石赢得了源源不断的业务。


第二阶段:黑石在复杂多变的90年代,如何成功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从1989年开始,债务危机爆发,结束了80年代的杠杆收购狂潮。


刚刚站稳脚跟的黑石,也遭受了连续的失败,但是,黑石最终生存了下来。这得益于出色的风险控制。首先,黑石的投资比较分散,每一笔收购中,动用的本金都不会太大。其次,施瓦茨曼比同行们早一步意识到,必须为交易留出安全空间。 


从1992年开始,杠杆收购市场逐渐回暖,黑石的收购交易规模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2亿美元收购UCAR公司。这笔交易中,黑石赚了6.7亿美元。


但是,成功的喜悦没有维持多久,黑石发现,收购行业又有点"凉"了。一轮新经济浪潮正在席卷美国。以电脑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式走上资本市场的前台。黑石眼看将要错过历史机遇。就在这时,黑石手上正好有一家公司,突然赶上了新经济的风口。


这家公司名叫“TV尊享有线电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发现,把有限电视的网络稍加改造,就可以传输互联网数据。凭借这个优势,有线电视公司将成为网络应用的关键一环。看到了这一点,黑石把时代华纳的其他有线电视系统也打包买了下来,然后又买进了两家有线电视公司。另外,它还收购了一家移动通讯运营商。


很快,这些公司的价值一路飞涨。后来,黑石把这批公司全部出手,总共赚了150亿美元。黑石赶上末班车,分享到了新经济的大蛋糕。


凭借有线电视公司和通讯公司带来的超高额收益,黑石仍然成为这一时期,行业最大的赢家之一。


第三个阶段:黑石如何在2003年后的新一轮繁荣中,成长为私募巨头


随着业务越做越大,施瓦茨曼认识到,他需要一个完美的搭档,就像当初他和彼得森那样的搭档。到2002年,他找到了这个人,就是托尼·詹姆斯。詹姆斯的到来,推动了黑石的转型,让黑石实现了规范化管理。这为黑石接下来的业务爆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003年,美国经济迎来拐点,开启了新一轮景气周期。施瓦茨曼和詹姆斯在2002年就准确判断出这一趋势,他们决定将业务重新聚焦到杠杆收购上,选择的方向是周期性行业。从2003年到2007年,黑石四面出击,在世界范围内完成了许多漂亮的大型收购,涉及汽车、化工、能源、电子等众多领域。


当然,在2003年至2007年的繁荣周期中,黑石最有影响力的收购还是在房地产行业。


2006年,黑石先是完成了两笔中等规模的收购,尝到甜头之后,黑石开始筹划公司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笔收购交易。那就是收购美国办公物业投资信托公司。收购谈判整整持续了3个月,最终在2007年2月,黑石以387亿美元成功收购办公物业公司。


收购办公物业公司的巨大成功,让黑石在世界范围内大出风头,拥有了极高的知名度和号召力,这也为它的顺利上市,奠定了基础。


黑石上市的故事


黑石的上市计划开始于2006年。为了让黑石以尽可能高的价格发行股票,施瓦茨曼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增加黑石的曝光度,比如登上杂志封面,参加电视访谈节目等等。 


这个过程中,黑石又收获两个意外之喜。第一个是,另外一家私募公司早于黑石上市,上市当天,股价就翻了一倍,这让投资者对黑石抱有更大期待。也有利于提高黑石的发行定价。第二个意外之喜是,中国主权财富基金愿意出资30亿美购买黑石股份。


终于,2007年6月22日,黑石上市,发行价为每股31美元,当天最高涨到38美元。黑石的市值达到380亿美元。成功上市为黑石的合伙人们带来了惊人的财富,创始人彼得森套现了19亿美元,施瓦茨曼套现了6.84亿美元,而且剩余94亿美元的股权。


书           名:资本之王

作           者:戴维·凯里

主    讲   人:徐晴

主讲人简介:资深媒体人,财经作家,创业公司合伙人

播           音:路琨

策 划  编 辑:李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夫子Y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