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小国换届让西方顿感不妙,西方媒体忧虑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中欧小国换届让西方顿感不妙,西方媒体忧虑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00:00
06:38

中欧小国换届让西方顿感不妙,西方媒体忧虑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一直以来乌克兰问题都是欧洲所关注的重点,突然间斯洛伐克的选举却成了欧洲国家,尤其是西方媒体关注的重点。似乎这场选举就要翻了天一样,弄得美西方都是异常紧张。然而斯洛伐克的选举已经毫无悬念,斯洛伐克社会民主党主席罗伯特·菲科在选举中获胜。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第一时间祝贺罗伯特·菲科在选举中获胜。

罗伯特·菲科击败自由派政府后,将第三次担任斯洛伐克总理。显然这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毕竟这位斯洛伐克社会民主党主席可是与西方国家的政见大相径庭。比如,菲科明确表示,科索沃是塞尔维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将外国对科索沃独立的支持比作 1938 年《慕尼黑协定》。要知道这在西方国家眼中,他们是完全支持科索沃独立,否定塞尔维亚对于科索沃的国家主权。而科索沃问题又与乌克兰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更凸显出西方国家的无耻与双标。

而令西方最头疼,也是最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菲科对于乌克兰问题上的态度。要知道菲科可是呼吁停止向乌克兰供应武器,并批评对俄罗斯联邦实施制裁。显然,这样的态度与美西方国家可是大相径庭,甚至可以说是对他们的拆台。要知道美国一直可是胁迫着整个欧洲在针对俄乌冲突问题上立场一致,也就是说全面来制裁俄罗斯,并且全力支持乌克兰。然而斯洛伐克新总理的上台,这意味着斯洛伐克这个中欧小国将会撕开欧洲国家的统一战线。

《共和报》指出了其中的高风险,因为它表明这些选举的结果可能会结束该国近年来政治的动荡和不确定性。显然这位法国媒体算是看清了斯洛伐克未来的政治走向,而这样的走向也彻底结束了斯洛伐克跟随西方国家步调的可能。与此同时,斯洛伐克将会迎来政治上的团结,这也意味着将会给中欧国家带来与众不同的影响,这也直接可能导致整个欧洲统一战线的崩塌。

而美国媒体显然对此担忧的更为直接,对于《纽约时报》来说,这些选举不仅仅代表着一个人口不足 600 万的中欧小国的投票。结果可能会重塑欧洲大部分地区对乌克兰冲突所持的统一立场。要知道在美国的胁迫下,欧洲国家已经完全活在政治正确的氛围下,他们基本上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政治立场。而斯洛伐克新总理的上台,将意味着欧洲打破被美国绑架的宿命,中欧国家将会出现一个新的反对支持乌克兰,反对针对俄罗斯进行制裁的国家。

当然美西方媒体绝不仅仅是担忧,更有为西方媒体对斯洛伐克的政治选举进行攻击,毕竟这是他们的老套路。《华盛顿邮报》就报道,菲科领导的社会民主党的胜利可能表明欧洲向民粹主义势力倾斜。这些势力利用了乌克兰冲突造成的生活成本上升和公众不安。显然美国媒体这样的猜测和报道,分明就是在对当下斯洛伐克政治态度的偏激解读,毕竟美国可不想让斯洛伐克的政治主张影响其他欧洲国家民众的看法。

然而实际状况是一些欧洲国家往往是被他们的媒体所蒙在鼓里,毕竟西方的舆论和媒体主要都控制在西方的财团手中。西方财团与政治之间的勾连,本身就是穿着一条裤子,他们的舆论宣传工具,当然要为他们的利益和政治目的而服务。无论在美国国内还是在欧洲国家,他们的舆论宣传一定要让国内民众支持自己政府的主张。那么对于欧洲整体政治氛围都在声援乌克兰,那么对于反对支持乌克兰的声音显然要进行压制,这样才能体现出他们政府对于美国战略利益的配合。

其结果自然是一些民众所面临的生活问题都不应该归咎于俄乌冲突,比如欧洲爆发的能源危机,最终不还是让欧洲民众来买单吗?显然欧洲本可以利用廉价的俄罗斯能源,但欧洲政治为了配合美国的利益需求,那就只能切断购买欧洲的能源,同时来购买高价的美国能源。说白了,还是美国在收割欧洲老百姓的利益,可是这样的事实却不能被媒体泄露出去,否则欧洲将会出现更多反对俄乌冲突的声音。

可如今,斯洛伐克显然已经变了天,亲,西方的政府已经下台,新上来的菲科政府将会在乌克兰问题上采取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的立场。而这势必会在中欧地区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给周边国家民众带来不同的见解。如果其他国家都认清了当下的俄乌局势,那么将会在欧洲开启一场多米诺骨牌效应,将会有更多的欧洲国家反对政党站出来,呼吁结束这场俄乌冲突。而对于当下来说,美国的政治目的显然没有达到,美国当然会反对这种现象的连锁反应。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刘姥姥0

    前排报道