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历险记大结局:那些没有“痛”就永远没法领悟的道理

恒大历险记大结局:那些没有“痛”就永远没法领悟的道理

00:00
01:09:26

本期我们和刘院长谈论一个可能打破许多人节日心情的新闻——恒大事件。三年前在《恒大历险记》中,我们大致预测了它的走向。然而,就在中秋节的前一天,这个故事才终于迎来了关键的剧情转折:恒大的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被捕。


2020年以来,恒大的债务问题已经开始显现,过去的三年中,情况不断恶化。无论是在香港股市,还是中资美元债市场,都不时出现一些紧张局面。大量外媒和财经媒体设立了专栏追踪这个事件,感觉就像追剧一样。


然而,尽管许家印已经被捕,但恒大的债务重组将何去何从,是否会破产,以及购买了恒大房产的消费者应该怎么办,这些问题的答案仍然未知。


中秋节前一天晚上,百度邀请刘院长紧急举办了一场关于恒大的直播,观看人数在最高点时接近25万。看到那些观众的留言,让人感到心塞,我猜想许多人的节日心情都被会这个事件影响。

我们与刘院长一起再次回顾恒大事件,试图解析一些只有在"终局"出现时,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的事情。也许这就是“多么痛的领悟”——但有些事情,如果没有“痛”,就永远无法领悟。


01

复盘恒大危机,有哪些坍塌的时间点?

肖小跑(00:00:15):

我们今天来讲一讲恒大事件——这个可能毁掉了很多人过节好心情的新闻。

三年前我们在《恒大历险记》中大概预测了一下走向。而就在中秋节前一天,基本上迎来大结局关键剧情:许家印涉嫌违法犯罪被抓。

当天晚上百度还紧急做了一次直播,也请刘院长上了直播。我看了一下,最多的时候将近25万人在看。很多留言看起来让人很心塞,估计很多人过节的心情都被他毁掉。我们今天再和刘院长一起复盘一下这件事,讲几句只有在“终局”出现时,才能听得懂,或者真正理解的话。这就是“多么痛的领悟”,但有些事情,没有“痛”就永远没法领悟。

恒大债务问题算起来2020年就开始露出水面,三年中不断恶化,大小新闻,不时冒出。香港这边主要看港股和中资美元债市场,市场也经常会紧张一下。各大外媒,财经媒体基本上都有专栏专门追踪,就像电影一样。但是到现在还差一点儿大结局,虽然许家印已经被抓,但是恒大债务重组何去何从,会不会破产,大家买到的房子该怎么办?还是未知。

回顾整个恒大事件,有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

在2020年8月,中国公布了"三条红线",中国恒大随后穿越了这些红线。一个月后,恒大请求广东省政府支持其资产重组。很快,各种复杂的情况开始浮现,包括战略投资者的反对、资产重组并购的停止、商业票据逾期等。

一年后,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约谈恒大高管,要求他们解决债务风险。在那年的最后一个季度,恒大更多问题浮出,包括其旗下公司的延期兑付、美元债券的违约以及各种财务评级的降级。

2022年4月,恒大汽车和恒大物业开始停牌。接着,各种消息不断传出,包括豪宅被接管、境外重组方案的出现、连年巨亏的年报等。

到了今年8月,恒大因涉嫌违法违规信息披露被证监会调查,同时在美国申请破产。终于在一个月后,即中秋节前一天,恒大股票集体停牌,恒大集团董事长许家印被采取了强制措施。

总的来看,这三年来,恒大的情况没有好转,反而一直在恶化。如果用几句话来形容这次恒大的危机,您将如何评价或总结?

刘晓春(00:06:18):"物极必反"这四个字很合适。这也是一种基本的中国思维方式。这是一起重大的事件,它的每个节点都体现了物极必反:事情发展到极点,反转。

我觉得这次危机可以看作是一个特殊时代、特殊群体的缩影。它以某种方式,或者说以一种较大、较激烈的方式,展示了一个大群体的典型发展方式。由于其规模特别大、影响也特别大,所以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但我认为,恒大危机并非一个简单的个案。


附表:时间线



02

当高负债企业行为异常,如抛出各种不切实际、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扩张计划时,意味着什么?

肖小跑(00:07:09):

恒大事件并非简单的单一事件,其中包含许多历史上反复出现、值得深思的因素。我一直对一个问题感到困惑,这也可能是大家普遍的疑问:为何许多企业在负债累累,甚至面临违约或银行信贷紧缩的情况下,仍然选择扩张?比如恒大汽车的扩张,以及像乐视这样的企业,在自身问题显现后,仍然持续提出各种看似不切实际的扩张计划。当我们看到这种情况,它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刘晓春(00:08:33):企业需要赚钱,扩张是很正常的。如果一个企业总是在原来的规模里面兜圈子,那基本上只能说过小日子,没有什么大的发展。但是,恒大这样的企业,情况明显更复杂,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其所谓“扩张”、“综合经营”、“多元化经营”的行为。

但企业存在“非理性”扩张冲动时,可能存在几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又不希望自己落伍。

看到周围的企业都在发展,企业也会焦虑,这时候,可能会因为没方向去乱找方向,乱投资。

另一种情况是地方政府的一些鼓励或者压力。

企业会想办法并购新投资项目,有目的去提高估值,然后募资。

还有一种情况:企业希望新的投资能够掩盖前面投资的失败。

如果当下经营已经很困难了,可能会冒险开展一个更大规模的项目,希望“搞个大的”,如果能成功,不仅能赚钱,而且还能覆盖以前的失败。我们看到很多大企业后来提出的一系列复杂、和主业没什么关系的计划,其实都是这种情况。

比如恒大造车和乐视的例子:在面临不利情况时,恒大一下子就投资了几百亿到汽车制造上,包括之前投资足球队、扶贫、资产管理,这些都是当时最新鲜的话题。

肖小跑(00:12:46):

恒大的"追热点"的能力确实令人佩服。

所以,如果我们发现一个公司行为很令人困惑,那么这很可能意味着它并不正常。其实这样的行为并不只在我国,或者只在我们的房地产企业中出现。我想起一个故事:

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泰国的银行业平均不良贷款率达到了41.7%。我的前领导在那一年加入了一家东南亚银行。面试时面试官给了他一张图,是一家巨型集团的组织构架图,比他学过的最复杂的工程图还要复杂:子公司、附属公司、海外实体都如迷宫一般相互交织,包括食品加工、房地产、娱乐中心、财务公司等多个领域。他盯着图看了半天,还是没搞明白这个集团到底是做什么的。

后来他才知道,这并不是面试题,而是领导在向他寻求帮助。

那幅图所代表的集团是这家银行最大的一笔贷款,已经全部违约。在试图重组的过程中,他们发现这个集团就像一只巨大的章鱼怪,集团的债务堆成过程堪称人类第八大奇迹:全部资产都是建立在自己对自己的承诺上,用错综复杂网络中的每个端口,从无数渠道吸收负债。就像一只硕大的章鱼怪,每只触角都分别伸向泰国几乎所有银行;然后每只触角为另一只触角做担保:如果左手断掉了,可以把右手砍下来接上,然后把左脚砍下来接右手,再把右脚砍下来接左脚......翻出授信报告中的架构图,全行居然没一个人能解释清楚,包括当时在授信报告书上签过字的所有人。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无论在什么时期,无论是否会再次发生,当一家企业在自己出了问题时扩张,那大概率是个预警信号。

但是,一个巴掌总是拍不响,企业扩张肯定要有人借钱给他们来配合。那么,他们为什么能在市场上一直借到钱呢?为什么银行会一直给他们贷款?为什么这些买债的投资者和机构会愿意借钱给他们?

刘晓春(00:16:49):

这种情况是由多个因素引起的:

首先,这些公司擅长公关和讲述吸引人的故事,他们通常能以巧妙的方式披露信息,迷惑市场。新的扩张或转型往往伴随着新的故事,新鲜的概念能激发行动。

比如它们在香港买下了英皇集团旗下的一个媒体公司,然后转型为健康领域。当时“大健康”是一个很时髦的话题,股价随之上涨。但是这家媒体公司的老板很聪明,他首先将媒体公司的原有资产全部买回,等于恒大买下的只是一个空壳的媒体公司。媒体转健康,后来这个壳又转型为汽车行业。至于前面的健康领域是否真的有投入,我不清楚,但恒大的确用这个概念赚了不少钱。

这说明它们非常擅长讲故事,使市场相信他们能做成这件事。而投资者,也许是被迷惑了,或者至少觉得自己手里的投资是没有问题的。

你提到的泰国企业的例子,我在最近两年的文章中也提到过:

银行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

现代企业集团与过去的所谓集团公司已经大不一样了。你描述的泰国公司就是一个例子。他们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分公司众多,关键是分公司、子公司以及下属公司之间还有相互交织的复杂关系,整个结构非常复杂。

集团不仅规模大,而且业务广泛,全球分布,内部的所有子公司也五花八门,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因此,从原来银行的风险评估角度来看,我们以往的风险评估基本概念是一家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它的“投入-产出”的风险。

以前我们把集团企业当做“一家人”,只不过下面有几家分公司罢了。现在面对这样的集团,是否还把它当做一个集团来对待?

肯定不行。我们既要把它当做一个集团,又要对每一个子公司进行风险评估。但这两个参数应该如何结合,如何管理?我认为,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银行在全世界有一套成熟的管理方式。

投资者常常认为,他们的投资是安全的,若出现问题,大集团能够提供支持。特别是在房地产领域,地方政府期待经济发展,欢迎这些公司扩张到二线、三线和四线城市。政府通过出售土地和提供激励吸引他们,银行看到这些优势条件,也愿意投资。

大家普遍认为,即使小项目出现问题,庞大的集团也能解决,却忽略了多个小问题可能带来的集体风险。

另一个原因是市场对“大而不能倒”的信念,相信政府会在问题出现时出手相救。

比如恒大在“三条红线”政策出台时,第一个反应就是向广东省政府寻求帮助——可见一斑。这种信念导致海外投资者也有了“信仰”,敢于投资。

然而,面对新的经济情况,无论是银行、地方政府还是金融机构,我们的经验都不足。这就是当前面临的问题。

肖小跑(00:22:58):

感觉这很像一场“集体行为艺术”。如果在话剧上演出,可能就是一出荒诞剧。

但这种行为的出现,是因为各种复杂因素的交织:银行看到政府的支持,便认为无风险,海外投资者则因为对于以往的投资政策,或者一种奇怪的“信仰”,也加入了这场集体的行为艺术。

为什么从"三条红线"政策开始,恒大的问题已经被拖延了三年多,直到现在才爆发?刚才您提到"大而不能倒"信仰原因。我想再加两个原因:

第一:疫情。

如果大家还记得,2021年,恒大违约那天,股市创下了两个月来的最大涨幅,尤其是房地产板块,它的涨幅超过了政府债券。我记得那是在圣诞节前的一个月,大家都很高兴——

因为前一天降准了,流动性充足。

尽管降准的目的是支持实体经济,但市场的第一反应却是增加杠杆,购买更多的国债和地方政府债。

我觉得在那样的环境下,流动性充裕,许多"僵尸"公司很难倒下,肯定还有机会再支棱起来。而且,从大环境来看,对流动性来说,可能是一个相对"好"的环境。

第二,还有一个原因:当时外资的心态。

在恒大美元债违约前几个月的流动性危机之前,实际上这些外资都在增持。贝莱德增持了五组恒大美元债,其地产相关的基金敞口也有好几亿;汇丰也是竞买家,增持了大约三成。这些外资的行为表明:对他们来说,“中国”主题就像一个“剧本杀”,你要么入戏,要么退出。那些选择继续增持的,肯定已经“入戏”了。

瑞信但是在给投资者的信中写道:继续持有恒大,是因为退出头寸意味着放弃了“未来的可能性”——包括恒大“熬过来了”、或者政府的大规模救助、或者中国政策的大规模调整——这些都是机会成本。

商人都在赌博,无论外资还是内资,投行还是土财主。

从这个角度看,企业家、地方政府、银行等各方,似乎都在互相观察,互相影响,就像牌桌上的玩家一样?

刘晓春(00:27:11):

不同的参与者会有不同的视角。汇丰和贝莱德这类投资债券和直接融资市场的机构,他们更关注中国政府和市场政策的调整。

然而,地方政府和基层银行的视角可能就更为具体和有限。他们可能会认为,"我的项目有土地和正在建设的项目作为抵押,应该没问题。"他们的视野常常局限在这些具体事物上。但他们可能没有考虑到,如果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崩溃,他们的抵押物是否还有价值?他们可能也没有想过,如果一家大公司破产,他们抵押的财产在清盘过程中是否能优先得到偿还。


03

香港“疯子”的命运与中国的企业家

肖小跑(00:28:11):

“银行贷款”和“发债融资”——这两者往往被国内企业家混为一谈,但它们实际上是两类不同的资产,具有不同的特性,包括流动性等等。

这引申出我想和您进一步讨论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对比其他国家的企业家,显得有些奇怪。

比如有个坊间故事,说:有内地和香港两位企业家同时面临破产。香港的企业家由于银行续贷或者有人帮忙,得救了,之后会非常感激,将此事视为血的教训,铭记一生。而如果内地的企业家得救了,无论是因为地方政府救助还是银行贷款,他可能会觉得这是自己的胜利,成功经验——我好厉害,下次继续。

记得2018年博鳌房地产论坛上,恒隆集团的陈启宗提出了著名的“疯子论”。他说,内地房地产行业有许多“疯子”,他们追求扩张和速度,动辄几千亿的投资,追求的速度必须比别人快,至于他们如何获得资金,如何拿地,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总之就是一种非常“疯狂”的方式。

他说,香港当年也有很多“疯子”,无论是香港本地的还是外来的。但这些“疯子”都去哪了呢?没有一个能存活下来,大多数都破产了,有的进了监狱。“疯子”的结局只有两种:进监狱或者破产。然后他提出一个敏感的问题:内地的“疯子”会不会也这样?他认为一定会。甚至建议,既然现在有这么多房地产,还有文旅地产,养老地产,是否应该考虑做一个“疯人院地产”?

这个故事在恒大事件的背景下,可能又会被很多人想起。您觉得中国内地的企业家,无论是房地产还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家,与香港和海外的企业家有什么不同?

刘晓春(00:32:05):陈启宗的观点,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规律。这是一个无法逃避的事实。

在我看来,这个观点没什么惊讶的。我记得在当年的博鳌论坛上,陈启宗代表香港地产商,和几个大陆地产商一同参加圆桌论坛;虽然陈启宗风格很直接,但大家还是尽量保持谦逊。

没想到大陆的这几位房地产商却更加直言不讳,表示他们现在的发展规模已经超过了香港四大家族,甚至已经进军香港市场,开始竞拍地王。感觉上像是对陈启圣的挑衅,但陈并没有马上反驳,只是表示他们这样做是无法持久的。

这个场面我觉得很尴尬,但也揭示了一个事实:陈启宗自己经历过“疯狂”和“理性”两个阶段。他的父亲陈启中,当年在香港的四大家族都面临倒闭的时候,让他回来接手家族企业。那时他们的资金链都已经断裂,陈启宗回来后,接过了父亲的班,帮助家族渡过了难关。

从那以后,陈启宗的经营逻辑就变得非常简单:当房地产市场繁荣的时候,他只卖房不拍地;当市场不景气的时候,他开始拍地,慢慢建造房子,等到房子建造好了,就开始销售。这种经营模式在我看来,是非常保守而稳健的。

同陈启宗一样,李嘉诚也是一个非常保守的商人,这些香港企业家基本上都会把经历过的破产危机当做深刻教训。但是陈启宗所说的“疯子”,并没有机会从这次教训中吸取经验——因为已经倒闭了。

而我们现在的一批企业家,成长都是在这些老一辈商人之后。他们只看到了李嘉诚等人的成功,但并没有耐心去了解他们失败的过程。

然而,这些现象都是一个时代和一群人的缩影。我们应该从更宽广的视角来看待这些问题,而不仅仅是给所有的中国企业界都贴上“愚蠢”、“激进”的标签。


04

道德风险如何扭曲企业行为

刘晓春(00:36:07):

在评估企业的发展过程,或许我们可以视它为一个大时代的一部分,不能仅仅局限于房地产一角,也要看到其他角色,特别是地方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的成长无比热心。

每个创业初期的企业都是自力更生,探索市场,过程困难重重,勤奋工作拿到第一桶金。但是当这些企业逐渐崭露头角,地方政府看中其潜力,希望他们进一步发展,以提高本地GDP、增加就业和税收,就会给予企业诸如财税优惠、土地补贴等多方面的支持。坦率来说,不少大型民营企业享有的条件甚至优于国企。

当你成为一个明星企业,有了良好的关系网,在遇到各种困难,无论是金融危机还是出口困难,甚至是经济冲击时,地方政府都会全力以赴,支持你度过难关。比如97年亚洲金融危机,或是2004-2006年的出口困难,甚至是2008年的经济冲击,地方政府都会花费大量的精力来支持这些企业,帮助它们度过难关。政府的帮助有时甚至能推动企业走上一个新阶段,比如,原本是农用地的企业在遭遇困难时,地方政府可能会帮忙将农用地改为工业用地,这就使企业的资产大大增值。所以,你会发现,原本按照正常发展,销售额可能从2000万增长到3000万,增长50%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一旦在政府的帮助下度过难关,企业可能会变成一个亿的企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但然而,这也可能带来“道德风险”:企业可能以为只要遇到问题,政府总会帮忙,于是愿意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与香港的李嘉诚等企业家完全不同,李嘉诚遇到困难时,一般只能自己解决。但在我们这里,企业在遇到困难时,通常会寻求政府的帮助。

地方政府看到你这样的明星企业、大税户,自然会尽力帮忙。然而,在帮了一次又一次之后,这些企业可能会产生一种认知:那就是每次他们遇到问题,政府都会帮助他们。这就会使得他们的胆子越来越大。

结果,风险就越来越大。尽管只是社会中的一个小群体,但这种行为的“示范效应”、对市场的影响力却很大。这是一个缩影,反映了更大的问题。

肖小跑(00:40:53):您的观点非常精彩,尤其是对道德风险的解读。西方市场和政府对“道德风险”(moral hazard)这件事非常重视。以2008年的次贷危机为例,救了一次投行,结果市场混乱,政治局面剧变——就是因为越过了这一条界限。

这跟我们上次讨论的自由市场理念正好呼应,在弗里德曼的理论中,那些表现不佳的人或企业,只是一个阶段,只有让他们暴露问题,经历过清洗后,市场才能前进。如果中途有干预,尤其是政府干预,就会带来道德风险——这会变成不良企业的一种"本领",与真正的业务能力无关,反而会延长市场恢复、自我修正的过程。

看起来历史总是重演。市场周期很有趣,大约每三四十年就是一个大周期。我想起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一个例子——泰国零食品牌"西里瓦锅巴"的故事。

"西里瓦"是泰国的一个食品品牌。这款零食的包装上有个很独特的商标:一个黄色热气球挂着一沓钞票,钞票上标有"IMF"三个字母,象征着199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救援泰铢的事件。商标的设计者,当年是房地产商和基金经理,当年泰铢贬值时瞬间破产。之后他以此为教训,创立了自己的食品品牌,并自己设计了这个标志,目的是提醒所有泰国人不要忘记当年发生的事情。

对于这些政府并不强势的国家,企业和民众只能自救。而一旦幸运地自救成功,东山再起,便永远不会忘记上一次惨痛的经验教训。这样的市场和国家,虽然还是会有泡沫起落的周期,但整个过程还是相对自然,市场也能自我调整。

刘晓春 (00:46:08): 

这和我们之前讨论的市场和央行之前的博弈是一样的。如果央行对经济反应过度,对每一点小变动都进行调节,市场就会将央行视为对手方。政府如果也这样,同样会被市场视为对立面。市场投注的是这个事件,而不是去评估恒大本身的优缺点。

肖小跑(00:46:42): 那么,如果这一次政府完全不干预,完全不让任何道德风险发生,您认为市场能自我化解吗?

刘晓春(00:46:56): 从自由市场的视角,市场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的时间长短,及企业倒闭对市场的冲击大小。极端情况下,市场终将自我修复,但影响的人数和持续时间无法预测。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一代人。

我认为关键在于政府如何适当介入。有时候我们能救企业,但不能救人。稳定行业并不等同于救一个企业。处理企业问题时,要尽量防止市场主体互相伤害,尽可能最大化剩余资产的价值,让投资者尽量减少损失。

但损失肯定会有,投资者不能期望政府完全买单,只是希望市场总体损失能最小化。


05

预售房制度的现状、风险与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肖小跑(00:48:43):

在目前情况下,我觉得最受伤的是已经全款购买房产的普通人。我看到很多人在直播中留言,已经把所有积蓄都投入到这个项目中。

这实际上暴露出一个问题——无论是烂尾楼还是未交付的楼,很可能都与预售房制度有关。这个制度并非市场自发形成,而是有一定的顶层设计。预售房制度就是最大的问题所在吗?

刘晓春(00:49:47):预售商品很常见,比如预付款或赊销。当涉及到房产时,问题就复杂了。

房子的高价值、大投入特点,使得全款预售的影响力与其它产品不同,对个人来说,这可能是一笔巨大的投资,风险也相应增大。另一方面,社会影响也不能忽视。现在的新房预售已经成为常态,每年都有大量新房这样销售,如果这些都是全款预售,社会影响巨大。我认为,我们需要改革预售房制度,有力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

现在的预售房制度还衍生出其他问题,比如项目未完成,很难进行商业化重组,因为房产已经被售出,实际上已经是购房者的产权。这就需要政府介入,妥善处理。再者,我们可能需要打破“一个项目一个公司”的模式,考虑打通多个项目,将其他资产和烂尾楼的投资需求一起考虑。当然,还需要考虑法律问题,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

我们处在房地产行业转折点,需要解决预售房问题,停止新的预售房源,让开发商自行解决建设资金问题,用自己的钱造房,而不是依赖预售。

现在的杠杆率很高,关键问题是,企业不仅占用了购房者的流动性,还占用上下游的流动性。这种情况很夸张,如果企业倒闭,不仅银行和债券有问题,大量上游企业还有债务未偿还。

我们必须要逐步理顺这些问题。首先要理顺与购房者的关系,让开发商自己承担流动性风险。无论未来的商业化如何处理,都不能拖累购房者。

肖小跑(57:26):您触及了预售房制度的核心问题:监管机制、责任和权利的明确、对等,以及有效的软性监管方式。以恒大为例,我们看到开发商可以随意使用预售款,包括首付和银行贷款,造成了恒大欠下大量的上下游款项,其中大部分是欠供应链上的企业。如果恒大无法偿还,许多依赖它的企业可能会倒闭。

这种情况反映的问题是:为什么开发商可以随意支配所有的款项?香港尽管也有预售房制度,但其账户监管、管理机制严格,开发商在申请预售时,必须证实已全数支付地价,并有足够的现金流支付所有上下游供应商。预付款都会被放在受监管的信托账户里,开发商无法随意动用。如果不能按时交房,业主可取消合约,开发商必须退还所有预付款,甚至包括利息。烂尾楼的情况因此被有效避免。

泰国、加拿大等地也有类似规定。例如在泰国,开发商卖期房也只需交10%的定金,而这些定金也被放在银行监管账户里。

因此,问题在于:为何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中,开发商能享受这么大的优惠,甚至随意支配这些款项?为何他们能享受如此优待?

刘晓春(01:00:29):香港等地的制度形成,以及我们国内的房地产住房制度改革,都是逐步发展的过程。遇到问题,关键在于能否立即通过立法来解决。

回想一下,我们在讨论烂尾楼问题时,我就曾强调,自1998年商品化以来,中国房地产住房制度改革一直面临挑战。当时,城市化还未全面展开,城市住房供应已短缺,许多人无房,政府希望通过改革增加住房供应。但是,当时的房地产企业缺少资金进行大规模建设,因此预售房制度应运而生,让购房者的资金提前进入企业,帮助筹集建设资金。

由于房企资金不足,他们必须不断购地、建房、销售以实现盈利。与此同时,他们发现了诸如绑定上游企业等赚钱的手段,进一步强化了自身地位。对购房者来说,如果先买,就能确保得到好价位的房子,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房价涨高了,可能就买不到了。

然而,问题逐渐暴露,我们也同时开始尝试改革。例如,银行对开发贷款的要求变得严格:必须付清土地款,拿到必要的证照和市政权,才能获得开发贷款。这是对前面出现问题的修正。政策方面,包括银监会对银行贷款支付的规定,也在尝试改变现状。例如,贷款必须按销售活动进行定向支付,不能让房企随意使用。预售款的使用也受到了严格监管。

但制度的执行力度并不够强。一方面,因为房企大规模运作,一旦停止可能引发问题。另一方面,考虑到房企对经济的贡献,政府可能在监管上给予一定灵活性。像恒大,基本上钱一到账,拿到预售款后,就立即被转走,用于其他项目,导致了无限扩张。

总的来说,解决问题需要逐步改革,完善制度,同时加强现有规定的执行,这是一个复杂且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


06

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新转折点

肖小跑(01:06:00):

您觉得这个问题会很快解决吗?还是我们还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来恢复?

刘晓春(01:06:21):问题是关于恒大本身,还是整个房地产行业?如果是恒大,解决问题需要走法律程序,可能会花费相对较长的时间。对于房地产行业,我认为转型和调整已经在行进中。

你之前提到过这个转型的过程并非只是近三、四年的事情,实际上,早在十年前便应该开始。但我们的房地产公司似乎没能及时觉察这一点。现在,转型已经接近尾声,房地产行业应该开始进入新的阶段,成为一个稳定的支柱行业,而非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

这并不是说房地产行业没有前景。相反,中国14亿的人口和持续的城市化都证明房地产行业仍有巨大需求。考虑到我们有很多80年代以前建的房子,质量差,结构不适应现代生活,耗能高,这些房子都需要改造,这就为房地产行业提供了未来的发展机会。

我认为房地产仍是一个大行业,只不过它应该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阶段可能需要新一代的企业家,他们能吸取前一代企业家的成功经验,同时避免他们的失败。

肖小跑(01:08:33):非常同意。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就像季节更替,在春天和夏天,天气暖和,生存并不难,但真正的好企业,是能在冬天生存下来的。

现在的情况,可以说是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对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可能不是好事,但对整个经济来说也许是好事——我们可以从此更稳健地发展。


—  End  —

主播|刘晓春 肖小跑

编辑 | 坛子


互动方式

坛友群:请添加坛子微信“BKsufe”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陌上微云

    这么好的内容,怎么没人评论呢。清晰明了,对恒大事件有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